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番外(79)
真那么在乎丈夫,又怎么会放心丈夫一个人躺在医院里。
许多原本还吵着闹着要帮那女人掀秦东方的摊子的几个男人,就面色不善地盯了那女人好几眼,往后退了几步,显然是打算置身事外了。
那女人脸色变了又变。
她也感受到了人群态度的变化。
但一时间,她还真解释不出合适的理由。
都怪这丫头,小小年纪,竟如此怜牙悧齿,牙尖嘴滑,还会做戏!
“阿姨,您放心,要是叔叔真的是吃我们家的瓜子进了医院。我们一定会负责到底的。”童秀表情依旧温柔和善,怯弱不堪。
看着就让人心生好感。
不少年轻姑娘小子和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娘露出几分不忍。瞧这女人恶声恶气弄的阵仗,把人家小姑娘吓得都快哭了。
感受到人群的目光,女人几乎吐血。
谁柔弱了!
把话说清楚好吗,谁柔弱了!明明是她被这个小丫头欺负得连句话都说不出来好吗!
童秀微垂着睫毛,一副十分胆怯,仍坚qiáng要承担责任的样子:“阿姨,现在叔叔在哪个医院。正好现在时间还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吧。”
众人就眼睁睁看着女人脸色一僵,躲闪起来:“他、他、他现在已经出院了。”
童秀惊讶地问:“不是说病得要死了,现在还在医院养着吗?”
对啊。
人群也在皱着眉毛质疑,这口风变得也太快了吧。
那女人支支吾吾的:“之前是在医院里的。不过,不过,不过……”她躲闪了半天,总算找到了理由,理直气壮地道,“不过医院住院太贵了,我就让他回家里休息了。”
童秀似是天真地问:“叔叔这么快就出院了吗?恢复得这么好啊。”
这一说,大家都心生质疑。
别的不说,昨晚进医院,病得快要死掉了,今天就能回家了?
那女人却似找到了理由似的:“我们家穷得很,哪比得上你们做买卖的,有钱祸害。医院住上一天就要花不少钱,我们家连麦rǔjīng都买不起……”
说着,童秀拿出三罐麦rǔjīng:“阿姨,正好我听说叔叔病了,刚去买了麦rǔjīng过来,让叔叔好好补补身体。”
那女人面色发青,剩下的话硬生生被噎了回去。
这个小丫头!
童秀朝着众人,恳切地道:“如果有人愿意跟着我过去一同探望病人,我们也非常欢迎。不能同去的人也不必在意,我已经请了省报的记者一起同去,到时候会在报纸上一起进行报道的。”
省报的记者是她昨天晚上通知的。
毕竟这算是给妹儿瓜子抹黑的事情,又正好出在刚采访过后。
时机太不凑巧了。
省报的人一听也急了。关于妹儿瓜子的报道也就这一两天上呢,明里暗里还是把妹儿瓜子当楷模呢。虽然安省内部能人不少,妹儿瓜子不是头版头条,占得比重也不多。
但上了他们的报纸,还出了这种丑事,省报的脸往哪儿放。
省报就答应给她一个实习生帮忙追踪这件事。私下底,省报的人还嘱咐那个实习生了:“如果实在不行,就把妹儿瓜子的篇幅删下去。”
童秀估摸着,省报的记者就快到了。
那女人就白了脸:“省报?”
童秀云淡风轻地道:“对,省报。”
《安省日报》可比《安城小报》的名头要大出十倍有余。能在省报上占名头的,那可都是有头有脸的。这个妹儿瓜子居然能上省报了?要是他们跟着去一趟,是不是也能被省报报道上一两句?
那可是《安省日报》啊!
不少人瞧着就感兴趣了。
这么一吆喝,居然有两三个人愿意陪着童秀去。
童秀搀着已经腿软了的女人,微笑着道:“阿姨,咱们现在就走吧。”
《安省日报》的记者都要来。女人真有点怕了,她蹒跚着步子,一直哆嗦着道:“不不不用了吧,我觉得我们家那口子都快好了。”
童秀睁大了眼:“好的这么快啊?”
刚才这女人还嚷着:“我家男人病得快死了。”在地上呼天抢地呢。这会儿病就好了?这病好得也太快了一些吧。
不少人面露怀疑。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站了出来:“那我们就更要去看看了。不到十分钟,快死的病都能好了。这可是医学上的奇迹啊。”
第六十九章 这可真巧啊
年轻小姑娘正是省报记者。
她姓段,今年二十三岁,刚分配到省报实习。因为是个实习生,资历不够,他在省报里也只做些打杂的活。
领导嫌“妹儿瓜子”这事太墨迹,就打发了她来。
她其实早就来了。
打那女人一开始找秦东方闹事,她就看了个十全十。上次采访秦东方和童秀二人,她作为实习生也有去。不过,一开始她都没吱声,就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