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妻主(18)

虞虹这才注意到崔文的这位夫郎。她之前也很好奇惹得人强抢民男的男子到底长什么样。

现在看到他虞虹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位小姐也是跟她一样,属于现代人的审美,喜欢阳刚,粗犷一点的男性啊。

某种程度上,她跟那位小姐也算是知己了吧。

崔文不好意思道,“他就是个粗人,不会说话,恩人别见怪。”

谁都喜欢知恩图报的人,哪怕虞虹并不指望着别人报答她的帮助,但能对她提供的帮助给与一定的反馈,她也是很开心的。

“不会。既然你们已经没事了,那就好好回去养伤吧,要报答我也不急于这一时。”

虞虹看着俩人脸上还挂着彩就来堵她,也是哭笑不得,搞得她跟欠债的似的。

“恩人买这么多东西是要干什么?要提回家吗?来来来,我来帮你,我力气大。”

崔夫郎看着虞虹跟陈草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跟搬家一样,他上去一把抢过陈草手上的东西,又拿走了虞虹手上的大包小包,大步向前走了。

崔文凑到虞虹身边呵呵笑,“您就让他拿着吧,他力气可大了呢!”

虞虹无语了,心说没有你们我就可以叫车回去了好吗?现在害的她还得走回去,真是越帮越忙。

她决定收回刚刚的好脸色了。

崔文看着虞虹拉着小夫郎大步走上前,一头雾水的挠了挠后脑勺,恩人这是怎么了?

哦,肯定是想让我们早点回家,体谅我们还有个小孩子在家。呜呜呜,恩人实在是太好了!

虞虹:???

回家的路上,崔家妻夫俩得知虞虹正在准备建房成亲,崔夫郎死活要来给虞虹帮忙建房,虞虹怎么都拦不住。

她对这俩人也是感到心累的不行。

虞虹回去琢磨了许久,最终决定还是要靠画连环画也就是画小人书来挣钱。在娱乐十分匮乏的古代,这样类型的闲书应该挺受欢迎吧。要知道她小时候就特别爱看,还收藏了不少,很多都绝版了。

她决定先试试水。第一本就画寓言故事。这本书一共十个故事,分别为画蛇添足,东施效颦,愚婆移山(愚公移山),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揠苗助长,滥竽充数。每个小故事都是图画后面配着解说,生动有趣,又有教益。

目标群体就定为有钱人家的小孩。而且这个时代连儿童启蒙书籍都没有,就不要说这种儿童读物了。

第一本先看看市场效果,如果好,以后就可以出一个系列。如果效果不好,这本就是唯一一版了。

于是第一本小人的第一个读者就是陈草,配着图画再加上他磕磕绊绊的认字水平,也能读懂每个故事了。

第一本书画的很快,故事编写也很容易。

虞虹决定再画一本存稿。灵感来自于曾经风靡一时的连环画《三毛流浪记》。虞虹没看过这个漫画,只在小时候看过这个动画片,大致记得剧情。虞虹将她放到这个时代的背景下,情节与细节只能靠自己自由发挥了。

虞虹将它改成了小乞丐三毛的故事。

主要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在大郡城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遇到过好人,也遇到过坏人。

生活虽然艰苦,但她从不曾放弃过生的希望,依旧对帮助过她,对她表达过善意的人心怀感恩,不断的寻找幸福与温暖,历尽艰辛,最终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故事。

虞虹成功地将反应社会黑暗的大作改成了狗血励志大剧。但这种故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应该算是前无古人了。

虞虹画好了小人书的前五章,带去了县城的德馨书坊。

虞虹坐着周老太的牛车往县城去,到了书坊,找到老板李玉,将上次答应她的启蒙书交给她,然后将两本连环画拿给她看,问她有没有兴趣,能不能放在书坊代卖。

李玉看了看这两本书,她觉得故事有趣,形式新奇,问“虞小姐,这种书有没有名字啊?”

虞虹说,“叫小人书,也可以叫连环画。”

李玉道,“小人书不好听,还是叫连环画吧,这种叫法更为贴切。你这书上的画法很新奇,而且生动传神,颇为有趣。”

虞虹表示没问题。接着她告诉虞虹,“所有在我这寄卖的小说,杂谈,每卖出一份,都是三七分成。你这两本连环画都新奇,暂时定价与抽成也与她们一样,可行?”

虞虹道,“可以。”俩人约定好今后十天送一次稿,每次更新五章,由德馨书坊独家发售。

第15章

立好契约,虞虹出了书坊,就去绣坊定做了两身成亲的礼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世界的成亲仪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现在常见的夫郎带着自己的全部身家进门,拜过圣母娘娘之后,叩拜妻主,寓意从今以后将全身心的侍奉妻主,一切由妻主做主。

第二种则是古礼,拜过天地,圣母娘娘,高堂,最后夫妻对拜,礼成。

两种仪式的礼服也不一样。如今流行的常礼女子着大红长袍,而男子是大红色的广袖长裙。古礼中新娘新郎俩人则都是广袖长袍,类似古代汉服,只是样式更加偏中性,除了花纹,款式一模一样。

虞虹定做的是古礼礼服,交了定金,约定好日期之后就赶回河湾村了。

现在,房子正在有条不紊的建造当中,成亲礼的事情也安排好了,挣钱养家的活计也有了,就是目前还看不到收益,不过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虞虹只用安心等着成亲就是了。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虞虹的四合院已经建好了。用上好的木料与青砖建房,青石板铺地,看上去非常大气上档次。

虞虹将正房的所有房间都铺上了地龙,上面再铺上木地板,冬天将地龙烧上,屋子里就暖烘烘的。

她是住惯现代房子有空调自动调节室温的人,古代的大冬天她可受不了。这下导致她的房子预算超支,建好一共花了二百两。

房子建好接下来就可以布置新房了。

虞虹提前一天去了县里,将连环画的稿子送去书坊,就去各个店铺通知明天将她订的东西送到河湾村。她自己则取了礼服架着牛车回了村。

牛车早就买了的,奈何她不会赶车,只能寄养在牙行,直到今天她学会赶车才取回来。

第二天大上午,村里来了好多辆车,拉着满满当当的东西从河湾村中招摇而过。村里人都以为虞虹这个落难的外地人能有什么家底,没想到这下实实在在的打脸了。

虞虹一整天都忙着安置家具家当,打扫卫生,遇到村里看热闹的人只管笑脸相迎,其他都交给陈爹去说了。

送走看热闹的人,陈爹看着这一大堆的物事埋怨道,“都跟你说了不用花这些冤枉钱的,怎么还准备了这么多东西。”虽然在埋怨,到陈爹的嘴咧得都没合拢过。

虞虹说道,“成亲毕竟只有一次,我想给草儿办得体面一些。”

终于到了成亲礼这天。

虞虹穿着大红礼服,赶着牛车,载着同样一身红衣的陈草,从陈家出发,绕村一圈,再回到虞虹的四合院。

一路上,村里的小孩子都跟在牛车后面跑着,稀罕的不行。

她买的牛车,带车厢,有顶的那种,对于大户人家来说太寒酸了,但对于河湾村的村民来说就是宝马级别的了。

陈草的嫁妆也让村里人眼红不已。

除了陈家原本的四亩薄田以外,再加上虞虹给他置办的二十亩地,十五亩水田,五亩旱地,一共花了约一百五十两。还有棉衣棉被,都是上好的布料。一整盒的首饰,满满当当的,甚至还有一间县城的铺子。还有那些锅碗瓢盆,家具,布料等,都看花了眼。

村里人心想,陈家这是交了大运,发达了啊。

我当初怎么没上山捡到人呢,暗恨不已。

大部分人都只是羡慕,也有少数心思不正的人打起了坏主意,何大树家的就是其中之一。

“陈草成亲真是风光啊,身上穿的戴的不说,光是这么多嫁妆就足够陈爹炫耀一辈子啦,他们家算是苦尽甘来啦”,其中一位大叔说。

“呸!谁不知道这些都是虞小姐准备的,就陈草那模样,能不能守住人还两说呢。我家小柳比他好看多了。”何大树家的说着,眼睛还在滴溜溜的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