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耳朵相公的宠妻日常(种田文)(59)
可惜,两人运气太差,还是没有躲过那场雨。快到镇上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雨。那雨不算大,却很密,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两人没辙,只好找了一棵大树避雨,希望这场雨快快停下来。可是,等了半个时辰也没见雨停下来,还越下越大。眼看着时辰不早,加上下雨,街上估计也没有什么人,看来这木柴今日注定是卖不掉了。
“唉哟,真够倒霉的。我还想着卖了木柴,买点肉回去打打牙祭呢,看来是无望了。怎么办,景骁?该不会要将木柴背回去吧?”刘敬一脸的苦恼,心里没了主意。
景骁看了看背上的木柴,周围荒无人烟,只有靠近场口处才有人家。心里有了主意,想了想,对刘敬说道:“要不,我们将木柴背去场口人家那里存放着,明天再来,你看行不行?”
刘敬沉思了片刻,也不知道行不行?万一,人家从中取一两块下来,那该怎么办啊?
“可是,万一人家偷偷拿几块走呢?”
“那也总比淋湿了,卖不掉好吧。”
就这样,两人冒着雨,背上木柴来到场口其中一户人家。
看着这天气,刘敬心里就鬼冒火。
进入九月,雨水逐渐变多。连日阴雨,根本见不到阳光,空气中带着一种潮湿的味道,屋子里到处滋生了霉菌。不论是洗的衣服还是晾晒的粮食,都没能幸免。尤其是稻谷还没晾干的农户,简直哭诉无门,只能望着天唉声叹气。
他家收成本就少,遇上这种天气,稻谷和玉米根本没法晾晒。要不是用了谢淑惠告诉他们的法子,稻子早就发霉了。说起来,还得感谢景骁两口子。
路上到处是水坑,走起路来很滑,不小心就会滑倒。所以,两人走的小心翼翼。前面不远处有个山坡,下去就到了。刘敬走在前面,景骁跟在后面。山坡处长满了柏树,久未见阳光,阴暗潮湿,青苔滋生加上路面积水。刘敬只顾着跟景骁说话,没注意脚下,不小心踩到了一块青苔,脚下一滑,就这样连人带木柴一起摔倒在地。木柴本身很沉,有种后重前轻的感觉,加上路滑,很容易摔倒。
他摔下去的时候,木柴垫底,他则四仰八叉的躺在背夹子上,有种乌龟翻背的感觉。景骁忍不住哈哈大笑,赶紧找个稳妥的地方,将木柴放下,才走上前去扶起刘敬。两人合力才将背夹子弄起来。
地上又是淤泥又是青苔,当他蹲下身准备背起木柴时,背上受重力,两条腿本身就有些发酸。一不注意,两条腿直接劈了叉,只听‘嘶啦’一声,他身上的裤子,直接破了一个大洞,露出了底裤。顾不上背上的木柴,赶紧伸手去挡下面,背夹子加上木柴本身就高出他许多,还没背起来,就这样再一次向后倒去。
心里的一股怨气让他整个人直接爆发了,谩骂道:“这可恶的天气,气死我了。”骂完之后,还不解恨。对着长满青苔的石头踢了两脚。尴尬的看了一眼景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景骁知道他不好意思,赶紧装作没看见。
这时候,景骁笑得差点憋出内伤来,他不好再笑出声。刘敬已经够倒霉了,他要是再大声的嘲笑他,显得有些不厚道。
接连摔了两跤,好好的裤子就这样撕破了。本来就没有几条换洗的裤子,每一条都补满了补丁,也就这条像样一点,这下好了,直接将**给撕开了。
“怎么办?怎么办?丢死人了。”刘敬抱怨道。
这时候,景骁才回过头来,对他说:“要不把衣服脱下来,绑在腰上,挡一挡。”庄稼人为了做事方便,穿的都是短衫。
刘敬也很无奈,虽然还在下雨,也只好照做。总比丢人现眼强吧。就这样,刘敬脱下上衣,绑在腰间。重新背起木柴,一步一步的走下山坡。
几户人家屋檐下站满了躲雨的人。两人走向其中一户人家,找到主人,跟他说明了情况。主人家是个中年男子,看起来倒是憨厚,一听说两人的遭遇,立即同意了。
这场雨,就这样下了整整一天。等雨一小,两人饿着肚子赶紧往回跑。尤其是刘敬,恨不得马上长出一双翅膀飞回去才好。
到了第二天,雨一停,刘敬就迫不及待的去找景骁,他心里一直惦记那些木柴。再说,要是等下一次赶集也不好。景骁跟他同行去了镇上,虽然不是赶集日,但是也有人愿意买的。
空着手脚程自然快得多,来到场口那户人家时,看见木柴放在那里。原本捆的好好的木柴,被弄的乱七八糟,看起来快散架了。那中年男子也没有了之前的憨厚,而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瞪着两人。
刘敬气不过,想要上前去找那男子理论,被景骁拦下了。毕竟人家帮你守了一晚上,那些柴就当是看守费吧。
街上人很少,他们只好挨个去敲有钱人家的后门。那些奴仆,总是一副狗眼看人低的样子。看见两人的打扮,嫌弃的直接回绝道,“不要,不要。”
走了几条街,才找到一位好心人买下那些木柴。两文钱一捆柴,一背夹子可以放十捆柴,也就是二十文钱。
拿着那些钱,最高兴的就是刘敬,赶紧去市场买了一斤肉,景骁也顺便买了一些。两人拿上东西兴高采烈的就这样回去了。刘敬撕烂**的事,景骁一直没跟其他人提过。
回来的路上,景骁经过谢家村,看见河对岸的稻田里,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埋头干活。他心里一阵发酸,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的亲亲们,请动动手指收藏一下,么么哒。
第53章 帮忙打稻子
一路上,景骁闷闷不乐的回到家。谢淑惠见他不开心,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开口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景骁低着头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她,说道:“今天,我回来的时候,路过谢家村,看见勤昭一个人冒着雨,在田里收稻子。”
“嗯。”谢淑惠听完,只是简单回答了一个字。谢勤昭也不小了,也该懂事了。再说,他早晚要撑起那个家的。
洗净双手,两人坐下吃饭。景骁叹了一口气,拿起筷子,却没有胃口,“地里的农活也干的差不多了,明天我跟你一起回娘家去看看吧。”
最近事多,两人根本顾不上娘家的事。她已经很久没回娘家了。景骁知道谢淑惠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记挂着的。
“勤昭也不小了,早晚要独自撑起那个家。这样也好,让他早点适应。”他没想到,谢淑惠会这样说
吃完饭,景骁没有休息,而是忙着剥树皮,只见他手里拿着弯刀,将树皮一点点撬开,再用力一拉,就这样一块块的剥下来。到时候修房子用的上。剥下来的树皮,切成一节节的,晾晒干可以用来当柴火。树木用来做梁既美观,还可以避免长虫。
谢淑惠坐在屋檐下,望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发呆。
谢淑惠抬起头来,看了看正在忙碌的景骁,对他说道:“我明天回去看看。”看来,她终究放心不下。
“嗯,那我跟你一起去。”对于谢淑惠娘家的事,景骁一点也不含糊,更没有一句怨言。
在谢淑惠心里,一直挺感激他的。奶奶年纪大了,父亲又干不得体力活,只剩下弟弟和娘亲。有什么事只要跟他一说,他总是很热忱又积极。从未觉得她的娘家是个累赘。要是换做其他人,恐怕早就翻脸了。而景骁却从未说个‘不’字,更没有表现出不开心。
“明天一早便回去。”
以前,她对景骁总是不甚满意,认为他是个没头脑没主见的人。分家之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他这个人性子很乐观,话虽然不多,做起事来思路却很清晰。有时候,她总是抱怨,认为自己嫁给这样的男人,搭上一辈子不说,日子还没有盼头。
现在才明白,无论是人品还是素质以及其他方面,别人跟他都无法比拟。有些人,初见时,你并不了解,也许只看到他的一面,还有很多面没有机会展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深入,你会发现,不负缘分,幸得没错过。景骁,在她心中就是这样的人。
“好。”谢淑惠无比欣慰,心里的愁云也随之散去。
早上,两人打着雨伞出门了。雨伞看起来很新,是端午节的时候,爹娘送的。谢淑惠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