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番外(474)
以往她是觉得自己无法与童秀抗衡。
但当她通过亲自赚了一百万纯利润后,她的视野已经开阔了,她觉得自己已经能和童秀对话,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将她击败了。
她并非狂妄自大。
她一直盯着妹儿瓜子挂在门口小黑板的慈善捐款数量。
通过这个数量,她推算出妹儿瓜子的销售量。与她的收益相比,并不算惊人,
她知道童秀在安省还有两家店。所以,她每次都会将京城门店的销售量翻三倍看。
至于那些小个体商店里摆着的妹儿瓜子根本没有被她看在眼里。她没有做过批发生意,自然不懂经销渠道,对于她不懂的东西,她向来是轻视的。
小打小闹而已,还不值得被她放在心上。
所有这一切得到的数字并不及一百万。
她肯定能赢。
有了十成把握后,她并没有立刻发作。历次的失败也终于教会了她一些东西,比如暂时的忍耐和隐忍。
她需要等待鱼儿彻底上钩,等着这一批机器到了安省,被童秀收入了工厂里,事情真正板上钉钉,无可更改的时候。
到时候,童秀就将如砧板上的鱼,再无逃跑机会了。
三个星期后,这个时机终于被她等到了。
宋桐琴挂掉了电话。想到电话里说的安省妹儿瓜子厂已经将这一批机器收入了,她露出了一个微笑。
时机终于成熟了。
她该收网了。
“走——”她去杂物间里,叫上了看完了《白话版聊斋志异》,又在看《图画版聊斋志异》的董宇,“给二伯打个电话,告诉他一声。然后,咱们一起去妹儿瓜子。”
“今天该算总账了。”
这个胜利的时刻,她需要一个人见证。
董宇还算忠心耿耿。
她愿意将这个荣耀给他。
董宇赶紧将小人书揣进了屁.股兜里,露出一个憨厚淳朴的笑容:“好嘞,宋小姐,咱们现在就走。”
可算来了。这可是小人书里说的,万众瞩目的算总账的时候啊。他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宋桐琴十分满意他的淳朴。
望着前方,她深深吐出了一口气,整理好了衣衫,拿下了口罩,露出已经大好的脸,朝着妹儿瓜子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童秀,我来了。”
·
与此同时。
郑家。
一辆低调的红旗汽车停在门口,开车的是郑军衫的父亲——京城大学副校长。
车门打开着。
郑军衫正缓慢而孱弱地从车内走出来。她的旁边是一脸忧心的郑母。
“军衫,你慢点走。”郑母搀扶着郑军衫的胳膊,将她扶下车,满心忧虑地望着郑军衫,“小心台阶。”
一段日子不见,郑军衫更瘦了,皮肤因长期没见到太阳,白得几乎透明,能够直接看到青筋。
已经接近夏日,她还裹着厚实的长裤长衫,戴着口罩,浑身遮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现在的她看起来比起久病的林妹妹更要孱弱一些了。
“咳咳咳——”走了两步,郑军衫就咳嗽了一声。郑母忙帮忙拍着她的背来顺气,一面着急得不行地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又开始这样了呢。不是说拔除了过敏源就能好一些吗?”
这大半个月,郑军衫过敏愈发厉害了。
严重到她连夜咳嗽不止,险些引发了多年不犯的哮喘和心脏病,被家里人紧急送往了医院。
在医院躺了三天回家后,当夜她又过敏了。这一回,她足足在医院里躺了十天才被医生允许回家。
哪怕回家了,医生也要求她必须静养,不可以再劳动动心,否则病情会更严重。
面对郑母的问话,郑军衫摇了摇头。
她早就开始怀疑了。为什么多年不犯的老毛病会突然这么严重?真的如医生说的只是可能是巧合吗?
她是从来不信巧合的人。她手底下有太多因“巧合”而莫名其妙丢命的人了。
所谓的巧合大多数时候都是背地里的处心积虑。
只是……她一直没有找到证据。
郑母抱起几乎是轻的可以被风chuī走的郑军衫,担忧不已地道:“来来来,快进屋来,外头有风,仔细被风chuī了又着凉了。”
郑军衫一回来就觉得不舒服了。
她qiáng忍着咳嗽的欲.望,问了一句:“我的实验室和衫然慈善组织都还好吧?没出什么问题吧?”
这十几天里,她只去慈善组织看过两次。
她的实验也一直没能更新。
她习惯掌控一切,将所有事情都规划得井井有序,然后握在自己手中。眼下这种失控的感觉让她十分不喜。
“都好,都好。”郑母絮叨道,“这段时间家里人都替你找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