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耳朵相公的宠妻日常(种田文)(17)

作者:萧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励志人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谢淑惠,景骁 ┃ 配角:景梓桦,赵氏,景漾,汪芳,谢勤昭,黄迎 在陡石坡一帮汉子的心中,景骁是出了名的妻管严、耙耳朵,大伙一提起他就直摇头叹气。一个大男人事事顺着媳妇,对媳妇的话唯命是从,简直丢尽了男人的脸。而在一群女人们眼中,他却成了顾家有担当、值得托付终生的模范相公。试问,那个女人不想被自己的相公捧在手心。可惜,便宜了谢淑惠那只‘母老虎’。点击展开

景梓桦对赵氏的所作所为厌恶至极,一把拽住赵氏的胳膊将两人拉开,景氏好好的头发,乱得跟鸡窝差不多,脸上也挂了彩。相比起来,赵氏却毫发无伤。

谢淑惠站在一旁,叹了一口气。难怪从昨晚开始赵氏就变得很奇怪,原来人家早就打好了主意。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样的馊主意也能想得出来。不过,她也不是吃素的。

“刘家嫂子,你说的可是真的?”

“里正,我怎么敢拿这种事开玩笑呢。再说,这本来就是你们的家事,我们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她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简直不是人干的。”

“是啊,真丢脸。简直是黑心肠,烂心肝。”众人一致赞同景氏所说的话。

而赵氏并没有因为众人对她的指责而低头认错,仍旧一副不知悔过的傲慢态度。

“看看你都干了什么缺德事?还不快去把粮食给我挑回来。”景梓桦咬牙切齿的对赵氏说道。他可是从不对女人动手的,今日她恨不得将她暴打一顿才解气。

她这样做让村里的人该如何看他这个里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小气怕儿子和儿媳妇分粮食,故意挑唆她这样做的呢。赵氏甩着袖子直接去了景翠兰家,同去的还有三个女儿。回来之时,一人挑着一筐子粮食。就这样,母女几人来回跑了三趟,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

众人嘘唏,赵氏的心怕是比锅底还黑吧。收了这么多粮食居然还藏起来,就怕儿子和儿媳妇多分。挑完粮食,顺手撂下扁担,黑着脸就进了屋,三个女儿也尾随其后。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女。

人群里,汪芳站在景翠兰身后,俏皮的向谢淑惠眨了眨眼睛。景翠兰倒是一副淡定从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其实这件事她早就知道了,今早天不亮,汪芳就神神秘秘的跑来找她。将这件事事告诉了她,她当时很冷静让汪芳领她去见景翠兰。只要景翠兰答应说出这件事她便给她二十文,景翠兰当时毫不犹疑就答应了。一句话的事就能挣二十文钱,她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才有了刚刚那出好戏。

当着众人的面,景梓桦又过了一石油菜籽,一石玉米给小两口,这才完事。热闹一看完,众人也都散去了。赵氏透过门缝见众人离去,赶忙从屋子里出来,利索的将粮食挑进自己屋子里。随后,景梓桦也进了屋,将三姐妹从屋子里赶了出来,齐刷刷的跪在堂屋里。

谢淑惠可没功夫管这事,和景骁在院子里收拾粮食。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也幸得今日景翠兰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要不然,还真以为是她小两口贪心,多分了家里的粮食。

到了午饭时间,谢淑惠带着粮食走进灶房。此时赵氏正在做饭,见她进来,将锅碗瓢盆摔得乒乓作响。谢淑惠就当没看见,拿起水瓢正准备舀水。赵氏歪着嘴,恶狠狠发话道:“既然已经分了家,还进我家灶房干啥,要做饭自己搭灶,柴火自己上山捡去。”

谢淑惠不吱声,拿着粮食又出来了,脸上委屈的表情难掩。景骁一眼就看出来了,放下手中活计,直接冲进了灶房,拿起一口锅就走。

等赵氏反应过来时,在身后骂得极为难听,他就当没听见。又去后院抱了两捆柴火,捡了几块石头,简单的搭了一个灶台。

一顿简餐过后,两人便坐下来采摘蚕茧。

第13章 人生的第一桶金

蚕在两天前已经结了茧,利用下午空余的时间,把这些茧摘下来。明天便是赶集日,她决定去镇上转转。看着一个个洁白无暇的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第一次养蚕,有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家里的灶是临时搭的,锅也是强抢过来的,就连柴火也是景骁偷偷从后院抱来的。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些还得张罗才行。景骁去山上捡回柴火,顺便摘了一点野菜。他捡的都是一些枯枝干柴,可以直接生火做饭。

塘子边的稀泥是做灶的好材料,就着石头和好,做了一个简单的灶台。这样比用石头支起来的稳当得多。也幸得蚕房边还搭了个草房,才不至于日晒雨淋。

景骁累得满头大汗,擦了擦汗,坐在板凳上休息。谢淑惠专注的模样吸引了他,见她一双灵巧的手,飞快的在蚕笼上移动着,头发随意的挽成了一个髻,却有种说不出的凌乱美。

他知道谢淑惠还在为之前的事跟他闹别扭,心里觉得很对不住她。以后好了,就他两人过日子,他一定会加倍对她好的。

感受到景骁投过来的目光,谢淑惠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见他走神发呆的模样,发问道:“怎么了?”

景骁回过神来,只是笑了笑,便抬起板凳与她挨坐在一起,摘蚕茧。

“景骁,明天便是赶集日。我想去镇上看看有没有收蚕茧的。”

“嗯,不过……”在这之前,景骁就想过这个问题了。

“有什么就直说吧,干嘛说话只说一半?”谢淑惠性子急,见不得这种说话方式。她累不说,别人也累。

“顺富镇虽是个镇,但是并不大。也不知道有没有收蚕茧的?要不,我们直接去县城看一看。”

他这么一说,谢淑惠才恍然大悟。这一点她的确还没想到,之前买蚕时,那老板就说过,顺富镇地处西南,四面被大山包围,相对较偏僻,养蚕的并不多。既然蚕茧是丝绸的主要原料,那么就该送去专门加工丝绸的地方。

说完这句再没有下句,屋子里一阵沉默。两人都只顾着手上的活计。

谢淑惠正在想事情,景骁在这时清清嗓子,鼓足勇气对谢淑惠说出了心里话:“淑惠,对不起。以前碍于娘的种种压迫,让你受委屈了。如今,我们已经分出来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待你的,我会努力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景骁平时沉默寡言,还带着一丝腼腆。说完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脸颊也跟着绯红。

“淑惠,以后我们自由了。”景骁这是胜利的欢呼,终于脱离苦海,摆脱了他娘的种种压迫。结果高兴过了头,压根没有注意到屁股下面的凳子已经摇摇晃晃,根本承受不了他的重量。还没来得及得意神气,便一屁股摔在了地上。

看着被景骁一屁股坐坏的凳子,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了。尤其是谢淑惠笑得花枝乱颤,眼泪都出来了。嘴角的梨涡更是迷人,让他为之入了迷。景骁憨厚的挠挠头,与谢淑惠眼神接触时,眼中流露出浓浓的爱意。

此时的他跟平时那个不苟言笑的景骁,简直天壤之别。

翌日清晨,两人很早便起身收拾好准备出发。昨晚,谢淑惠跟景骁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镇上种子铺老板那里问问,看看那老板能不能给点建议。

蚕茧摘下来不能存放太久,不然就会变成蚕蛾。

两人出发时,周围的邻居差不多也起身了。今日是赶集日,地里的粮食该收的收了,该种的也种下了,大伙没事都会上街转转。

谢淑惠将蚕茧装在背篓里,上面用布盖着。两个背篓装得满满的,却不重。沿途走过,总有好奇之人,驻足询问,她都只是笑笑,并不答话。搞得一群人翻翻白眼很不满,有什么了不起的,弄得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知道似的。

汪芳昨日便约她一起上街,她都婉言拒绝了。只是告诉她,自己走得早,还要去一趟县城。

赶集的人依旧很多,街上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让人移不开眼。谢淑惠没有时间闲逛,而是直接去了种子铺。当种子铺老板看见她时愣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立马笑了起来。跟她打招呼,道:“你的蚕养得怎么样?”

谢淑惠点点头,道:“老板,今日我正是为此事而来的。您可知哪里有收购蚕茧的?”

那老板听完她的话,笑容不减,将两人叫到一边,“我们这里没有收购蚕茧的,你得去县城。如果你不嫌弃,我倒是认识一位专门做蚕茧生意的人。他可是从蚕茧到丝绸一条龙服务啊。”

之前,谢淑惠买走了一半桑蚕,剩下的没卖出去,他索性留下来自己养,也便于以后推广。经过几十天的辛苦努力,他自认为自己养出来的蚕茧品质还是不错的,那位朋友给出的价格也还满意。

谢淑惠和景骁一听,松了一口气,点点头对老板说道:“谢谢老板,那就麻烦您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