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把太子捡回了家(23)
上辈子,是宋蓉桢嫉妒白锦画在自己心上人面前大出风头,假装控制不住马匹,朝着白锦画冲去。今时今日的宋蓉桢已有了理智,不可能再做出那样的事了,于是失控的就变成了方兰宜。
而这一次,马匹是确确实实的发了疯,并非方兰宜假装,如果不及时停下它,只怕那个弱气包小姑娘很快就要遭遇不测!
宋蓉桢正焦灼着不知该如何救下那可怜的方兰宜,忽然间,站在身后的男人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王爷?”
宋蓉桢一怔,脑子未能来得及反应,手背已经感觉到了梁焕加大的力道,跟先前的温和小心截然不同,几乎要把她的手都给握得隐隐作痛。
不仅如此,他还往前一步直接拥住了怀里原本若即若离的小姑娘,教她倚靠在了自己的心口。
宋蓉桢有点懵,她觉得自己整个人被梁焕的气息覆盖着,似乎连他沉稳的心跳声都能听到,就像他说话时和缓而有力的声音一样,能给她带来浓浓的安全感。
梁焕微眯眼眸,把宋蓉桢手中竹箭的箭头迅速瞄准了黑马的马蹄,或者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预测了它即将落脚的地方——
嗖!
一切不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等宋蓉桢反应过来,梁焕已松开了她,一脸淡漠的表情,仿佛刚才他只不过是身为箭术老师做了一次优秀的示范。
至于莫名被他抱了一回的小姑娘,在他冷冷清清的眼眸中俨然就是弓箭的一部分,只是这种放箭方式,多少有影响到他的水平罢了。
“呜!!”
黑马前膝一屈,停下了疯狂奔跑的势头往前跌倒,方兰宜也终于叫唤出了一声可怜兮兮的悲鸣,从马背上滚落下来。
照目前情形看,方兰宜最多只会摔伤,怎么也比飞驰途中堕马的结果要好上许多。
宋蓉桢刚放下心来,便看到后方有一男子从马背上腾身而起,掠向方兰宜,稳稳地接住了这个可怜的小姑娘。
宋辞凝视着被自己揽在手臂里的小倒霉蛋,长出一口气,问道:“你没事吧?”
“我……”
小倒霉蛋双眸泪汪汪的泛起红圈,脸色早已吓得苍白,蜷缩成一团,不知所措地看着宋辞,连一个完整的词都说不出来。
宋辞喃喃道:“该不会是摔伤了头,成傻子了。我看看。”
他不由分说,拎起了方兰宜的后脖子,仔细查看她脑后是否有受伤的地方。
此刻,方兰宜的脸颊只怕比刚才的白锦画和宋蓉桢都更红。
她手忙脚乱地挣扎了两下:“我没有摔到头,也没有傻。”
“是么,那就好。”
宋辞总算松开了方兰宜的后脖子,还冲她展眉一笑,露出白白的牙。
方兰宜愣愣的,她先前觉得睿王梁璟洒落清朗,在皇族中是个不可多得的翩翩公子,可这时候,她却又觉得都统大人的笑容才是真正的爽朗,甚至比阳光还要灼目。
她呆望着宋辞出神许久,直到宋辞用奇怪的眼神看她,这才慌忙起身,冲宋辞笨拙行礼:“多谢都统大人相救之恩,以后……以后定当报答。”
“不用了,这不算什么。”宋辞随意挥了挥手,他出手救人是本分,马匹发疯,他也有失察之责,哪能贪图人家小姑娘的报答。
“可如果没有都统大人相救,我肯定已经不行了……”方兰宜越说越小声,到最后变成了嗫嚅。
“其实你真正应该谢的,是这一支箭。”
宋辞没有再去注意方兰宜脸上微妙的神情变化,他来到受伤倒地嘶鸣不止的黑马前,看着那支精准无误的箭,摇着头笑道:“我早说过了,今天请来的是全都城……不,是全大庆箭术最好的男人。”
“这支箭是她放的。”梁焕淡淡道。
“对吧,我就知道你……嗯??”
宋辞话头戛然而止,顺着梁焕的目光,满心震惊地看向了宋蓉桢。那眼神,就像是看到自家养了十几年的蠢狗有一天竟然会做算术了。
宋蓉桢也是懵懵然,这太子殿下怎么还做好事不带留名的,主动把功劳都推到她身上。
虽然,那支箭的确是出自她的手没有错……可那是,那是梁焕抱住了她,借她的手发出去的。
她就是一个跟弓箭浑然一体的工具人,充其量给太子殿下省去了拿弓取箭的麻烦,这份功劳怎么也不该算在她头上。
“我……也不是我……”
宋蓉桢正犹豫着应该怎么解释,旁边突然有个人开口说:“嗐,是楚王爷抱着她,用她的弓放箭,我都看见了。”
宋蓉桢:“……”
宋辞:“……”
那人不知自己无形助攻,还跟旁边的同伴煞有介事讨论:“要不怎么说还是楚王爷最厉害,即使怀抱美人,照样能一箭中蹄,这事儿回去以后我们得去跟史官说说,若是记载下来,定能流传千古,成为一段美谈啊。”
“可不是吗。”同伴附和道。
宋辞沉默。
他慢慢走到那人和他的同伴面前,阴恻恻扫视众人一眼说道:“谁要是敢说出去,我就让他这一门骑射成绩永远都是丁等。”
胡闹,这种事若是流传了出去,他妹妹的名声清白还要不要了?!
还流传千古,分明是把他妹妹当成史书上的红颜祸水一般对待,信不信他反手就把这些兔崽子的头都给拧下来!
众人被宋都统吓得连连摇头,保证守口如瓶。毕竟,只要有一门功课是丁等,那就代表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完成国子监的学业。
宋蓉桢捏着手指,讪讪走过去,用余光睇了梁焕一眼,抿唇解释道:“事情并非像你们说的那样,当时情况紧急,王爷又恰好在指导我,所以……”
见众人都用怪异的眼神瞧着自己,宋蓉桢心里气头上来,干脆不解释了,掐着腰哼道:“谁叫你们刚才都去围观某些人的无聊比试,难得楚王爷亲自过来教导,我求他多教教我又怎么了?你们若是不服,也去让他手把手教你们啊!就怕他嫌弃你们不上道,没天分还爱起哄,根本懒得理你们!”
众人听宋蓉桢一番话,这才幡然醒悟,哄然过去围住了楚王,再没人去关注另一旁双双倒在地上深情对视的白锦画和梁璟了。
第22章 冷意
宋蓉桢看着被众人包围的梁焕,心知自己接下来应该是没什么机会和他单独相处了,不禁默默有点后悔一时嘴快,要不然还可以多向他打听一些朝廷的事,以便应付不久后梁璟将要做出的动作。
她见方兰宜怯怯的站在一边,便走过去问:“没伤着哪里吧?”
方兰宜呆愣着点了点头,又赶紧摇头:“没有,就是手背好像有点擦红了,不碍事。”
“你受惊不小,我让那位都统大人先送你回家,好好休息一天再说。”
方兰宜听到宋蓉桢这么说,初时脸上表情很高兴,但随即面露沮丧,小声道:“不行,若是我提前回府,母亲定会教训我,说我没有用心念书。”
宋蓉桢蹙眉道:“可你都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了,她怎么还会要你继续念书呢。”
“蓉桢,你不了解我母亲,她……她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方兰宜苦笑,眸底尽是无奈,“在家里,只有我的弟弟能得到她的宠爱,包括我在内的其他几个姐妹,却是没有你这般幸运了。”
宣平侯府的侯夫人共生了五个孩子,直到第五个才生出儿子,也就是当日宋蓉桢救下来的小世子。
方兰宜作为排行第四的女儿,伴随她出生的是母亲深深的失望和恼火,若说前三位姐姐多少还能分到些疼爱,那么留给方兰宜这个四女儿的就只剩下不耐烦。
为了不引发母亲的不满,方兰宜只能从小学会乖巧懂事,竭力不惹上是非。如此过得十余年,侯夫人倒也没有刚生下她时那般不喜了,对她多少能做到与三位姐姐一视同仁。
只不过,方兰宜理所当然成为了五个兄弟姐妹中存在感最薄弱的那一个。
宋蓉桢不清楚宣平侯府内院那些事,但她曾经听母亲提起过,那位侯夫人似乎跟侧室斗得很厉害,侧室生了两个儿子,夫人却是一连四个女儿,倘若不是小世子的出生,只怕未来宣平侯的位子就要由侧室所生的庶子去承袭了。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四姑娘的方兰宜,处境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