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番外(46)
魁哥已经由上级单位接收了,让她不用担心,拐弯抹角地问有没有人给童秀介绍对象。如果有,别忘了他走的时候对她说的话。等着他回来云云。
童秀看得好笑。
这人还真是……小心思藏都藏不住。
工业券是单位上发给他的奖品。他想着自己留着也没用,所以让人给带过来了,让童秀看着给家里添置一些电器。
他说他现在在隔壁市出任务了,大概再过一个月就能休一个星期的假。
他做任务时看见了一个特漂亮的拨làng鼓。样式新奇,童静一定会喜欢,只是来不及寄过来。只能下次放假亲自带过来,让童秀等着他云云。
信都寄过来了,拨làng鼓还不能寄?
童秀禁不住摇头笑。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到了信的最后,他才写了那gān花的来历。
“在乡间庭院里见到的满墙红牡丹,与你颇为相似,摘了一朵制成gān花,愿与秀共赏。望主人家不介意我不问自取之罪。
也望秀能喜欢。”
童秀望着那朵gān花。
gān花大如碗口,红艳似火,一朵朵火红的花瓣层层叠叠,细细密密,足有五六层,看得出盛开时是多么艳丽夺目。
他说……看见满墙红牡丹与她颇为相似。
牡丹红胜火,热闹灼灼。
她在他眼里是这样的吗?
与上周的暗示相比,这封信里透出的意思就更明显了。
但事到临头,童秀反而迟疑了。她是个对待感情十分谨慎的人。季和平这样热烈的对待,让她既想起来时觉得暖心和受用,但有时又会觉得是不是太快了……
严格来说,他们才见了两面。
认识不到一个星期。
她除了知道他是个军人,职务是营长,年纪在二十三四,在金华县出过任务,最近又到了隔壁市,其他的一概不知。
虽然重生了一世,年轻了二十多岁。可她骨子里还是那个成熟的灵魂。成熟就意味着多虑。多虑就意味着权衡利弊与……谨慎。
她做不出小女生那种见到人就不管不顾爱上了的事。
她有些犹豫了。
第四十四章 帮忙
秦红霞把在村头和小伙伴玩耍的童静拎了回来,准备做晚饭,在灶间转了一圈,“家里的馒头怎么少了几个,包子也少了两个。谁拿了吃了?”
童秀将季和平的事按下。
既然暂时不能给出回应,就不要轻易给他暗示好了。
“包子和馒头是我给拿了。”听见秦红霞问,她快步走了出去,扬声道:“给了隔壁的秦小五。”
将小五子替她拿信和上次给秦武报信的事都说了。
秦红霞道:“那怎么不多给一点。”
秦红霞也喜欢秦小五这一家。秦奶奶人是真热心肠。她们第一天搬过来时,虽然带了锅碗瓢盆,但家里乱,需要时间清理,冷锅冷灶一时开不了伙。
到了饭点,秦奶奶特地让小五子送了红薯窝窝过来。搬过来之后,秦红霞几次白天出去卖东西,没时间照看童静,也是将孩子托给秦奶奶照顾的。
这些人情,秦红霞一直记着呢。
童秀道:“下次一定多塞几个。”只怕秦小五不肯拿。
咚咚咚——
门外响起了秦奶奶的声音:“红霞啊,你在家吗?”
秦红霞忙上去开门:“秦婶,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她搀着秦奶奶进来,让童秀端了个椅子,扶秦奶奶坐好,“您腿脚不好,要什么和我们说一声就是了,何必亲自跑一趟。”
秦奶奶今年七十八了,头发全白了,人佝偻成了一小团,腿脚也不灵便,只能拄着拐杖走。秦东方和秦红霞平时都主动帮衬着,不让秦奶奶做重活,怕出了意外,有个什么好歹。
秦奶奶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布袋,递给秦红霞:“红霞您看看,这是你们家孩子落下的吧。”
秦红霞打开一看,里头是四个馒头、两个包子。
童秀给小五子的吃食,他们一口没动,全还回来了。
“我闻过味了,这都是好东西。馒头都是富qiáng粉,包子也是肉馅的。”秦奶奶道:“这几个加起来得七八毛钱了,你们家也不富裕。”
“小孩子不懂给了小五。但我们不能占这个便宜。”
秦红霞听着这话,百味杂陈。
要搁哪怕一个月以前,她还在童家,在童老太手下生活,也是这个想法。富qiáng面馒头那是过年才能吃的好东西,肉包子?你哪来那么大的脸,还想吃肉。
看到秦奶奶,就想起了曾经的她。
也就是在这半个月里,她才能顿顿吃肉,将肉包子和富qiáng面的馒头都轻易送人。
这都是秀姑娘带来的。
她将布袋塞了回去:“秦婶儿,让你拿着就拿着。我们家不差这一口吃的。”她冲自觉做了坏事,躲在门口不敢进来的小五子招了招手:“小五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