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月:“……”
闻茵都成了皇太后了,皇帝也是太上皇了!
文嘉月嘴唇颤抖,作势就要跪下,还不等她屈起膝盖,就先被闻茵拦住。
“文姐姐,不必如此多礼。”闻茵说:“旁人是不知道我们身份,你只管如平常称呼就是了。”
文嘉月可不敢如平常称呼赵昱,她纠结许久,喊出来一个“赵老爷”。
反倒是让赵昱摸摸光洁的下巴,有些无语。
虽说他的确是没有从前年轻,太子也成年了,可他到底保养的不差,也没蓄胡子看着年纪大,若是平常与太子走在一块儿,说一声兄弟也不会有人怀疑什么。
放在从前,旁人可都是叫他一声“赵公子”的!
赵昱很是郁闷。
可等进了文家,被文嘉月的小女儿亲亲热热喊了一声“叔叔”,他就半点不满也没有了。
赵昱稀罕这个小姑娘稀罕的不行,一时都有了当初太子刚出生时候的模样。文嘉月的年纪与闻茵差不多大,可两人生孩子的时候却差了许久,小姑娘这会儿才到人腰。
“你也知道,我身体不好,大夫也来瞧过,本就是不容易怀上。”文嘉月温温柔柔地道:“我与我夫君成婚许多年后,本来都已经放弃了此事,可偏偏又有了。”
她身体不好,吃了不少苦头,小姑娘生下来之后,也得全家千娇万宠。文相与文夫人年纪大了,想要见外孙女儿,也要千里迢迢赶到江南来。
赵昱与小姑娘玩得高高兴兴,半点也不觉得幼稚,等回去之后,睡着前还与闻茵念叨:“为何我们只生了太子这一个,若是再生个女儿该多好。”
闻茵听着好笑:“难道不是你先放弃了的?”
赵昱想想也是。
当初太子出生时,他就在产房之外,高兴是高兴,可命却险些吓掉了半条。连闻茵这样的人,都会因为生产而大叫出声,那得是痛到什么程度?
在这之后,赵昱是半点也不敢动这个念头了。若是闻茵先生的是个姑娘,恐怕他还要力排众议捧出一个女皇来。
可不想是不想了,想想别人家的小姑娘,赵昱依旧眼馋的很。
“要不然,我们写信去催催皇帝?”赵昱严肃地道:“他都这个年纪了,是该找一个皇后了。”
“……”
“若是现在就找来,明年我们便可以抱上孙女,若是个姑娘就好,若是不是,那就让他再生一个。”
“……”
赵昱想到便做,立刻兴致冲冲地去给新皇帝写信。
闻茵张了张口,想了想,最后还是将自己的劝告吞了回去。
算了,劝了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不是如今,迟早皇帝也还是要再动这个念头。也就只能辛苦皇帝了……
前太子新皇帝终于又收到了皇帝的家书。
上一封寄来的家书里,提到了两人要出发前往江南,皇帝在心中算算日子,猜想两人应当已经到江南了。
想到这儿,连拆信的动作都快了不少。
从小到大,他可不听了不少回太上皇在江南的故事,倒背如流。这次太上皇再去江南,他便好奇的很。
皇帝打开信,里头只有薄薄一张纸,他展开一看,里头的话也只有寥寥几句。
“展信佳。吾儿何日立皇后?”
皇帝:“……”
皇帝瞳孔微缩,大为所动。
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太上皇爹出门在外,竟然还关心他的婚姻大事。
只是他如今年纪尚小,还不着急。
皇帝提笔写了信,命人送回去。
等到第二日,他上早朝时,说完了朝中要事,便有一位老臣站了出来。
“皇上登基以来,后宫空虚,依臣拙见,应当是可以立皇后了。”
皇帝:“……”
出乎他意料的是,竟然还有不少老臣站了出来,纷纷应和。
皇帝扫过众人,不知为何,忽然想到了昨晚的信。
他沉默片刻,问:“诸位爱卿可是收到了太上皇的来信?”
“这……”诸位大人对视了一眼,竟然也是纷纷点头:“昨日微臣收到了太上皇的口谕,命微臣来……劝劝皇上。”
皇帝:“……”
皇帝艰难开口:“朕才刚登基,朝事未定,此事日后再议也不迟。”
“这……”
皇帝眼皮一跳:“难道太上皇还说了什么?”
“太上皇说,皇上如今的年纪,与太上皇当年相仿,若是皇上拿此事当借口,那便……便……”
皇帝:“……”
他含糊应下,糊弄了过去,等下了早朝之后,就急急忙忙给赵昱送了信,在信中说到,让赵昱不要再提此事。
这封信快马加鞭,比前一封还早到赵昱的手中。
赵昱接到一看,果然也是立刻写了回信送过来。
他在信中写:“速立皇后,速生。”
赵昱简直恨铁不成钢。
当今的皇帝可当真是年纪轻起不懂事,当初他想要让闻茵怀上孩子,可是费了不少的力气,更别说把闻茵立为皇后这件事情,还是闻茵有了身孕之后才解决。
当真以为是皇后这么好找的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现在不听他的话,到时候哭可都来不及!
作者有话说:
太子:为何受难的还是我?
第119章 太子有点难
历代这么多皇帝,可还是头一个有如当今圣上一般,被正直年富力强的太上皇催着登基,如今又催着立皇后,还被催着生孩子的。
得了许多日的家书,在上早朝时也被催了又催,皇帝压力很大。他艰难地拿着当初赵昱的例子来说,可挡不住有一个赵昱远在江南给自己拆台。
赵昱在江南待了多久,家书都寄了多少封。最后还是皇帝低下头来,乖乖应了他的话。
皇帝要立后,这可就不是什么小事了。当今皇帝登基也还没多久,后宫之中空荡荡的。皇帝勤政爱民,无心后宫之事,如今后宫之中仅有的几位妃嫔出身也大多不高,宫殿冷清,至于皇帝登基时,因动作仓促,太后也没有帮着张罗,选秀之事更是不了了之。
如今皇帝一说要选秀,满京城的人便都有了这个念头。
无数京城贵女的画像都送到了皇帝的龙案之上,皇后的位置,谁都眼馋的很。此事本该是太后张罗,可闻茵与赵昱一块儿在江南,宫中也没有长辈,好在宫中人手不少,京城很快便热闹了起来。
京城有多热闹,赵昱都是不知道的。
他寄去家书,催了一封又又一封,才总算是收到了从京城来的消息。
皇帝要封后了!
赵昱喜不自胜,回头便对闻茵说:“这有了皇后便简单了,等再过一年,不,再过十月,便能有小姑娘抱了。皇帝虽然不及我,可到底是我们的儿子,眼光也不会太差,将来生出来的姑娘,定然也是极好看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也及不过你。”
闻茵哭笑不得:“你从前便不喜欢被人逼着做什么,如今倒是逼着皇帝早早立后,信倒是寄了不少,也不管皇帝愿意不愿意。他倒是向来听你的话,你一说,他就应了,如今你倒是心满意足了。”
“我也不是非要逼他答应我什么。”赵昱一本正经地说:“我只是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他应了,那是皆大欢喜。再说了,他立后,那是他的大喜事,他难道还不高兴?”
闻茵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也幸好皇帝自己是个有主见的,换成旁人,你这样胡来硬逼着人立后,说不准皇帝还要心生不满。”
赵昱哼了一声:“他敢?”
皇帝当然是不敢。
他不但不敢,甚至也没生出什么逆反之心,只是心中有些无奈。自小到大,他一心想学习赵昱的厉害之处,处处模仿赵昱,也想像赵昱一样当个为百姓做事的好皇帝,至于其他情爱之事,先前是没有想过,现在被赶鸭子上架,倒是也认认真真从诸多画像之中,选出了最合心意的那个。
之后便是封后大典。
赵昱与闻茵还在江南,闻茵原本是想赶回去的,可赵昱嫌着路途遥远,也不舍得立刻就结束此次的旅途,便只让人送了贺礼回去,又寄了信,让皇帝自己好好办了。
皇帝哭笑不得,却也只能应了。唯独刚进宫的皇后不知所措,她并不知道太上皇私底下是这样的性子,险些以为是自己让太上皇与太后娘娘不满意,还是皇帝安慰许多次,才让她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