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昏君的心尖宠+番外(20)
“福公公·······这个·······方才在下眼拙,有眼不识泰山,竟然没看出来您就是陛下身边的大红人儿司礼监福公公!唉,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贾正清干巴巴的尬笑着道,一边笑一边用一块浅黄色的小手帕擦拭自己额头上的汗。可惜越流越多,擦也擦不完。福禄寿原本同他是面对面坐着,听他这般说,便微微侧过身子,双眼直视厅堂外,口中不咸不淡道:“府台大人严重了,在下一介内侍,哪里当得起您这尊大佛的泰山呢?”他把原本放在桌面上的胳膊抬起来,大袖子一挥放回膝盖上。“红人儿说不上,顶多就是替陛下跑跑腿,传传话,为主上尽点绵薄之力罢了。”
李令姜不禁暗笑,福禄寿这人,跟了李持明久了,嘴巴也是够损的,说贾正清要认他做岳父老泰山,这可真是教人笑掉大牙。
贾正清到底浸淫官场多年,也不是白给的。听了这话,浑身上下简直抖如筛糠。然而面上却依旧是一派清风朗月,陪着福禄寿呵呵的笑。见这边的话头让福禄寿给说死了,他又起了个话头道:“方才听福公公宣旨,这意思是说陛下三日后便要到江淮来体察民情吗?是微服?还是巡视?”
福禄寿睨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陛下的行踪,关乎国家大事,乃是机密,他老人家的心思,岂是你我可以随意探查的?便是你我能随意探查,岂又是你我探查的了的?”
几句话一出,贾正清又没了词儿。讪皮讪脸的坐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个字。福禄寿轻轻动了动袖子,正襟危坐,愈发装出一副皇家特使不可侵犯的样子来。
一直陪侍在旁边的黄渡笃见状,知道这位司礼监来的大佛是跟自己的同伙杠上了。虽说皇上如今新帝初立,被一众阁臣和朝中大员拿捏的死死的。可那毕竟是皇上,自己二人一个是知府,另一个是小小的通判。贾正清还好说,他和陈阁老有亲。可自己呢,不就是因为无权无势年老无成,才被半流放般的丢到江淮来做通判吗?所以这皇上身边的人,最好还是陪着小心些。想到这里。黄渡笃连忙清了清嗓子,满脸推笑道:“福公公,一别三年,您这几年,可还好?”
第22章 挑刺
他是三年前从京师调任江淮通判的。虽说三年前他只在几次皇室大型庆典中见过跑腿的福禄寿,压根儿没和这人说过半句话。但眼下这种情况,这么说应该也没什么毛病。黄渡笃抛出了问题,等着福禄寿接话。果不其然福禄寿的语气和缓了许多,脸上微微露出一点笑道:“托陛下的福,为陛下尽忠罢了。”
黄渡笃点了点头,顺着话头说下去:“听您方才的意思,陛下过两天就要到这江淮府来了。您心地仁善,又是陛下面前第一个知心知意的妥帖人。我们这些个乡野村夫,数年未曾面圣。也不知陛下他老人家这些年究竟有何喜好,到江淮来所为何事。劳驾福公公,为咱们指点指点迷津啊!”
他这话说的不错,到底是在京师做过几年京官的人。听得李令姜暗中点头。果然这话福禄寿也挑不出毛病,于是便客客气气的答道:“陛下此番前来,原为视察两江洪灾的善后和赈济情况。他老人家也不是那贪图享乐之人。你们就按先前先帝微服出巡地方时的规格准备便罢了。但有一条,赈灾和善后的事上,没出什么岔子吧?”
“嘁这个怎么能不——”贾正清一副要长篇大论倒苦水甩锅的架子还没扎起来,黄渡笃就立刻打断了他的话道:“——这能有什么岔子,别的地方在下不敢说,仅江淮一地,赈灾的医药粮米,布匹物资,已经发放到了百姓手里,百姓们——”
“全部?是吗?那怎么我们来的路上,看见有许多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呢?”福禄寿也真是不给面子,一张嘴就把她们老底儿给掀了。黄渡笃脸上登时便一阵青一阵红,颇有些下不来台的样子。贾正清坐在一旁,此刻就鬼鬼祟祟的观察着福禄寿的神情,见黄渡笃卡了壳,他连忙挽尊道:“物资粮米,已经大部分——大部分发到百姓手里了。”
福禄寿挑起了一边眉毛:“大部分?”
贾正清装出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大部分。”
既然他们说了是大部分,假太监小队干脆就赶鸭子上架,逼着他们当天下午就把还没发出去的“小部分”发给百姓。
从知府衙门的厅堂里出来,假太监小队被安置在了知府衙门旁的官方会馆里。会馆里的人被全部清出,只给“公公”们住。贾正清和黄渡笃又让下人送来许多簇新的被褥枕头,日常用品。最后是一群丫鬟小厮抬着几个沉甸甸的大食盒走了进来。把盒子揭开,里面一个放的是江淮本地的特色菜,一个放的是京师口味的面食,还有一个里面则是几盅不同口味的汤。最后一个小丫鬟郑重其事的捧上来一个精致的小食盒揭开,原来里面是江淮本地最负盛名的点心。一众仆婢把这些吃食摆了慢慢一大桌子,随后便往李持明众人身后一站,一副拉开架势要伺候他们吃饭的样子。李令姜给福禄寿使了个眼色,福禄寿忙道:“你们都下去罢,杂家没那么做作,吃个饭还要人侍候。你们也去歇着吧!”丫鬟们一听,心里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立时便作鸟兽散了。
这帮潜在监视者一走,屋子里的众人立刻现了原形。高得和屠迪一把摘下头上的乌帽丢在一旁,屠迪讪笑着道:“这一身裹的,可热死我了!”白杜和木桃则斯斯文文的摘下帽子放在一旁,还要模仿福禄寿的摆法,怕给帽子挤出褶子。只有李令姜和李持明两个人依旧戴着帽子,因为害怕暴露身份。李持明笑着弹了福禄寿的脑门儿一把道:“可以啊你,人模狗样的装的不错,把他们都给唬住了!老实交代!你平日里是不是就这样狐假虎威的欺负底下人啊?”
福禄寿立刻大呼冤枉,表示自己今天表现得好是因为自己赤胆忠心演技好,惹得其他人失笑出声。李持明又调笑了他几句,方才放过大家,一起用饭。木桃局促不安,不断试图想要蹲下身去蹲在凳子上吃饭。因为她觉得和皇上一桌吃饭是大不敬。李持明冷酷无情的制止了她,并告诉她她这样做会让外面的人怀疑宫里来了一群失心疯。
第23章 火耗
贾正清说下午就会把“剩余小部分”物资发放给百姓。福禄寿表示相信。因为相信,所以要亲眼看着才能证明自己没有白白信任贾正清。
贾正清被福禄寿这话噎的差点没当场憋过气儿去。
按贾正清和黄渡笃的说法,江淮城发放粮米布药都是由通判负责,由衙门的人协助完成。具体来说,知府衙门将会在知府衙门口设立赈济棚,届时城中每家每户都可凭借户牍来此领取各家所需的粮米布药。而在这之前,上午接待过福禄寿一行人后,贾正清和黄渡笃已经让官差们沿街敲锣通知过了。
得到李持明授意的福禄寿十分满意贾正清做事的速度,因此他不阴不阳的说:“府台大人您瞧,若是人人都像您这个赈灾速度,陛下他老人家也不用放心不下,大老远从京师跑来两江巡查了不是?”这话里有话成功膈应到了贾正清,把他的脸连臊带吓弄成了猪肝色。福禄寿又问:“敢问负责发放物资的人是谁?“贾正清连忙答:”是在下衙门里的于师爷。\"福禄寿“哦”了一声道:\"那杂家就放心了。“
贾正清心里松了一口气。想着福禄寿这是不会去现场看了。正暗自庆幸,就听见福禄寿接着说:“府台大人的得力干将办事,杂家放心。下午杂家就不去了。杂家身边的小磊子会去帮于师爷一起赈灾。”
贾正清被福禄寿搞得没了声响,干脆闭嘴。
小磊子,就是李持明如今用的另一个花名。福禄寿说到做到,果真让他去了赈灾棚。不仅他去了,同去的还有假太监小队的其他“随从”。一时间,,整个赈灾棚人仰马翻,于师爷差点要跳起来夹着尾巴仓皇逃窜。索性小磊子公公按住了他。于是他就坐在了那里,欲哭无泪的看着全城所有的百姓来把他好不容易才贪污到的粮食布匹瓜分的一干二净。然后对着给他们发粮食医药的小磊子公公齐刷刷跪下,磕着头流着泪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