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赢家(快穿)(705)
哪怕放下了心中的仇恨,萧若乔也不会忘记权势高位的重要性。
但就是这样几次教育萧嘉树这份道理的萧贵妃,也没有说过让他不要再待在大理寺,查案时小心得罪权贵这样的话。
她也尝过被权势欺压,心中酸苦冤屈难诉的滋味,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止萧嘉树不去为那些不公冤屈的事昭雪平反。
萧若乔心底最后的那份良善幸好没有被仇恨泯灭。
————
永嘉五年,新帝继位已经多时,朝政也初初稳固,想要提拔舅舅,也是现大理寺卿萧嘉树。
不仅是太后所希望的,新帝也觉得这是小舅舅应得的,无论是太后亲弟这个身份,还是多年来在大理寺无案不破的政绩,仅三品的大理寺卿也还是低了。
就是加封个承恩公也无可非议。
新帝对这个低调,且聪明绝顶清正严明的小舅舅很有好感。
结果还是被推辞了,
当然这也不是第一回 拒绝了。
他父皇在世时,也想过加恩封爵来着。
小舅舅表示就想待在大理寺,其他官职就不用了,新帝不禁十分遗憾,还得回去跟太后告罪。
萧太后比起过去,心结散开了许多,连新帝任用韩瑾瑜,也没有多管,当然这也有萧函同她说,新帝是她亲生子,但也是天下万民君父的缘故。
关于早年的事,萧太后也明白了,除了陈家背弃婚约之过,还有世间对女子过于苛刻,流言伤人于无形。等她成为了太后,在她的有意影响下,民间女子地位渐渐有所提升。
可以说,萧太后也没什么可忧愁的事了。
除了不愿封爵进禄,萧太后还曾经挂念的一件事,就是萧嘉树不娶妻。
这不就成萧家无后了。
萧太后忧心忡忡,并且在对萧嘉树容忍多年后,决定要为他做主娶妻。
百忙之中的大理寺卿为此还特地进宫了一趟,而且圆满地说服了萧太后。
“臣弟倒觉得萧家足够荣耀了,从当今始,皇族身上都流着萧家的血,延绵百年,这还不能说是荣耀么。”
萧太后闻言,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本就不是什么拘泥礼教的性子,再听进这话后,也没什么遗憾了,不再提娶妻留后的事。
关于不娶妻生子的事,萧函的理由很简单,完成委托人的心愿已经是尽力了,她才不会勉qiáng自己做这种事。何况无后,总比萧嘉树原来的结局要好吧。
而可能产生的非议,萧函也做好了百毒不侵的心理准备,比如好男风,身体有疾等等。
谁知道除了二姐萧若乔忧虑了一下,民间的传言画风有点歪。
萧大人乃是獬豸化身,明辨善恶,秉持公正,有仁义清平之风。
既然是神shòu下凡,护佑大宁江山,为天下不平之人洗冤昭雪,怎么能与凡人相提并论。
不娶妻生子有什么好奇怪的。
萧函:“……”
她不知道的是,她离开这个世界后,还真有人为她立祠供奉香火。
***
萧嘉树,官至大理寺卿,掌天下刑狱,死后追封为明国公,谥号清正。
曾留下破案手札数十本,由大理寺官员收集编纂。
名为《大理案》,别名《獬豸录》。
因一生破案无数,且无人喊冤,明断冤假错案,不畏权贵,深得民心,广为爱戴之,世称萧獬豸。这段传奇经历,被后人编撰出许多jīng彩的传奇故事,而在这些故事中,萧獬豸始终象征着‘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
第300章 摄政王的白月光
听宫人说陛下晚间的时候又发了一通脾气,连饭也不吃, 叶燕婉不免忧心忡忡, 询问下好似是因为秦王世子拒绝与小皇帝玩耍。
叶燕婉只当做小孩子别扭, 一笑而过, 又道,“皇儿在宫里也的确孤单了些。”
以往也不是没有宗室子入宫,但皇儿不是罚了这个,就是打了那个, 惹的叶燕婉头疼不说, 那些宗室子也不怎么入宫了。
“今日陛下对摄政王的态度未免不敬了些, ”侍女冬儿有意提点道, 她是叶燕婉入宫时娘家安排陪在她身边的,一直尽心尽力,帮叶燕婉避开了不少明枪暗箭。
叶燕婉叹了口气,“我也说过皇儿好几次了,只是他性子倔,小孩子脾气大。”
再怎么是小孩子, 也已经是一国天子了。也就摄政王不见怪, 不然太后和陛下可怎么办啊。侍女冬儿在心中想道,
只比陛下大了两岁的秦王世子, 却是谨慎小心, 进退得当,喜怒不形于色。
皇家到底不比寻常百姓家,陛下又是年幼登基, 冬儿斟酌着言辞劝说太后注意对陛下的教养。
叶燕婉:“你说要是让秦王世子同皇儿一起读书怎么样?那孩子看着就乖巧懂事,要是麟儿也能像他一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