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番外(85)
“妈,您放心。”童秀狡黠一笑:“这事咱们都jiāo给三姑爹,让他去办。”
招人,看似简单,却是在外头放出了个信号,说明秦东方一家是真赚到钱了,都当起小老板了。
农村人心眼小的可不少。秦东方真要大张旗鼓招人,估计得打不少人的眼。
gān脆全扔给秦武。
一来秦武是村长,这事本来就是给村里解决剩余劳动力,创造收入,是他的政绩。秦武巴不得做呢。二来,有秦武在前头一挡,那些想找秦东方秦红霞说情的,都能找理由给顶回去了。
做人不能太独,在社会上混不开。
但也不能太好说话。
秦红霞是个扯不开脸的性格,秦东方倒是拎得清,只怕受不住旁人的讥讽。童秀就在两人面前设一道坎,通过秦武将自家门槛抬高。
这样既招了人,帮了村里一部分人。
也不得罪人。
秦红霞和秦东方听了原委,也觉得这样不错。秦东方道:“我明天就拎一壶酒到三姑父哪里去走一趟,好好和他唠一下这事。”
办厂说完了。
童秀又笑眯眯地道:“妈,舅,你说咱们的瓜子都上过电视了,是不是该有个门面了?”
对。
童秀不仅打算办厂。
她还打算在城里开个妹儿瓜子的店面!
第七十三章 万元户
“门面?”
“妹儿瓜子的门面?”
秦红霞和秦东方同时问道。
两人还停留在摆摊子,已经比种田赚得多了多,欣喜不已的阶段。租门面弄个妹儿瓜子的专卖店,这是大老板才能gān的事吧?
他们都能当老板了?
童秀一点都不怕吓着他们:“除了门面,咱们也该打听打听附近有哪些瓜子的贩卖渠道了。”
“舅,你不是说摊位上经常有一批就是一百斤,想回去转卖的人吗?咱们可以把他们的联系方式留下来,方便以后长期合作。咱们连厂都打算做起来了,还能把批发这一块给扔了吗?”
“只要包上妹儿瓜子的包装,咱们的瓜子可以卖到许多地方,就像国营的大喜瓜子厂一样。”
不同的是,她打算同时将经销渠道也做起来。
秦红霞和秦东方被打开了思路。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他们将来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秦东方本就有野心,一下被激起了雄心壮志。是啊,他的未来又何止于一个瓜子摊。
秦红霞想着要给女儿撑面子,也qiáng迫自己把将来想得更长远些。
“行。”秦红霞道。
“那我去找合适的铺面。”秦东方道。
童秀笑道:“我看铺面还是让我妈去找吧。舅,你的任务更重呢,和三姑父招工的事,可全jiāo给你了。还有新建厂区也要你盯着,也不能让工人总在咱们家后院做事吧。”
事情太多,人人都得忙起来。
秦红霞和秦东方都没二话。
秦东方道:“这两天就先让小五再过来帮帮忙吧。等招到了工人,前两个月每人20块,试用期过了,熟练了,每人每月30块钱,暂时先招五个人。”
童家大伯当老师,一个月30块的薪水就能让王金水羡慕得流口水,主动贴上去了。
30块在农村是妥妥的高薪。
秦东方是个实诚人。
童秀也没意见。她一贯都认为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他们是刚办起来的厂子,本就需要用高薪吸引人,再说这点开销比起瓜子厂的盈利,也不算什么了。
“建厂房估摸着得花三千,剩下招工人500块能拿下。城里的铺面租下来一个月要40左右,一般要付一年的,一口气得480块。”秦红霞算了一下开支,咂舌道:“这两天才攒了八千多块钱,还挺经用。”
童秀笑道:“那这么算下来,加上几台炒瓜子机,咱们家是不是都要成万元户了。”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可是能上报纸的。
这也算完成了一个小目标了。
秦红霞十分恍惚。这才三个月吧。三个月前,她还在童家,每天做了活回来,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静姑娘饿得每晚都哭,秀姑娘要被嫁个一个傻子。
现在,她都成了万元户了。
这一切的改变,好像就是离开了童家,听秀姑娘的倒腾起瓜子生意开始的吧。秀姑娘……可真是她们一家的福星啊。
·
童庆生坐在了去京城的火车上。
他算是落荒而逃。
《安省日报》是全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他老师、他城里的同学、他们学校的校长,甚至他正在教的几个学生家里都订了。
报道里指名道姓地说他帮着二喜瓜子厂害自家堂妹,还配了一张照片。照片隔得有些远,人的轮廓照得模糊,但认得的一眼就瞧得出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