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要亡(112)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甜文 爽文 关键字:主角:朱烟寒 ┃ 配角:骆其堃、祝珠珠、 ┃ 其它:穿越、治国、大明、励精图治 朕穿越而来!结果穿越成崇祯?!人生志向是改变国运!扭转乾坤!结果大臣都不配合?辛勤工作之余朕要广开后宫!朕要做种马文男主!结果后宫都是些啥人?皇后来自末日文,坚信末日会降临,每日里组织妃嫔讲授末日理论,积极做好末日来临的各种准备工作?丽妃来自修仙文,每日里打坐修仙,拉着朕说要做一对双修仙侣嘤嘤嘤?宁妃八成是种田文穿过来的,将储秀宫后院开辟成田地,种些瓜果,众妃嫔得闲都去她那里嗑嗑点击展开

后世有《榴枝纪》等戏曲传唱,亦有“谁与榴花从四海,只应帝王旌旗扬”的名句吟诵这一日,广为传颂。多年以后,大明帝国的游吟诗人总会唱起那一幕:年少的皇帝立于满堂灼灼石榴花之下,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面对扎根于南方错综复杂,心怀叵测不服管教的江南世家,皇帝成竹在胸挥斥方遒,随手折下一枝带花枝条指点天下形势、分析利弊,引得本来心怀鬼胎的世家皆折腰,心悦诚服为皇帝驱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皇上未用一兵一剑,便使得江南望族,心甘情愿旌骑摇拥,争为帝王车辕,顺者昌逆者亡,终于征讨列国,最终建立起赫赫大明帝国,助皇帝成为千古一帝,赢得百世威名。

酒宴散去后,赵清衡因着是皇上宠臣的缘由,特地留下来和皇帝密谈,一壶清茶,半碟花生米,便对着初夏湖面万千荷盖,君臣详谈。

赵清衡一脸佩服:“皇上深谋远虑,不费一兵一卒就降服了江南,果然让臣等折服。居然还想出了‘国债’这一筹钱的法子,真是足智多谋。”

朱烟寒:“别吹了吧,还不是没钱闹的。”

赵清衡:……

朱烟寒:“对了今日一顿讲讲得朕嗓子疼,朕讨厌古名,传朕旨意,今日下去启用各国列州新名字。”

赵清衡:……

皇上咱能别这么接地气好吗?

朱烟寒咳嗽一声:“如今火木仓已经渐渐步入正轨,朕有另外之重担还要派遣爱卿。”

赵清衡收起戏谑的表情,恭恭敬敬面对皇上:“皇上请讲。”

朱烟寒道:“正是那西班牙大方阵之事。朕需你与卢象升协作一二。卢象升懂战,你懂火木仓,两者协力,才能仿造出那西班牙大方阵。”

作者有话要说:

世界经济形势讲解——主讲人:皇上

朱烟寒:朕乃嘴炮治国第一人,服不服

第105章 西班牙方阵

第二日, 赵清衡便去军营里跟卢象升汇合,共同探讨此事。

根据皇上前日里给他的讲解,这西班牙方阵是皇上从西洋人那里买来的军书上所学。先由五个连编制成一个纵队, 再将二十个纵队编成为一支军团。这样每个军团大概有两万人, 以皇上目前掌握的军力, 能够编制成三支军团。

卢象升带着新军打了几次胜仗以后如今在新军中很有声望。因而初步召集人手比赵清衡想象的要快。他佩服的看了卢象升一眼, 卢象升似有察觉,摸着被日头晒得焦黑的额头, 笑嘻嘻道:“还是皇上教得好,新军都听从号令,以排为编制调动起来极为灵活。”

赵清衡心里想,这个人倒是个怪人,是个探花郎出身, 却打仗打得有声有色。

纵队内的纵队长则挑选了五个连里面最为出色的连长来担任,统管军团的则称为军团司令, 如今在京师的共有三个军团,若这些人能训练出来,将是新的新锐力量。

没想到还在安排人数时却有一位军装美人先走了过来,卢象升一愣, 赵清衡倒是很熟悉, 满脸的善意:“见过珍嫔娘娘。”,又推了一把还在呆呆愣愣的卢象升一把,小声在他耳边说:“皇上派珍嫔娘娘统管羽林卫,因此她也在这边。”

珍嫔娘娘管着羽林卫的事情卢象升是知道的,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娘娘居然就是他曾经在新城巷子里遇到的那位姑娘啊!

他心里暗暗叫苦, 自己这是知道了什么皇家秘辛哦!他敢肯定当日里抱着珍嫔娘娘的那位凶巴巴男子可不是皇上!记得那男子好像还要鼓动那姑娘,不, 是珍嫔娘娘私奔?!!作孽哦!各路菩萨,卢家的列祖列宗,象升还没有给卢家开枝散叶繁衍血脉就闯了大祸,真是该死!!!不是,不是该死,是要死呀!!!

卢象升的脸上五彩纷呈的很精彩,倒让珍嫔有些诧异,她轻轻咳嗽一声,卢象升才反应过来,立马上前去行了个礼:“见过娘娘。”

珍嫔面色柔和的摆摆手,示意他免礼。便走到指挥桌前去打量皇上御赐的方阵图了,赵清衡才找到机会捅了捅卢象升:“精神点!”

卢象升一脑子的官司,怎么回事,这个娘娘居然跟没事人一样,还是面上装作没事人,背地里要斩草除根杀他以绝后患?

卢象升越想越可怕,脑门上沁出细细密密的汗珠。

珍嫔却丝毫未觉,她的注意力都在那图纸上,

几乎是垂涎三尺的说:“皇上让我统管羽林卫,可却没给我这好东西,你们可不能背着我练,我羽林卫也要练习这好东西。”

赵清衡显然是跟珍嫔娘娘比较熟,立马说:“那娘娘今天晚饭时可得记得跟皇上说,别让臣背锅。”

背锅二字本是皇上的口头禅,赵清衡和皇上相处的多了,经常从皇上那里听到,得知了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代替别人受过之后,他大呼精妙,如今自己也熟练运用了这“背锅”二字。

珍嫔嘻嘻哈哈不当回事。指着图纸说:“皇上写纵队里必须有长矛兵、戟兵、火绳枪手和剑盾兵各等,我们莫不如将这些兵种都分别训练,再将他们合并起来打散,编制进不同队伍,方便训练。”

“娘娘此法不可。”卢象升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出言纠正珍嫔的做法,“须知真正打仗不是我们演练,常有伤员受伤或有的士兵畏难脚软跟不上队伍之事,讲究的是灵活多变,也就是说谁手里的士兵越身怀技能越占便宜。”

珍嫔恍然大悟:“这种情形下,若我们手里的兵还分为长矛兵、戟兵、火绳枪手和剑盾兵,那么很容易造成一者不知同伴的职能,当发生问题时很容易造成队列缺失,无法替补。”

“对,但我们还是要记住术业有专攻,末将建议,将士兵分为不同职能方队进行分练,待他们掌握本岗位技能以后再去各个方队之间纵向学习,实现每个人都精通一行但熟练掌握队友的技能,让他们不至于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手足无措,而是可以迎头赶上。”

“对对对!”赵清衡也激动起来,“将各个士兵按照技能分成方阵,再将他们打散了融入原有的方阵,这就是皇上那天说的‘扁平化组织’的好处了。”

“扁平化组织?”卢象升和珍嫔莫名其妙看着赵清衡。

赵清衡解释道:“若将军队看做一个组织,平日里行动必然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层层汇报,皇上说一旦一个组织形成气候发展壮大,这种垂直式的管理体系就会形成很大弊病,而唯有在组织中事先建立起这般非官方的联系,才能有效打破这种诅咒。”

珍嫔和卢象升愣了一愣,还是没听懂,他俩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说人话。”

赵清衡索性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慢慢给这两位解释:“这些名词都是皇上跟我讲的,我初期也听不懂,可是听懂了就熟稔了,也罢也罢,我再用通俗的话给你们讲解一遍。”

“好比张三和李四都是戟兵,同在戟兵方阵里训练,同吃同住同学习,待到几个月后他们都学成了,但两人也结下了深厚情谊,这时候将张三分到张纵队,将李四分到李纵队。张纵队的长官张纵队长是个混蛋,老是克扣军饷辱骂下级,若是寻常张三只能忍着,因为张三告上去只能告到他长官的长官张司令那里去,而张司令可能担心皇上知道他治下出了岔子而隐瞒帮张纵队长隐瞒下去,或者张纵队长干脆就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或者张纵队长是个打仗奇才司令不愿意为了替小兵出头而失去得力干将,凡此种种,你们可明白?”

珍嫔和卢象升点点头:“这是常有的事儿。”,他们两个一个出自行伍世家,一个亲自带兵打仗,这些部队里的弯弯儿绕还是知道一些的,不得不承认赵清衡所说皆是军中常有的事儿。

赵清衡接着说下去:“可是如今不同了,张三可以直接找自己结识的好兄弟李四,李四帮他告到自己的纵队长和司令那里去,李纵队长包庇张纵队长的可能性就减半了,至于李司令就更不至于了。”

“因此这种非官方组织,便能有效减轻部队里面垂直化统领的弊病。”

珍嫔和卢象升齐齐点头。卢象升叹服的讲:“怪不得世人都称赞皇上雄才大略,居然连这些陈年弊病都知道,真是让我等叹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