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福星高照(245)

不依托国营厂,就意味着没有资金流的支持,没有大量的固定资金流的支持,肖敏就必须准备足够多的现金,以免造成资金链的断裂。

刚刚买了房子,又买了店面,肖敏的资金流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

这两年厂子里面确实是赚了不少钱,但是家大业大,到处进项,到处也要花,家里本来有十来万的积蓄,算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但是跑了一趟京市花了小五万,陈小军又买了摩托车,县城里面又买了两间大约一千多平方米的店铺,加上工厂那头的备用金,一下子就整的家里紧张了起来。

这有钱的时候不觉得钱有多金贵,真到用钱的时候才体会到没钱的难,这年肖敏确实也是大手大脚惯了,算了算自己手里的现金流只有两万多,顿时觉得自己“穷”得不得了。

这点钱确实让肖老板觉得手头有些紧张,目前还有好几个大的开支,而且到了春季能出笼的猪毕竟有限,目前她的三个厂子的进项全部都在饲料厂这头,好在饲料厂是三个厂子里面盈利最高的,目前也支撑了三个厂子大半的现金流。

而且到八五年,物价有上涨的趋势,就连猪肉都从原来的一块二直接飞涨到了两块钱,大米以及其他食材、日用品的价格也有上涨,如沈间所说,钱会在未来的几年内逐渐贬值不值钱,就比如说七十年代的时候衡量“万元户”是要看家庭年收入,现在的“万元户”则是要看家庭年收入了,这两者的区别也挺大的。

果不其然,这个年过完,就看见方慧茹写信说胡同里面的房子现在大部分都往五万以上报价了卖,幸好她手续已经办好了,好几次看见卖房子的老先生,都说他们运气好。

肖敏从刚开始做生意到现在经历过这么多,还从没有遇到过手头这么不阔绰的时候,夫妻两人算盘一打完,就知道这些现金流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现在刚好是业务转型的时候,一旦资金流断裂,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当初花钱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些后果,不过那会儿也算不到校服和国营商店那边的订单给取消了呀,现在一下子取消了两个大订单,又在县城买了店铺,导致手里头的资金流就紧张了起来。

其实这也并不算特别严重的事情,肖敏虽然手头紧,但是手里头持有的是“优质资产”,所谓优质资产,是指一些套现很快的东西,比如说现在炒的很火的店铺,还有京市那一套带着院子的小房子,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套现的,按照方慧茹的说法,过完年之后的这波疯涨完了以后,要想在京市找到一套好一点的四合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房子贵的时候反而更多人买。

对于这一点肖敏也颇有一些庆幸,没有想到这房子买的这么值当。

“不行的话就把咱们家小院挂出去卖吧,我妈妈说那房子起码涨了一万。”

“不卖。”陈小军摇摇头:“这房子是你喜欢的,咱们以后万一要去京市咱们起码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个房子绝对不能卖,你也别着急,我砖厂那边资金是充足的,实在不行我想想办法,总之房子你不许卖,卖掉了以后就别提往后回京市的事情了。”

他知道肖敏重视京市的那一套房子,这也是她在京市唯一一个留得住的东西,这房子他是断断不会给她卖掉的,于是拉长了脸重申:“别打房子的主意,也不许你跟妈提起要卖房子的事情,我说过我有办法。”

男人还是越沉淀越有味道,肖敏想起来曾今两人同学的时候,青涩的陈小军甚至连话都不敢跟她说一句,这样的男人竟然跑回家直接跟他奶奶提,要娶那个隔壁村的“黑五类”,肖敏当时连陈小军是谁都不知道。

后来媒人来说叨,两人见面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就是那个每次看到她都害羞的不行的大男孩,当时就觉得这个人非常好玩。

肖敏眨巴眨巴眼睛,看着陈小军,突然凑过来,在他有着浅浅的胡渣的下巴上面轻轻啄了一口。

她眼睛如一汪春水一样,让人禁不住心池荡漾。

陈小军突入起来的靠近她,滚烫的手臂从她腋下穿过一直往上圈住了她的胳膊,一个很是亲密的姿势。

两人除了夫妻生活中甜蜜的那时刻,还很少在生活中这样表达过自己的情感,陈小军是,肖敏也是。

嫁给这样的男人让她觉得心安。

陈小军突然说:“你还记得不记得当年在池塘底下挖出来的东西。”

是银子,家里还有十几斤重的银子,还有那一块玉原石,且不说那几块银板子的价值,就那块翡翠,郑双双都说过至少能卖好几万,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价格,这几年翡翠价格涨了不少,那块玉原石的价格肯定也水涨船高。

“实在不行就把银子折现,没有那么艰难,你要相信自己,专卖店开张了以后,一定会有好的成绩的。”

“要是我成了败家娘们怎么办?”

“怎么办?”陈小军突然把媳妇打横抱起:“败家媳妇就要钱债肉偿。”

第150章

自从陈小军给媳妇交了个底,肖敏就有了干活的底气,重新把精力放在店铺装修这方面来。

团队单她也不是没有,县城的银行看上了她家设计的服装很时尚,找她订购了一批员工春秋和夏季制服,这批单子虽然没有以前学校做校服的那么大批量,但是胜在利润还可观。

过年以后把以前的三班倒调整成了两班制度,工人刚开始还不太适应,毕竟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些工资,但是时间久了觉得这种上班的作息也挺好,以前倒零点班的时候非常痛苦,现在最晚的一班十一点钟也都下班了,回到家虽然也很晚才能睡觉,但是比凌晨还在单位上班要好得多。

也有不少工人现在都习惯了倒两班,甚至跟陈大嫂商量以后还是上两班比较好。

挣钱是重要,但是这些年下来上三班倒累计到人身上的毛病也是不少,晚睡会要人命,晚上不睡到了年纪还真的扛不住,更何况服装厂还有不少年轻小姑娘,因为熬夜长了一脸的痘痘,现在想想虽然工资是少了一些,但是有时间照顾家里,也有时间相看对象,钱是赚不完的,这样想来心里平衡了许多,甚至一点都不怀念三班倒时候的“高薪”。

既然这样人力成本就少了许多,比之以前一个月的工资要少发了30%。

肖敏原本估计的这两万块钱在最差的情况下只能撑下来四个月,结果因为慢慢有小规模的团单进来,加上人力成本少了不少,肖敏的厂子意外的度过了一场危机。

而新风厂就没那么幸运了。

原本陈湘南去的时候把自己吹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其实说白了她在肖敏厂子里面做事就不是很细心,管理经验就更加没有了,她进去的时候胡吹海吹一通,倒是真的把肖敏厂子里面的那一套依样画葫芦搬过来用。

刚开始新风厂的人却是觉得她有点本事,更何况她还从中作梗,趁着肖敏不在,半路上截走了肖敏厂子里面的两个大单子,新风厂的老板一高兴,就许诺了她一个车间主任的职位。

从女工一跃成为了车间主任,陈湘南确实也风光了几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湘南的毛病也就慢慢展现出来了,首先她对管理的认知就是个皮毛,压根就没有搞懂肖敏厂子里面管理的精髓,时间久了就发现肖敏厂子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新风厂学习不来的。

再就是陈湘南本身也是做事毛毛躁躁的人,要她管好自己都难,怎么管理好别人?

一来二去,给学校交去的第一批校服就出了问题,这个问题还不小,车间里面把校服的尺码给弄错了,做小了整整一个号!

这要是做大了学校也就忍了,做小了怎么成,孩子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都是要穿校服的,不说指望你校服能穿十年八年的,至少要能管个三年吧,这衣服本身大家就是按照大一码的尺寸往上面报的。

结果新风厂交货的时候整整又小了一码,把管后勤的副校长给看傻了。

不仅是校服尺码小了的问题,从做工上来讲新风厂做出来的东西就跟肖敏厂子里面的东西质量没办法比,人家出来的走线也好,线头也好,都是非常标准的,但是新风厂做出来的衣服走线走的不是很走心也就罢了,怎么衣服的线头也这么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