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你总觉得人家肖敏占了你好大一个便宜,你也不想想,你自己家里两个娃,两个都是不能干活的娃,人家肖敏就一个,一个吃一碗,两个也是吃一碗,人家没说你孩子多,你凭什么嫌弃人家姑娘也喝粥,姑娘不喝粥就该饿死不成,你自己也是个女的,讲出来这种话你亏心不亏心的。”
其实别说换陈二嫂,就是村里任何一户人家,也不可能把女娃子和男娃子一视同仁,陈二嫂这样想是有错误,但是根深蒂固的就是重男轻女的观点的错误。
说来说去她自己也是这个观念下的可怜人,但是她自己不可怜自己,难道要别人可怜她不成?
听完老太太这样一番说法,陈二嫂这心里真是又羞又愧。
没想到老三家喝的奶粉竟然是人家送给肖敏的,那狗蛋也不知道,自然说不清拉。
但是人家给狗蛋毛蛋吃肉包子是实打实的,毛蛋也给她说过肉包子好吃,当时她没有在意,没想到这个肉包子竟然是大嫂跟肖敏两人省下来的饭钱换的。
其实那段时间赵家姐妹来陈家逼宫的时候,肖敏开解了她一番,但是根植在骨子里面的自卑感是很难消除的。
就这一点来说,陈二嫂还真的不如大嫂那般豁达,如果要肖敏跟着她一起搭档出去卖东西,估计卖不到一半就会起矛盾,所以说只要陈二嫂在家,那生意估计也做不起来。
陈老太有些鄙视的看着陈二嫂:“赵菊,不是我说你,你这样闹了一趟,以后恐怕有便宜也没有你占的份了,咱们现在就分家,谁也别占谁的便宜,到时候你们自己当家立户,我们老了谁也管不着,你过你的阳关道去吧。”
婆媳两个这样一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其他人想装死也不能,大家伙齐齐的聚在老二家的门口。
老婆子这一句,“咱们现在就分家”人人都听到了。
大家一直以来期盼的分家,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形势拉开了帷幕,一时间大家谁都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陈大嫂是这个家里的当家媳妇,人也比较厚道,这个时候她出来劝架:“娘,大晚上的咱们别说这个了……”
陈二嫂眼里也显出愧疚之色出来。
但是这种情形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是老二媳妇起疑心,老太太劝,但是这事儿劝了一次还有第二次,说的多了人都累了。
陈老太这次是下定了决心:“分家,咱赶紧分家,谁也别占谁的便宜!”
第38章
这一晚上谁也没有睡好,陈二嫂本着不想憋死别人就要气死人家的本质,结果没有气死别人,自己倒是气的半死,半夜里头摸着陈向阳说说话,谁知道平常脾气一向很好的陈向阳这回儿也不向着她:“要你别多话别多话,真是给我丢人,钱又不是你挣得,拿多那少那是咱娘说了算。人家里孩子喝奶粉关你什么事,爱关东关西的就想要蹉跎着分家,你以为分家是这么容易的事,你以为老三家的真占了咱们家多少便宜不成?”
陈二嫂这个人总是喜欢钻牛角尖,在她看来跟家里闹矛盾,男人合该要帮她的,谁知道不帮她就算了还要数落她一顿。
闹了半天还跟男人离了心,她索性翻了个身,用屁股对着陈向阳,这一憋又是一晚上。
至于陈大哥陈大嫂那边,听完分家以后波澜不惊,只是陈大嫂知道,婆婆跟弟媳妇关系处的这么恶劣,婆婆肯定不会跟着老二家的一起过的。
跟他们一起过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虽然前些年吃了婆婆一些亏,也被她数落了很多次,但是说起来陈老太是十里八乡难得的能干人,跟着这样的老人住在一起吃不了太多的亏。
于是夫妻两个说好了,老头老太太跟着他们也可以,但是到了一定年纪,老二老三家的也要赡养。
陈大哥表示这是自然,就算是老人跟着他们过,也不代表兄弟几个就不管爹娘了,等爹娘老了干不动了,或者是生病了,其他的兄弟几个自然要管。
至于陈老太那里说的可真不是气话,还是分家了好,老二家的总这样闹疼,她也懒得“自证清白”了。
按陈老太太的风格,既然是分家,必然是要雷厉风行的,这天大家睡都没睡好,陈二哥更是跟陈二嫂吵了一宿。
首先没有房子,大家可以住在一起,只是锅要另外搭起来。
好在现在家里有煤球,这样分分,小锅小灶的用起来花费也不会很大。
要分家就要盖屋子,起屋子就要屋场,这个可不容易,陈家原本就有个屋场,如果要分出去两家,得找大队再弄两个屋场出来,于是第二天晚上把陈大江叫到了家里。
这要是别人家要屋场,那一定是要去陈大江那里找陈大江的,但是老陈家不一样,是本家,也是陈大江的亲戚,就因为是亲戚的情分在,陈大江不好说什么,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白。
“咱们家分出去只有一个好的屋场,另外一个可能要填塘子。”陈大江看了陈老头一眼,有些为难:“叔,队里空着的地也少,批一个宅基地出去至少要小半亩地,咱家旁边那块旱地我可以分出来做宅基地,但是另一个不好弄,也就是王三家旁边那个旱塘子没人要。”
旱塘子也就是干掉的死鱼塘,里面不少的淤泥,要清理出来淤泥,然后还要去河边捡石头填地基了才能盖房子,要在这样的塘子上面盖房子向来都艰难,就因为这块地不好,早先别人分家的时候也一直没人要这块地方。
听陈大江这样说,就是非得要三兄弟做个选择了,但是这三个屋场差的也真的是有点多,没人会愿意要那个旱塘子的。
陈老太刚想发火,但是被陈老头一个眼神暗示给憋了回去。
队里现在也很艰难,陈大江这个生产队长不好当,要是一下子给了两块宅基地出来,也让他难做。
还是陈老头发话了:“一块就一块,那块赶明儿丈量一下看看有多大,至于王三家旁边那个旱塘子,不管给了谁,其他两家的兄弟都要帮着填。”
陈大哥表示:“可以。”
陈二哥也点头。
陈小军自然也没有意见。
关键是两个老人的去处,现在陈二嫂跟陈老太的关系太僵,按说老头老太太跟老三住在一起好点,毕竟老三家孩子还小,最好有个老人给帮衬着。
特别是那个旱塘子,虽说兄弟一个愿意同心协力去填,但至少陈二嫂是不愿意要那种没用的旱塘子的,那后面还有一座山,万一哪天塌下来后果不看设想。
这事儿一提出来就在她心里落下块心病,当初如果不是跟老太太不合算,跟老太太他们住在一起多好啊。
这事儿事先说好了就好办了,兄弟几个抓阄就可以了。
剩下的就是分东西分粮食。
家里的粮食也就那么多,粗粮细粮清油一并的按人头都给分了。
兄弟几个并陈老头四个人商量到了下半夜,才把这事儿给说好了,就定了明儿抓阄,然后分粮食分肉。
陈大江问:“还有一个就是老人的问题,你们想过没有叔和婶跟谁住在一起?”
在这个问题方面陈老头比较有成算,他敲了一下旱烟杆子:“这三块地就属老宅子地方最大,别看现在大,当初也是我跟你娘一起,一点一点的攒出来的,这块地方我说我们跟着哪个住就归谁,至于三块地到底归谁,也不让你们自己打架也不让你们抢,我觉得抓阄就合适了,你们看咋样?”
陈大哥首先开口:“我看成,爹娘现在还能动就无所谓,等到老了动不了了,咱们三兄弟给您几个凑粮食,实在是动不了了,还有我们轮着照顾你们,不会因为分家就离了心,您看可以不可以?”
老人说的这话也公正,三兄弟都认可,一是老人跟老宅子也有感情了,再者就是即便是老人现在能动,在未来的几年内,都有可能是家庭的负担,既然跟老人住,多要一块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其实也就没有把那块地的归属说死了。
但是有人有想法啊,陈二嫂很明确的想要老宅子,原本分家的时候她就怂恿着陈二哥要那块宅基地,但是要下来那块地就意味着要跟老人住在一起,她就有些不愿意了。
这陈老太一贯偏心眼子的,万一拿着小家的钱补贴老三家里怎么办,那她不是更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