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大宋(369)
没人敢如此妄为。苏颂谨慎,韩邈圆滑,而甄琼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可以等,十年、二十年,甚至数代之后,等别人揭破这层窗户纸。他能等吗?等到自创的历法蒙尘,等到观天镜里的记录都作故纸?他这个司天监又能做什么,欺君罔上吗?
那只染满了炭灰的手,颤颤巍巍抬起,盖在了脸上。
在心底,沈括是不愿承认的。虽说他痛恨那睁眼说瞎话的“地心说”,但是对于张载,他却又一丝怎么压都压不住的羡慕。他羡慕张载的“直言”。不在乎身份地位,不在乎官职仕途。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真理”,大声的说了出来。哪怕写出的东西,跟自己以往所学都截然不同。
而他只能坐在这斗室中,眼睁睁看着那些证据,闭口不言。
这是圆滑世故,是明哲保身。司天监走上一遭,再转任个三司,出任地方,说不定终有一日也能入二府,被人唤做“相公”。这是一条稳到不能再稳的通天大道,他还跟苏颂亲善,是通玄先生的好友。只要他乖乖闭上嘴,终有一日能身居高位,功成名就。
可是这些,就是他心中所愿吗?
那盖在脸上的手,轻轻放了下来。沈括抬起了眼,看向书桌一角。桌上到处都是纸张,毛笔炭笔搁的乱七八糟,偏偏那一角十分干净,只放着一本书。
那是他的新书,短短半年,卖出了八千册的《梦溪笔谈》。
东京城到底有多少读书识字的人?这些人中,又有多少能看得懂书中所写?能看得懂的,又有多少人愿意买上一本,而不是借阅、抄录?如此苛刻的条件,却还是卖出了让人震惊的八千册,几乎赶上了大相国寺刊印的佛经。
那些人喜欢这本书,哪怕价贵也能花钱买下。想来也日日翻阅,思索其中道理。明明不涉经义,也无益于科举,却还有人在意他的文章,信他在书中所言。
说不定将来还会有人根据那些文章,想出更深层的道理,写出些东西,发在《造化论》上。
这在世人眼中,可都是奇技淫巧,甚至是歪理邪说。但在他眼里,却是真正的“大道”,不逊于经义的世间至理!
既然那些他能说,为何“日心说”不能提呢?只因为眷恋官职,惜身自保?不,也许他并没有那么在乎。荣华富贵也比不上成千上万,愿意睁开眼睛,听他一言的人。而圣天子,不该被蒙蔽,更不该被他信赖,亲自擢拔的人欺瞒!
那只手,重新放在了桌上。停了片刻,扫开了桌上纸张,取过一份空白奏章铺展开来。用雪白的巾帕擦干净了手上炭灰,在干涸的墨池里添上清水,拿过墨锭细细碾开。看着那渐渐溢出的墨色,沈括唇边露出了些笑容。这是他用石油制的新墨,油亮浓黑,最益书写。若不是取猛火油炼制,又哪里能得这样的好墨?
世间万事万物,都该有它的本色。
放下墨锭,沈括用笔尖在那延州墨中浓浓一沾,提笔写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梦溪笔谈 十二气历》节选
原文:予先验天百刻,有余有不足,人已疑其说;又谓十二次斗建当随岁差迁徙,人愈骇之。今此历论,尤当取怪怒攻骂,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
译文:我先前曾测验每一昼夜的一百刻,发现时刻有时有余有时不足,有人已怀疑我的看法;又曾说每年十二次斗建(月建)当是随着岁差而迁移的,有人更惊诧为骇人耳目。现在我这关于制历方法的新论,大概尤其会被一些人大惊小怪、攻击怒骂,然而将来必定会有人采用我的学说。
可惜,这一等就是千年。公历在1582年定型的,又称“格列高利历”。
第172章
因为之前沸沸扬扬的“地球自转”一事, 赵顼不免对天象更加看重了些, 下令司天监递上的奏章可以不经二府, 直达御前。只是他也没料到,沈括的奏章会来的这么快。这是“地心说”终于有了实证?
在翻开奏章的时候,赵顼还是满心期待。然而看到一半时, 他的脸色已然铁青,像是被刺了眼睛般,把那奏章掼在了桌上。
“把沈括给朕叫来!”赵顼牙关紧咬, 高声喝道, “还有王相公,一并唤来!”
见天子震怒, 内侍被吓了一跳,赶忙跑去传唤。
三司条例司就在宫中, 没花多大工夫,王安石就进了垂拱殿。赵顼也不等他见礼, 伸出犹在颤抖的手,厉声道:“这份奏章,王卿拿去看看!”
王安石已经许久没见天子这副模样了, 赶忙上前, 自内侍手中接过了奏章。不经宰臣之手,直接送到御前的奏章着实不多,看看天子神色,就知道定有大事。然而即便做了心理准备,王安石也被奏章的内容吓了一跳。沈括这是疯了吗?竟然说大地是绕着太阳转的!这, 这可跟“地心说”截然相反,称得上动摇名教根基了!饶是王安石这般强项之人,也觉得脊背发冷,头晕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