高门大户贵夫妻+番外(87)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林菁,沈安侯 ┃ 配角:楚氏,楚怀,沈淑窈,沈凌 林菁和沈安侯两口子睡得好好的,一睁眼就来到了从未出现在历史中的燮朝国公府的当家侯爷侯夫人,这名头听着似乎不错,可过了几天就发现问题家里人口多,婆婆精明小叔子闹心,还有个十岁的儿砸和八岁的儿媳妇儿,林菁的内心是崩溃的体能太差身体太弱,身为狼牙队长的沈安侯表示必须要锻炼锻炼再锻炼,八块腹肌一块都不能少衣食住行样样不习惯,两人只好挽起袖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不小心,夫妻同心闯出了一片天地来点击展开

这样一说似乎也有道理,何况楚家也没僭越,当真只在衣食住行上头做文章。生活水平进步又不是坏事儿,连宫中圣人都盛赞他们是为民谋福,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到了九月中旬,江州的山头上一片欢腾,孩子们灵巧的爬上树,将茶籽大把大把的往下头扔。而小媳妇大姑娘们背着背篓飞快的捡拾,壮劳力们负责来回运送,过不了多久就能堆起一座茶籽小山来。

有人给过秤,有人负责运输,有人专门记账。这是楚家一早要求的,大伙儿统一调度,以免出现偏差。而楚家的庄子上,众人也是严阵以待,都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

由于去年清理了山道,将阻碍茶树生长的杂草灌木也除了个干净,今年收获的山茶籽比去年多出几倍去。楚家也不管什么奇货可居的商贾规矩,完全按照薄利多销的原则定价,反而赢得了不少百姓的尊敬推崇。便是江州刺史也表示自己会上表朝廷,向圣人禀告楚家的功绩。

第70章 镖局

山茶油的制作需要经过去壳,晒干, 粉碎, 蒸,榨油,过滤等步骤, 还需要有专门的器械。楚家在去年便有了经验, 将他们按照沈安侯给的图纸做出的榨油器械又改了改, 用起来更加顺手。而今年的天公亦是作美, 并没有出现连绵阴雨影响晾晒,让他们更加欢欣鼓舞。

楚家要将茶油的生意做大,自然也得讨好皇位上头的那位,遂将色泽和香味最好的一部分作为贺礼送到京中。穆荇在品尝过茶油烹饪的菜肴后连连点头:“其味自有清香,确实不错。”

京中普若寺也得到了楚家的馈赠,因茶油是素油,和尚们也能食用,因此受到了大师们的一致感激。虽然出家人讲究六根清净, 但每日里开水煮青菜也是很惨的好吗, 能有点儿油水,吃食上总要好得多。

秉承着楚家的就是沈家的, 林菁家的大厨房自然能享受山茶油不限量供应的待遇,总算解决了她一直担心家里人各个都是三高患者的问题。大夫人一开心,便挽起袖子要做好吃的。

这次她要做的是油茶面。林菁以芝麻花生和核桃作为底料,在锅中用茶油炒香,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碾碎。接着就是抄面。将一大勺面粉倒入锅中, 以小火翻炒,直到面色金黄为止。这个步骤并不难,只控制好火候不要炒糊了就行。将炒好的面与之前的底料拌匀,平铺晾凉,再将茶油分批少量的倒入其中,反复搓揉使油香完全融入面中。

做好的油茶面直接用开水冲成糊状,再往上加糖和自己喜欢的干果。林菁让厨房跑腿的小厮给各房主子们都送去一碗,也让他们尝个新鲜。

楚氏吃了直说喜欢,又香又糯的口感正适合她。林菁看她适应良好便松了口气,暗中交代大厨房中做菜尽量都换成山茶油,毕竟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动物油是远远比不上山茶油的功效的。

她还额外给老太太准备了几个小菜当午膳。一盘芹菜油炸豆腐丝以山茶油将豆腐皮炸至金黄色后拌上开水滚过的芹菜丝,几根红辣椒丝儿着色,配以糖和醋调味,吃起来又清爽又开胃。另一盘煨鲜蘑菇则是用文火将糖放进山茶油里使其溶解变稠,加水后倒入焯过水的蘑菇煮一刻钟,待汁浓后与煮熟的嫩豆荚一起盛入盘中即可。

再来一个茶油炖鸡蛋,爽滑细嫩色泽金黄,虽然不见肉菜,但完全做到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林菁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厨房的几位师傅们嗅着香味儿也心里有数了,这山茶油的味道还真不比平日里用的猪油羊油牛油味道差,甚至还少了些腥膻味道,显得更加清香。

楚家出品的茶油不仅在沈家飞快的取代了其他油的地位,在京中不少人家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林菁暗中支招,让他们联合名医们发布了茶油的药用功效之后,富贵人家更是恨不得一日三餐的都用上这种“长寿油”。

不过这还真不是虚假广告,《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油性偏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明目”又云“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病垢。”在历史上,茶油甚至当作上等贡品进献于朝廷。

且茶油不仅可以用来食用,在治疗外伤上也有极好的效果。后世便有不少婴幼儿专用的茶油喷剂,孩子哪里磕红肿了涂一些很快就能好。林菁在家中和女学会所慈淑所里都备了不少,这可比一团黑乎乎的膏药好用多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油成本低,楚家卖的也不贵,这样一来得利最大的便是百姓们。这年头可不是后世随便就能买肥肉熬猪油的,许多人家一年到头只在一年三节里才吃点儿荤腥。如今有了山茶油,一般的平民人家能隔三差五的买上一点儿。

穆荇虽然知道楚家不会做无本的买卖,但看了江州刺史的请功折子,又有市井中的一片叫好声,不得不承认楚家这事儿做得漂亮,甚至算得上利国利民。而当皇帝的给奖励自然不能小气,何况面对楚家这般世家大族,若是拿金银布帛就显得俗气了,于是他大笔一挥,负责江州事务的楚家话事人楚峋便多了个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衔。

虽然说散官没什么实权,可江州不过是个中州,刺史大人才正四品上,单以品级论,他都能横着走了。圣人这一手可是给了楚家极大的便利,楚家自是上表谢恩不提。

从九月底到十月初,楚家的茶油生意在京中渐渐平息下来,而各地有楚家铺子的城池中,人们却开始翘首以盼。沈安侯看着他们遍布各地的销售网络有些眼馋,回头和林菁商量:“你觉得咱们做物流怎么样?”

林菁好奇:“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个想法?”

沈安侯摊手:“以前每年自己跑一趟,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也就罢了,今年坐在家中怎么都觉得传个消息带点儿东西太麻烦了。反正我庄子上的精兵们也该出去见见世面,开个物流不是正好的么?”

他的打算是这物流先做内部使用,给沈家楚家往来运送货物信件,当然别人家的信得过他们,出些银钱让他们顺手捎带上也行。等到网点铺开,各地的路子都走通了,就可以做成贯通各地的大物流公司了

“这里头的投入可不少。”林菁掰着手指头算:“你要是想建设网点的话,肯定得买房子安排人手驻扎,衣食住行都得花钱买。我想着倒不如分几个步骤来做,先整个镖局出来你觉得怎么样?”

单纯做镖局只需要强悍可靠的人手,沈安侯的庄子上可多的是。而且楚舅舅训练的信鸽已经能用了,他们随时可以通过信鸽来传递紧急消息,并不需要每隔一段路程便有自己人守着接应。“最重要的是镖局更适合练兵,劫富济贫的大侠们嘴喜欢这种一看就身怀巨资的小队伍。”

“你这是盼着他们遇上山匪吗?”沈安侯无语。不过林菁说的也有道理,当镖师最容易遇上战斗,还可以当做长途拉练,前期投入也不多,确实是比正经做物流网点更适合。

沈大老爷说干就干,第二天便和楚舅舅商量去了。楚怀对于他这个想法也表示了赞成:“我也正忧虑着这事儿呢,楚家如今的生意越来越多,无论是货物还是银钱都很难找到靠谱的人手。”虽然楚家族人众多,但都以学文为主,浩浩汤汤一堆走出去威慑力倒是有,可真碰上不要命的街道儿的,那伤亡可就要惨了。

庄子上的精兵听说这任务也是十分踊跃。虽然呆在庄子上踢球也挺好玩,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们本就是当做能征善战的将士来培养的,沈安侯不仅要求他们锻炼体格,还教他们读书写字,学兵法做推演,如今他们也整整练兵两年了,可不该出门试试自己到底斤两如何?

京中对于沈大老爷想一出是一出已经完全不关注了。他的兴致本就变得快,一会儿文一会儿武,自他开始培养角斗士后,便有不少人猜测他庄子上的球员们什么时候被他踢出去。好歹他没让人家回家自己吃自己,而是找了个手艺行当给他们赚口饭钱,也算是个良心老板了。

便是圣人听了他设在庄子附近的眼线们传来的回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京兆尹也是一路绿灯的给他们办了路引,只有些惊讶里头的人竟有三百多人。沈安侯便解释道:“我庄子上的农户们有些身强体壮的,也想趁着农闲赚点儿零花,我便都给允了。反正他们也不是一窝蜂全部出去,轮换着出去走走也不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