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番外(311)

作者:秋意重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童秀上辈子是个投机失败的企业家。一朝重生,她居然变成了上世纪80年代的“童秀”?重生第一天要被渣亲戚逼着嫁给村里的傻子?太他奶奶的欺负人了。童总可不是个好惹的。虐亲戚,带着寡母和妹妹自立门户。在这个遍地都是机会的黄金年代,童秀卖瓜子,卖饮料,创立公司,当学霸,忙得是不亦乐乎。什么?她还有个娃娃亲的老公。居然还是个忠犬,长得还挺帅?捡个便宜老公这事,也不是不能商量的……点击展开

……

原本应与亚军季军并列的童秀成了彻底的话题人物。

对于足够优秀的人,大众很难生出恶感。

一众记者没有添油加醋,单单是将童秀当天的应对一五一十记录下来,展示给了大众,都让大家都对这位史无前例的第一名影响深刻。

由童秀引起的风bào在报纸上沸腾了三天。

在第三天时,这股以童秀为主的làngcháo,更是以央视一号在晨间新闻时,以十五秒时间,简单播报了这件事极其后续处理,而登上了顶峰。

几乎全国都认识了她,记住了她的名字。

一时童秀真可谓是风头无两。

至此,童秀真真可傲然说上一句。 ——从此谁人不识君。

一众童秀的亲友全部惊讶得都呆了,不敢相信能登上央视一号的是自家闺女、学生、同学、老板。最初惊讶过后,他们是巨大的庆祝。

秦红霞再次开起了流水席。

安县二中挂满了“热烈恭贺我校学生童秀夺取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的条幅。安县领导与安省领导都争先接见了秦红霞,亲自让她给童秀带领了省三好学生的奖状。

童秀家门槛都要被踏烂了。

而童秀的敌人们却一片愁云惨淡。

宋桐琴嘴巴都给气歪了。刘尔东用用遥控器砸了特护病房里的电视机。在京城的火车站上,抱着孩子,消失了一整年的童红望着电视上的人也呆了。

刚入军队的童庆真几乎不认识这个堂姐了。

至于童老太……她丢了三百块钱,正焦心愁的不行,在家里死命地骂着张牡丹,盼着她乖孙子回来,根本无暇管外头风波,也算免了一场气成了高血压的噩运。

·

京城。

一处茶馆里。

这里是距离《京城日报》报社最近的一处茶馆,生意不错。

华国此时普遍都不富裕,茶馆装修也十分简陋。一处临街的店面,吊顶漆成绿色,安了一个推拉玻璃门,用红字贴了一个大大的毛笔字书成的茶字。下排是一行广告。

红茶绿茶。

欢迎光临。

童秀看见时,还有些唏嘘,也就是八十年代能看见如此怀旧的装束了。一旦改革再深入一些,这些旧建筑都得拆除,一处处高楼大厦都将拔地而起。

她有幸见证了这风起云涌的时代。

陈娟仍在感慨,“如果不是仔细调查过后,确认过真实,我真的很难相信,您会是华国难得一见的百万富翁。”

随着童秀声名高涨,安省妹儿瓜子再次出现销量狂cháo,还有许多外省商家慕名而来,工厂再次招工,几乎是日夜连轴转,销量一路高涨,足足翻了十番。

真真应了童秀当时所说,童庆生这么一闹,替她省了百万广告费。

在昨天,妹儿瓜子毛资产已接近两百万。

哪怕与秦东方分成后,童秀也有近百万资产。

在八十年代,资产百万比后世资产过亿都要令人震惊许多。更何况童秀才十七岁。也难怪见多识广的陈娟都忍不住惊讶。

“侥幸罢了。”童秀却不想居功,“那么就拜托陈姐了。”

她今天约陈娟过来一趟,是有事相托。

现在她的声名正盛,正是将名声变现,实现妹儿瓜子拓展到京城,并开辟新的产业的最佳时期。这需要大量的宣传。

但这件事不能由她来做。

一来是容易有自chuī自擂的嫌疑。

二来是不符合大众对她的期待,她毕竟是个学生,在改革开放初期,风气未开。大家对学生经商是非常忌讳的。

但由陈娟来做就挺好了。

身为媒体,她本身就带有权威性,容易让人信服。借着媒体这平台,她也能更客观的普及童秀的经历,主打卖惨,让大家接受穷学生为学习而经商的事实。

这并不算贿赂媒体。

陈娟所报道皆为事实,她本人也是接到了主编命令采访童秀的。两人才约在这茶馆里见了这一面,顺便进行了一个采访。

两人商定好细节,陈娟急于将报道成型,赶这一波热度,很快离开了。

童秀却仍在茶馆里,坐了一刻钟,等到了另一个人。

秦东方。

早在两天前,她就给家里打了电话,让秦东方过来了。她要忙着见媒体、考试,见季爱国夫妇,租门面寻找生产线的事情只能jiāo给他。

秦东方走得太急,猛灌了一口茶,这才道:“秀姑娘,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童秀挑眉:“都说一说。”

“好消息是真的天大的好消息。”秦东方道,“京城城外一个老派国营饮料厂因为经营不善,年年亏空,愿意将厂内七条生产线低价租赁给我们,价格只要一年一百块?”

童秀惊讶:“这么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