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39)
这就是没有村干部的弊端,村里要是有干部,起码他们得收敛些,不敢这么猖狂的行事。
至于其他村庄买媳妇的,都是偷摸的进行,买回来的媳妇也不出屋,村里人都装着不知道。
一个村里住着,买媳妇的都是弱势群体,穷家荡产的买个媳妇,好歹能熬一家人,村里人可怜他们,很少有主动告发的。
这些买回来的媳妇,就是暂时逃脱了,去村里求救,也没有人会帮助她们,大家一个村里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了个不相干的人,谁也不愿意得罪人。
听了莹莹的诉说,平城县公安局赶紧布署抓捕行动,尽快救助其他村庄被拐卖的妇女。
可惜的是,参与拐卖人口的那个男人,听到风声,早就逃匿了。现在还没实行身份证,他逃脱后入泥牛入海,从此杳无音信。
第881章 公判大会
拐骗莹莹的那名妇女,被抓到公安局,还惦记着莹莹倒底生了个啥孩子,看到公安干警出现,就缠着人打听。
得知莹莹生了个儿子,她高兴的手舞足蹈,兴奋的说:“我就是死了,也能合上眼了。没想到老李家,还有这份福气。我儿子是傻,可我孙子金贵,莹莹家里的人可都是大官,他在姥爷家里长大,以后肯定也能当官。”
公安干警看她说的不像话,问道:“那孩子要是随你儿子,也是个傻瓜呢?”
哪知道她嚣张的说:“他姥爷家里的人都是大官,我孙子就是个傻瓜,也能找到媳妇,俺老李家的血脉,终于能一辈辈的往下传了,没想到俺的傻儿子,终于有了后。”
得知自己有了孙子,对于她的犯罪事实,倒是交代的清楚,一年多的时间,他俩人疯狂作案,总共拐卖了四十二名妇女,获取赃款十多万元。
这些赃款都放在那名妇女的家里,男人平时就能得些零花钱,这次抓捕行动,他被吓破了胆,也没敢去李村拿钱,就仓促外逃。
被解救出来的妇女,经过询问,都通知了她们的家里,就连几个精神失常的人,根据人贩子的交待,也给她们所在的城市发了电报。她们是在车站丢失的,当时家人就在车站报了案,倒是很快就联系到了她们的家人。
这些妇女的家人,很快就来到了平城公安局,和自己失散的亲人相聚了。
这些人中,有几个生了孩子的,大部分妇女都怀着孕,现在打胎医院要证明,再说自己的闺女虽然被拐卖,可现在通讯不发达,在当地还是没人知道内情。
可要是回去打胎,事情就大发了,对这些被拐卖的妇女来说,可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所以,这些怀孕妇女和亲人,都要求在平城县做引流产手术,坚决不能留下这些孽种。
那些买媳妇的人家,家里大部分都被抓了两三个人,可就是这样,留在家里的人,还是偷偷的注视着公安局的动静,他们可是惦记着买来的媳妇,肚子里的那块肉。
买媳妇的都是弱势群体,为了买个媳妇几乎是穷家荡产了,有些人家至今还欠着外帐。
这买来的媳妇被解救回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就得一辈子打光棍了,所以对于骨肉,特别的看重。
这些人的父母和本人被逮捕了,可家里有爷奶的,听说公安局答应这些妇女流产,觉得生活没了奔头,坐在公安局的大门口,把大门给堵了起来,不让车辆出入。
几十个老人,寒冬腊月里坐在地上堵门。他们嘴里还喊着冤枉,说是自家拿钱买的媳妇,被公安局给放走了。不仅如此,公安局还敢害人命,成了型的孩子都得打胎。
那些被拐卖的妇女的亲人,本来肚里就窝着火,看到这些人找到这里,哪里还能忍得住,红着眼睛就往外冲,要不是公安干警反应的快,一场混战就得发生。
平城县公安局所有的干警出动,这些闹事的老人,很快被关到了拘留所里,冲击国家工作机关,干涉公安人员办案,先关十五天的拘留。
不过这件事情发生后,为了这些妇女的安全,临水地区公安局做出了决定,让这些妇女去临水地区医院做手术。
引流产手术后,这些妇女也走不了,起码得养上一个星期,在平城县时间长了,怕她们出意外。
这些妇女大部分都是城市人口,家里不乏有背景的,时间长了,要是和买人的人家对上了,出事的可能性太大了。
关键是这些买媳妇的人家,大部分愚昧无知,还比较认死理。总觉得自己花钱买的媳妇,被解救走了,自己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听说有些人家,还准备去找买来媳妇的亲人,让他们还钱,不给钱就把人留下来,反正媳妇走了,自己家也完了。
他们连蹲公安局也不怕了,说坐公安局还能吃不花钱的公家饭,自己儿孙都在公安局里,没人养老了,不如一家人都去坐公安局。
这些妇女的亲人,简直是气坏了。别说是城市的人了,就是农村人,自己的闺女被人拐卖强奸,也得找人拼命。
被拐卖的妇女和他们的亲人,被送到临水后,这些买人的人家,觉得没了希望,才算消停了下来。
案件审理清楚后,那名女人贩子被判了死刑,买媳妇的所有人家,父母买卖人口被判十年的有期徒刑,男方买卖人口加强奸罪,被判二十年的有期徒刑。
为了教育群众,震慑犯罪,平城县开了公判大会,会后,人贩子当场枪决。
她的傻瓜儿子,两个姐姐都不管,失足坠入黄河中淹死了,村里人开始也没人注意,直到尸体漂浮起来才被发现,上报公安局备案后,草草的就地掩埋了事。
莹莹在韩屯村住了十多天,身体稍微恢复,由于临近年关,就跟着家人回京了。走的时候,尽管是满心的痛恨,还是把孩子带走了。
孩子的俩个姑姑,还真是狠心,再怎么说,这孩子也是她们唯一的侄子,可一直到莹莹她们离开,十多天的时间,她们连个面也没露,没来看过孩子一眼。
等莹莹走了,姐俩庆幸的说:“没想到咱们的傻弟弟,这辈子可真不亏,找了个大官家的闺女当媳妇,还留下了后代。咱们亏来没露面,这孩子跟着他当大官的姥娘家,肯定有出息。
等孩子长大了,咱们就去进京去找他,告诉他老家在哪里,咱们老李家,光宗耀祖就指望他了。”
这俩货不亏是她们母亲的女儿,娘仨的想法还真一致。
可惜的是,莹莹回京养好身体后,就带着孩子出国了。这俩便宜姑姑,在孩子二十岁的时候,还真去京都找过侄子。
她们之所以能找到地方,是由于莹莹被拐时,带过来的行李里,有家里的通讯地址。
这俩货贸贸然找上门去,被当做盲流碾转送回家里,一路上受的罪自不用说,回家后俩人大病一场,全都傻了。
第882章 婚姻法
俩傻子也不知道是受了啥刺激,都有暴力倾向,被家人用铁链子锁着,半年不到就都去世了。从此以后,莹莹和她的儿子,和小李村再也没有联系了。
莹莹受到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在国外她继续学完了热爱的专业,经过打拼,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可她带着儿子,却单身了一辈子。
她的儿子,不论是长相和智力,都随了母亲。子承母业,娘俩在世界的建筑行业,名声大震。莹莹的家人,每次听人夸奖女儿,露出的只有苦笑。
小李庄经过这次的重创,人口更少了,剩下了不到二百人。名声也更坏了,他们村的孩子,外出上学都受到孤立,纷纷退学在家厮混。
村里的男人大部分被判刑,家里剩下的都是妇女和老人,这些孩子失了家长的管教,哪能学好。加上从小看着大人偷摸,已经习惯了,偷鸡摸狗,惹是生非,反正是不学好。
不过出于对法律的敬畏,加上年龄小,这些孩子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附近村庄的人,看见他们,都像躲瘟疫似的,主动和他们拉开距离,离开他们远远的。
韩屯村和他们相邻,可由于韩屯住着几百名退伍兵,小李村的人,不论大人孩子,都没人敢来韩屯惹事。
俩个村虽然挨着,可不是一个县,他们和韩屯打交道的机会少。悠悠家的代销点在附近这么出名,小李村的人,以前还经常来买东西,自打韩屯村来了这些退伍兵,他们就很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