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珍宝(13)
珍宝:“只要不是偏僻字我都认得的,这是贺字,是贺爷爷的贺。”
贺老又连续问了几个笔画比较多的常见字,珍宝都回答得出来,问她这个字的意思也能解释得对。
第11章 四年后
贺老这下才觉得珍宝是因为都懂了才不去上学了。这下子他也起了惜材之心,又问:“诗你会背吗?”
珍宝张口就来了一首《静夜思》。
贺老:“好!再来几首!”
珍宝:“......”
只好又背了《春晓》《春望》都是后世课本中学过的,感谢九年义务教育。
贺老摸了摸珍宝的头,夸赞说:“你这小孩儿记性不错。不过光会背书也不行,我再给你出几道算术题。”
贺老一开始怕太难了珍宝答不上来,在地上写了道:“3×5=”
珍宝:“......”
“贺爷爷,九九乘法表我都会背啦。”
贺老哂笑:“那爷爷先前不知道,对不起爷爷小看你了。”
“你这娃懂得到挺多,谁教你的?”
“我以前有去秀才爷爷那听过课。”
贺老恍然,他还以为珍宝没读过书:“你年纪这么小,几岁去的啊?”
珍宝想了想,说了个:“四岁。”其实她也没去过几次,但是没人教就会这些肯定会被人怀疑。
既然个位数的加减乘除会了,贺老又出了道“35×49”
几秒后
“1715”
“105×561”
这次珍宝在地方运算了下才给出答案:“58905”
没办法,她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三位数的运算,单靠她的心算能力没那么快,答案也不一定对,会这么多本来就得益于十几年的教育经历。
贺老看到地上的运算过程,还以为珍宝是根据九九乘法表自己琢磨的。
他大笑出声:“哈哈哈好!没想到来到这会给我捡了聪明蛋。小丫头,你有几分我孙子的聪慧。”
贺老的孙子贺嘉年三岁能识字,五岁背得了唐诗宋词,小学时连跳两级,去年他走的时候这小子还差一年可以考初中。他不放心,怕那家亲戚不给他读,私底下把剩的钱都给了他们,拜托他们一定要让贺嘉年初中读完。
也不知道孙子怎么样了,家人都不在身边,小小年纪就寄人篱下。想到比珍宝大不了几岁的孙子,贺老刚上扬的嘴角落了下来,神情落寞。
珍宝看到刚刚还高兴的贺爷爷一下子难过起来,估计是想到他口中那聪明的孙子了。
“贺爷爷,你不继续考我了吗?”珍宝小心翼翼的转移话题。
贺老回过神,看着眼前这小丫头,带着几分诱哄:“丫头,既然小学教的你都会了,不如你来我们这,我们这些老家伙教你。我们好歹教了几年大学,能教给你的东西可多呢。”
珍宝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收获,如果能得到这些教授们的教导,肯定比她自己学有用很多。虽然已经经历了一次高考,但她这辈子一定要再考一次。
珍宝充满感激的说:“谢谢贺爷爷,我肯定愿意。”
“那成,现在下工早,你下午来这儿,冬天了看你情况,一天或者下午都行,不过没意外的话每天都要来。”
他怕小孩子爱睡懒觉,反正现在年纪也小关系也不大。人岁数上去了总爱纵容这些小孩子。
珍宝站起身,敬了个不标准军礼:“收到。”
贺老也站起身,转身往牛棚里走去,挥了挥:“回去吧。”他还得哥儿几个说呢,要是他们知道了珍宝,肯定也会起了瘾想教她。
牛棚里关老看到贺老进来,问了句:“怎么在外面这么久呆这么久,出什么事了?”
贺老笑道:“没什么事,老关,我发现了一个聪明娃儿。”
关老:“什么情况?”
贺老交代:“就珍宝,我瞧见她没去上学问了声,她跟我说都会了。那我可不得考考她,没想到这娃儿之前在老秀才校长那听了两年,不但会识字背诗,三位数的数也会运算。”
“怎样,有没有兴趣教教?”
赵叔叔:“我有兴趣,我都多久没教过学生了。”
其他人:“加上我。”
关老:“嘿你们几个,老贺先问的我,也加我一个。”
贺老:“明天你们几个自己问她去,她想学你们就教,每天一个个轮流来,也不能揠苗助长了。”
也怪不得他们兴致勃勃的,前半辈子教书育人,培育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虽然前两年因为某些学生的举报让他们陷入这般境地,但他们也不会就因为某些白眼狼就放弃了教书的理想。
这两年到了向前大队,没了被迫教育,虽然劳动很辛苦,但他们已经很知足,这得了空又发现了个好苗子,歇了两年的念头又隐隐冒出来了。
珍宝这会儿还不知道已经有六位老师在等着她了,正踏着小步子去接她哥哥们放学。
“哥哥,这儿!”珍宝挥挥小手。
许青风许青云惊喜的向妹妹跑来,“珍宝你怎么来了?”
珍宝笑眯眯的说:“来接你们放学呀。”
许青云挠挠头:“珍宝对我们真好。”
“走,咱回家吃饭!”兄弟俩一人一只牵着珍宝小手儿往家走。
路上,许青风把兜里的糖块拿出来给珍宝:“妹妹,给。”
“哪来的?”珍宝接过糖问。
许青风立马昂着头笑:“秀才爷爷奖励我的!我小测得了满分。”那神情就差背后有条尾巴在摇了。
珍宝把糖块放嘴里:“小风哥哥真厉害,那小云哥哥咧。”
许青云低着头:“我,我差一分。”他不是珍宝最厉害的哥哥了。
珍宝看不得她哥哥难过:“唔差一分呀,那哥哥知道这一分错哪了吗?”
许青云点点头。
“这次知道了,那下次你就有机会得满分啦,哥哥还是很棒的。”
“嗯!珍宝我下次努力给你考个满分!”
珍宝无奈腹诽,我的傻哥哥哟,满分可不是为我考的。不过珍宝希望哥哥们以后也可以参加高考,所以一定要打下好基础,必要的激励鼓舞是不可少的。
“我等着哥哥们以后的满分。”
四年后
时间如白驹过隙,四年过去,从六七年跨过了七零年来到了七一年,珍宝的岁数也从个位数变成了两位数。
这四年来她每年冬天都会去牛棚找贺爷爷他们上课,也算掌握了这个年代初中的知识,这时候的初中学的跟后世差不多。
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还有物理化学,没有开生物这门学科,其他科目也比后世教的简单。高中物理是珍宝心中永远的痛,为了这个,哪怕当时她的化学生物学得好,高二分科时还是学了文。
政治上面也与后世有很大不同,这个时候这门学科与环境挂钩,学起来也不难,就是需要背的,有很多。
不过好歹是学文科的,这些需要背诵的也没有很为难。
贺爷爷之前还劝她考初中,起码毕业了有个初中文凭,但是她知道几年后高考回来,所以也没有那么想要那个初中文凭,主要是镇上的初中实在太远了,七点上课她四点就得起床赶路,这不是为难她胖虎嘛,所以坚决不同意去。
贺爷爷他们劝不动也随她去了,几年相处下来,他们看得出这丫头虽然随性,但心里认定的事轻易不会改变。
不过她两个哥哥倒是考上然后去读了,看着俩哥哥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能回来,她更加不愿意了。
而且,她有空在家还要在家教两个姐姐们,大的几个哥哥姐姐她没办法改变,主要是家里人都快给他们说亲了,他们自己也都习惯了下地干活,能识得些字够用就成。但是这几个小的哥哥姐姐们,她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知识是能改变命运的。
今天珍宝照例在牛棚跟关爷爷学完历史回家,她最喜欢学历史这门学科了,因为关爷爷上课就像讲故事,讲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事娓娓道来,然后隔段时间再给她小测。
不过因为讲的故事太有吸引力,她不知不觉间也能记得个七八成。
珍宝刚到家门口就看到在又在抽烟杆子的许队长,说:“爷爷,这么冷的天你怎么不进去屋里呆着呀。”
这时候虽然还没下雪,11月的北方虽然不至于烧炕,但屋外的寒风呼呼,还是很冷的。
许队长在门槛在敲了敲烟杆子,声音里带点沧桑:“爷爷在门外醒醒想点事,今个儿课上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