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男装大佬+番外(50)

作者:田大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女扮男装,考科举,混朝堂,成大佬!标签: 穿越时空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程平;陆允明 自幼被假充男儿养大的程平,面临两个选择:暴露真身,被随随便便找个挫男嫁了;孤注一掷,考科举拿回人生自主权。怎么选?点击展开

程平进门对陆允明叉手行礼。陆允明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

程平叉着手,眼睛扫过案上两张平铺着的皱巴巴的纸还有已经撕裂的信封上,再瞧见陆尚书这笑,不由得心里发紧。

陆允明挥手,韩秀退了出去。

“本官来户部时日短,人还认不大全,不知道哪位郎中是姓石的?又有哪位主事是姓高的?”陆允明笑吟吟地问。

程平笑得比哭还难看,饶是她再伶牙俐齿也没法答复了。

这回家信里,伯父母们又在操心程平的亲事,言县里有几个大户人家都有意联姻……

程平为打消他们的想法,一通胡编,把自己吹成万人迷,什么本部的石郎中要把侄女说给自己,高主事也曾对自己微露意向,言家中有一妹,擅针黹,工诗词……活似龙傲天附身。

陆允明又看她的窘态一眼,终于说:“坐吧。”

程平在他对面正襟危坐,眼睛又扫一眼皱巴的信纸,该死的小偷!

“悦安那日没听孟公提的是哪家女郎便推拒了,又不要家里的亲事,莫非不想娶亲不成?”陆允明很有点尊长样子地问。

程平脸皮够厚,因为说瞎话被逮个正着的不好意思过了这会儿慢慢消退,脑子又灵活回来,心说,“你自己一个老光棍,还说我呢!”嘴上却叹口气,“门生不过是想过两天自在日子罢了。您看部里娶妻生子的同僚们,每天忙完公事忙家事,据说还有回家跪骰子盆的。”

陆允明没绷住,笑斥,“小小年纪,尽胡说!”

程平也讪讪地笑了,手伸向那几张纸,“如此,门生就把信收起来了。”

陆允明的目光在她纤细的手指上扫过,别过眼去,到底年纪小,性子跳脱些,倒也没什么,难道自己年少的时候就不荒唐吗?想至此,陆允明神色彻底缓和下来,却到底还是忍不住说教了两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1与君共勉吧。”

程平站起,恭敬领训——以后是要谨慎啊,说瞎话就有被拆穿的危险。

上完了思想政治课,程平以为自己就可以走了,哪知道陆允明又叫了茶博士来给两人添茶,程平这告退的话就又咽了回去,就像被罚在老师办公室写作业的小学生,只好在这里煎熬着。

陆允明看一眼程平怏怏的脸,用杯盏盖子轻轻拨茶粉,饮一口,这里的清茶烹得越发好了。

直到喝完盏中茶,陆允明才又说话:“吐蕃那边不太平,用粮用钱的时候又要到了。我算知道老徐尚书何以头顶毛发稀疏了。”明明是玩笑话,语气却沉重。

陆尚书不是那种随便感慨感慨就完的人,这估计只是个引子,程平便简单搭个台阶:“是。”

果然,陆允明接着说,“我计划从盐政上入手了。正好还没开始收夏税,你给我帮阵子忙吧。”

程平微皱一下眉头,又连忙笑道:“门生自然是愿意的,能从座主这儿学得一招半式,就够学生受用的了。只是——”

陆允明手指轻叩膝盖,等她虚浮客套后的实在话。

“门生只是度支的一个主事,且资历甚浅,直接参与盐政事,是不是有越级之嫌?”

陆允明看她一眼:“有我在,你怕什么?”

程平干笑。

“座主提携门生在朝中是常事,有什么好忌讳的?你啊,该小心的时候傻大胆,不该小心的时候瞎小心。”

后面这句责备话口气中的熟稔让程平心里一颤,抬头看陆允明一眼,见他并无异色,便又垂下眼。

陆允明的说教瘾还没发作完:“你总想暖日熏风地混朝堂,哪有那样的好事?除非你不想往上走,不然总会挡住别人的路的。记住,不遭人嫉恨的是庸才。”

看程平一副还是不开窍的样子,陆允明皱起眉头:“真是不知道本官看上你什么了!”说着站起来,甩袖子出去。

程平赶忙跟出来,在门口行礼恭送。韩秀同情地看一眼程平,快步跟上。

看陆允明的身影消失在楼梯上,程平直起身子,看上我什么?看上我聪明漂亮可爱上进大方幽默善良勤奋乐观随和……程平数出三十多个形容词,喘一口气,真是倒霉的一天!

第52章 盐政讨论会

领导给机会了,不管这馅饼烫不烫嘴, 都得接着。程平第二日便去陆允明廨房报道, 然后领了一堆资料回来看。

齐州不沿海, 程平对制盐、贩盐和盐税的认知主要来自书本和老师柳夫子的介绍。

从春秋战国开始,当政者们就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政府专营。后面的各朝各代政策不同, 但总体上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原因无它, 关系国计民生,利润巨大。

本朝前期,沿用隋“开盐池盐井之禁, 与百姓共之”政策, 不官营, 也不收盐税。

中后期, 尤其安史之乱之后, 朝廷财政吃紧, 当政者们就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利润巨大的产业。

肃宗时的第五琦推出食盐专卖政策——民制、官收、官运、官卖。由是, 盐利大增, 大大缓解了当时的财政危机。及至现在,朝廷沿用的依旧是这一套食盐专卖政策。

不过, 第五琦这位在经济上卓有建树的能臣,其个人名声就……光“与民夺利”这几个字就让他在清流们的舌头底下翻不了身。

程平用手托着下巴, 一边翻阅资料一边琢磨, 不知道陆尚书想拿盐政怎么开刀?这种事情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口水喷死, 而且喷死以后还会时不常被后来人拽出来“鞭尸”。陆尚书这少年状元, 一个操作不好,保不齐变成佞臣榜首……那可就不大好了。

摇摇头,程平接着看。她的手在江淮、河东等“产盐基地”去年缴上来的盐税上轻轻敲击,记得小时候,每斗盐大概五六十文的样子,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文,盐价越来越高,但报到户部的盐税可没翻着跟头涨,而且盐税越来越不够用……

资料的最后是一些关于各地所产食盐质量和数量的资料,什么红桃盐、玉华盐、青盐、红盐、白盐、黑盐、戎盐、臭盐林林总总好几十个名目,其实总结起来大致就是海盐、湖盐、井盐、石盐四种。其中石盐产量最小,所以全国百姓吃的主要是前三种。

资料里面没有更具体的关于海盐湖盐等采、制技术性的东西——估计是因为户部用不上。

程平翻了两遍,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但又不成系统,为了让资料发挥最大的作用,找出其中隐藏的东西,程平用上了“老手段”——定量分析。

看着这堆浩繁的资料,程平一边做表填数,一边感慨,这要是身穿过来携带一台电脑就好了,哪用我一点一点揪蘑菇!但转念一想,光电脑有啥用,电呢,网呢?所以,科技其实是个配套系统。

本为科技配套感慨的程平,很快便被统计表上食盐专卖的“配套系统”震惊了。

不算不知道,盐政系统配备的人也太多了,收、运、卖、监督各个环节、各个地方都要人,一级一级下来,整个机构相当地臃肿庞大——而且是越来越庞大。

从表中能看出,在实行食盐专卖前期,盐政系统人数的增长和盐税的增长是呈正比关系的,但后来就不行了。

再想到这些盐官盐吏的薪俸,那也要相当一大笔钱啊——一句话,管理费过高,吃掉了利润。

这还只是明面分析,实际操作中的逐级盘剥、克扣、滋扰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自然也不少。

除此之外,完全官营还有覆盖面窄的问题。程平去户部司那里找了一张唐全境的舆图来,把资料上的产盐地和食盐运输渠道标注好。

看文字不觉得,看图就非常直观了。看着这一簇簇的小圆圈和其他大量的空白地方,程平皱眉,产盐地过于集中,运输能力有限,官办食盐售卖点不能覆盖的地方可能买不上盐,买上也很贵——这些地区,朝廷就相当于放给私盐贩子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