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日常(53)
在城里住着的这几天,苏大友每天吃过午饭就在店里帮着处理食材。
最先开始梁淑琴还有些不敢让苏大友做,结果苏大友好像想证明自己并不是毫无用处一样,做得还更多了。
心里想着让苏大友做一点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能会让他高兴一点,梁淑琴也就不再拦着不让他做事了。
有了苏大友的帮忙,赵湘湘和许玲就轻松了许多。
现在她们两晚上不用在店里帮忙,中午卖完包子、馒头之后,就能发好明天要用的面团回去睡觉。
梁淑琴他们搬过去住了之后,也不用每天凌晨被赵湘湘他们干活的声音吵醒,每天都能睡到八九点钟再起。
苏延卿跑了几天,总算是把他们店里的的酒水订了下来。
苏延卿十分开心的说:“他们下午就送货过来,我要了十箱啤酒,两箱白酒,卖完之后只用打个电话过去,他们就会帮忙送过来。”
“这进货价格比外面便宜一些,我算了一下,卖一瓶啤酒能挣五分钱呢,不过白酒不是一瓶五分了,价格从高到低,跟别人挣五毛到三分不等。”
除了酒水,女人和小孩小孩爱喝的汽水也有,不汽水的利润就要薄一点,一瓶只有三分钱的利润了。
梁淑琴满意的点了点头:“差不多了,本来就是搭着卖的,能挣一点是一点了。”
这酒水饮料都齐全了,苏延卿动手把前面店铺靠墙的地方收拾了出来,预备之后靠墙的地方就用来放酒水和饮料。
这样客人一进店就能看到,无形当中省去了不少他们介绍和推销的时间。
傍晚酒水送到的时候,苏延卿和送货的年轻人来回搬了好几趟,才把十来箱啤酒、白酒全部搬进店里。
想着以后自家应该会经常跟送货的年轻人打交道,搬完酒水之后,苏延卿塞了两包烟给送货的小哥,让他以后多多照拂他们。
晚上赶巧不巧的,好几天没在店里出现的廖哥带着手下的弟兄们过来了。
瘦猴一进店就看到堆在墙角的酒水箱子,他感叹到:“这连酒水都备齐了,老板娘,你的生意是越做越像样了啊。”
梁淑琴半真半假的开玩笑:“没办法呀,我这不是还欠着你钱嘛,只能想办法能多挣一点就多挣一点。”
前几天梁淑琴已经一次性拿了六千块钱给瘦猴,然后她还给他写了一个三千块钱的欠条。
说起钱的事,瘦猴收起了嬉笑之色,一本正经的说道:“说起这个,明天你就跟我去把过户办一下吧。”
梁淑琴有些不解:“不是说好,等我把钱全部给你之后再办吗?”
瘦猴解释到:“不是,过两天我要和大哥去一趟深市,不知道要去几天,怕到时候有事耽搁,所以想着先跟你把过户办了。”
“去深市?”梁淑琴有些惊讶。
深市作为后来国内发展得最好的三大城市之一,靠着离特别行政区港城近,比其他地方更加能够提前得到一些先进的信息跟商品,现在确实发展得飞快。
梁淑琴知道现在的深市机遇大,机会多。
八十年代许多人都在深市发了第一笔横财。
不过这瘦猴和廖哥要去深市,梁淑琴还真是没有料到。
瘦猴也不藏着掖着,直言到:“嗨,这不是我手里有点钱了,就想着要不去深市看一看,说不定咱们运气好,能够赚到大钱也不一定呢。”
卖掉房子之后,瘦猴手里也有了六千来块钱。
这钱他拿到手之后,一直没想明白该怎么花。
前两天廖哥说他要去一趟深市,看看能不能进一些现在南边卖得好的货品回省城做生意。
瘦猴人虽然不太聪明,但是他有自知之明呀,知道自己的眼光没有大哥好,听大哥想去深市走一趟,他当即提出想要跟着一起去。
廖哥也知道瘦猴现在手里有点钱,估计是想要跟他一起去进店货品。
横竖都是自家小弟,廖哥想着能顺便提携一点也就提携了,所以点头同意让瘦猴跟他一起去。
瘦猴担心这一去可能有一段时间回不来,所以想着要不先把过户的事情给办了,也能让梁淑琴安心不是。
至于梁淑琴欠欠他的三千块钱,瘦猴真的一点不担心她到时候不认账。
毕竟他是个混混,梁淑琴还要做生意,只要她不傻,就不会想要赖他的这个帐。
对于瘦猴和廖哥,梁淑琴的感官还是不错的,她高兴的提醒两人。
“这我听人说深市现在可乱,虽然能赚钱,但是危险也多,你们过去之后一定要多注意安全。”
瘦猴摆了摆手,自信满满的说:“这我们自然是知道的,毕竟我们也是在街面上混的,那些下九流的手段都门清,所以几乎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这毕竟只是熟人,还算不算朋友,梁淑琴点到为止,提醒过一遍之后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梁淑琴本就想和廖哥打好关系,晚上店里的客人少了之后,她让苏延卿歇着去陪廖哥他们喝酒。
这老话不是说了,男人之间的感情,大多都是在酒桌上建立起来的。
一箱酒喝下肚之后,廖和他的几个弟兄都和苏延卿熟练了起来。
称呼都换成了苏哥苏弟的。
进城这么久,苏延卿也是第一次喝酒喝的那么痛快,他喝高兴了之后,算账的时候大手一挥,就免了廖哥他们的酒钱。
免单的时候苏延卿倒是挺痛快的。
等廖哥他们走了之后,苏延卿的酒也稍微醒了一些。
想着刚刚那一桌喝掉的两箱啤酒,梁淑琴都没说什么,倒是把一旁苏大友心疼坏了。
苏大友看着空掉的两箱啤酒,想着儿子上下嘴皮就那么一碰,今天店里就平白损失了两箱酒的钱,指着儿子的鼻子,直骂他败家。
苏延卿小心的看了看梁淑琴一眼,担心她也骂他。
苏延卿凑到梁淑琴身边,小心翼翼的说道:“要不今天的酒钱,就从我的零花钱里扣吧。”
梁淑琴看着丈夫一副心虚气短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笑。
“就你那几块钱零花钱,有什么扣头啊?”
这每次梁淑琴给苏延卿十块钱,他都能花两个月。
就这么一点钱,梁淑琴还真狠不下心去扣他的。
梁淑琴对苏大友说道:“这请廖哥他们喝一顿酒,也不算什么坏事,至少看在这两箱酒的份上,以后他们会更加照顾我们。”
听她这么一分析,苏大友也觉得有点道理,总算是不再骂苏延卿了,默默的转身收拾桌子上乱放的盘子和竹签去了。
这天气越来越热了之后,天黑的更加晚了。
这下了班没事之后,附近工厂的年轻人总爱来梁淑琴的烧烤店里销售模式。
这男同志点上几串肉烤串,在来上几瓶啤酒,往店里那么一坐,别提有多舒心自在了。
这女同志没有那么爱吃肉串,但是苏延卿费了些时间找到了愿意做豆皮的人。
这里面裹了酸菜的豆皮,是女同志的最爱。
不过女同志她们很少有留在店里吃的,都是点了带回家吃的。
这一口豆皮配一口甜滋滋的汽水,一天的疲惫也就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到夏天,村里的河里也就爬满了螺丝。
炒田螺是梁淑琴的拿手菜,她让苏延卿跑了两趟乡下,买了几十斤田螺回来。
这田螺加足了调料,用一口大锅炒了,卖的时候就五毛钱一大勺。
这西南地区的人本来就爱吃口味重的,梁淑琴的炒田螺一经推出,立马成为店里常客的新宠。
梁淑琴炒了一大铁锅田螺,都不够一个晚上卖的。
这螺丝本来就是价贱的东西,苏延卿一口气买了六七十斤,才花了两块多钱。
哪怕加上调料什么的一起,这炒田螺的成本也是微乎其微的。
今天晚上客人,你一盘我两盘买的样子苏大友是看在眼里了的。
苏大友觉得城里人的口味吧,还真是让他捉摸不透:“这不就是炒螺丝吗,城里人怎么这么爱吃。”
苏大友觉得奇怪,这五毛钱都能买三、四斤大米,在炒田螺小小一盘,就要卖五毛钱,偏偏这些城里人好像没见过一样,还争着抢着买。
“爸,这炒田螺吃的就是一个味道,这味道好了,客人爱吃不也正常吗?”
苏大友还是有些纠结:“可这在好吃也就只是个螺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