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造反的未婚夫(76)

“之所以把这些事务这样分散着安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是因为我们如今实力还不够,若全集中在一处了,倘若朝廷真的非要与我们争个鱼死网破,结果一定不会极好看。所以如今先这么着,等日后各处渐渐都完善了,再整合起来,到那时,我们什么也不用再怕。”

......

月光下,街面上静悄悄的,只有夜风拂过砖瓦与枝叶的声响。

卫珩说的其实很清楚,把整个家底都透露干净了,几乎没有任何隐瞒,也没有刻意的信息模糊。

且他总是说“我们”,仿佛真的把宜臻也归进了他的党羽之中,这竟然让宜臻不自觉的有些欢喜。

可是——

“我听不太明白呢。”

小姑娘想了许久,终于还是老老实实地摇了头,“许多都听不太明白......但是有些明白。”

“有些明白就够了。”

卫珩揉了揉她的脑袋,“许多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日后你渐渐听的多了,就能明白透了。”

“......好。”

祝宜臻是个极会察言观色的姑娘。

尽管对着母亲,大姐姐,卫珩的时候,她知晓他们心里疼她,纵容她,不论她做了些什么,都不会真的与她计较,所以总会不那么谨慎多思,不拐弯抹角,想要说的事儿,直白了当地会立即说出口。

可小兽一般的直觉,还是让她能够下意识地止住某些不该冒出口的话。

悄悄藏在心里,从不冒冒失失地让人恼。

就像这会儿子,卫珩说你日后渐渐就能明白透了,小姑娘便点点头,再不刨根问底了。

她咧开嘴,就如同幼时那样,唇畔两涡旋儿,喜气又乖巧:“好。我如今已经知晓,我卫珩哥哥是极厉害的,往后要如何做,我心里头有了数,便也有了章程了。”

......

卫珩哥哥.日后是要造反的。

倘若成功了,就是九五之尊,万民敬仰。

倘若失败了,那便是万劫不复。

可不论哪一种结果,都是卫珩哥哥自己的选择。

是他自己想做的事儿。

只是她日后想做什么呢?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我想游遍山河川流,”

曙光在天际渐渐铺出来,少女侧着脸,瞧着那隐隐的朝霞。

她在外边儿呆了许久,又被卫珩揉了好几回脑袋,头上的钗环都已松了,步摇微晃,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想去越州,去黎州,去西北,整个大宣我都想骑着骏马走一走。而后和山昌先生一般,录下许多游记,我还可以画山河图,画长街百姓。”

“倘若有一天我下了地府转世投了胎,我期望世人记住的,不仅仅是祝四姑娘祝宜臻,也不仅仅是卫珩的未婚妻祝宜臻,而是游记的作者,书画大家祝先生。”

“卫珩哥哥,你说好不好?”

静了片刻。

卫珩说好。

小姑娘便微微笑了起来。

这时候的宜臻,从来未想过,这么大的愿望,会以那样荒唐的方式,那么快就实现了。

.

今年,因为几省旱涝,圣上特地开恩,将春闱延后了半月。

从二月上旬延到了二月下旬。

只是这年代消息传达不便,大多的的举子们依旧照往常进京赶考,十之**元月底便入了京。

也因了这缘故,这两月,京城的旅店、驿站人满为患,满满当当的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们。

除了轩雅居。

轩雅居虽说是茶楼,占地却大的很,二楼也有不少厢房。

有些举子晚些到,寻不到可住宿的旅店,家底又富裕些的,瞧中了此处环境好,便说愿意“斥巨资”包上半月的厢房。

只是通通都被店家拒绝了。

像宜臻这样的,心里十分清楚,卫珩开这间茶楼,从来都不是奔着赚银两的目的开的。

可广大的举子们并不知晓。

一来二去,轩雅居东家竟然传出了一个清高自傲的名声。

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名声传出来后,茶楼的生意竟然越发鼎盛起来,许多读书人觉得,这才是视金钱如粪土,这才是气节。

卫珩有些头疼。

轩雅居秘密太多,事实上并不适宜太过拥挤的客流量,不然凭借金掌柜的本事,它不会在京城维持了这么多年恰到好处的低调。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刻,因了这莫名其妙的理由,突然出了这状况。

事实上,京城不开放住宿的茶楼酒楼并不止轩雅居一家,却偏偏只有轩雅居出了这风头,若说没有人在背后使手段,莫说卫珩,便是连金掌柜都不信。

“只是既然都已做到这份上了,为何不直接动手?如此拐弯抹角掩掩藏藏,实在不是太子的作风。”

金掌柜摸着胡须,眉头紧皱,“便是直接了当跟他父皇上了奏,难不成皇帝还会不信他不成?”

卫珩垂下眼眸,翻了一页书,没开口。

周俟自然不会和宣帝上奏。

早在越州之时,他一波又一波地派了人来,非要与自己争个鱼死网破时,卫珩心里头就有些明白了。

——他母亲的事,就算周俟不是全知道,想必心里也是有些数的。

皇后早逝,还是难产而亡,太子自打降生起,便被抱到了郦贵妃宫里。

郦贵妃无子,而前皇后母族势弱,这么些年,他们就算没养出多少母子情份,也早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郦贵妃查出来的事儿,或许一开始还会藏着捏着,但绝无可能永远瞒着太子。

当时祝亭霜说要好好查查宜臻时,正巧是歪打正着,让太子发现了些端倪。

他跑去问郦贵妃,一下就什么都清楚了。

卫珩这个流落在外的民间皇子,他是除也得除,不除也得除。

好在,母亲去世之前,卫珩行事都低调的很,他手里头的生意和人脉线,牵扯太广,无数人都在出手帮他隐着。

是以太子和郦贵妃或许能查出一些浮在表面的势力,却绝对摸不准卫珩的命脉和真正实力。

“别管他了罢。”

少年揉了揉眉心,淡淡道,“左右只是一些跳梁小丑而已,与他们闹,没意思又费工夫,没必要。”

“是。”

“西北那边怎么样了?”

“阿史那固褚倒是动心了,只不过被他儿子拦住,我估摸着,他们这是有些想坐地起价的意思。”

“想坐地起价就不要给价了。”卫珩嗤笑一声,“几万斤粮食就换那么几匹马,还真觉得自己亏了不成,多的是突厥人想做这桩生意。你让索白直接去和阿史那合侓谈,他比他这个叔叔,可识时务的多。”

金掌柜也是一笑:“好,我这就吩咐下去。”

“对了。”

少年忽然喊住他,顿了片刻,到底还是把手里把玩着的东西递了过去,“这个,你派人送到祝府去。”

“可是公子......”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卫珩打断他,“送去罢。”

“......是。”

祝府离轩雅居并不远。

都在京城城门内,骑了马,不用半个时辰便到了。

可一直是到春闱放榜之后,祝宜臻才收到了卫珩送来的东西。

竟然是金掌柜亲自送来的。

“这是何物?”

“虎符。”

“什么?”

宜臻困惑地看着手里的东西。

不知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一块巴掌大小的横牌。

却也不是虎形的。

反而更像一只兔子。

为何叫虎符?

而且——

“卫珩给我这个做什么?”

“这是兵符。”

金掌柜叹口气,语气听上去有些不情不愿:“若有什么紧要的事儿发生,您升了信号弹,便会有人马赶来,再凭这令牌,您可以任意差遣公子手底下的人。”

.

金掌柜说这东西是虎符,其实没错的。

因为这兔子形状的令牌,本身就是他们的兵符。

整个卫庄,也就主子手里有那么一块。

之所以隔了这么许久才给祝姑娘送过来,便是因为,这样一只兵符,不知道牵扯了底下多少人与组织,主子说把兵符给祝姑娘,却不仅仅是只给了她兵符就行。

还要一一去信和画像,和下头许多人都吩咐妥当了,才好把令牌交到祝姑娘手里。

不然只凭一只令牌就能差遣卫庄的人,简直也太轻率了些。

金掌柜在心底默默叹了口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