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77)
从养生保健角度看,荷全身是宝,除观赏外,它是药食中的望族,药膳用得较广。如花子、须、房、心、叶、蒂、梗、藕、节的药用性能不同,均可入药。
第654章 传说
药书有记载,莲藕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者能凉血止血,清热止渴,治咳嗽咯血、热病口渴等症;熟者能健脾开胃、补血止泻,治脾胃虚弱、精神不振等症。就连不起眼的藕节,因其性味甘、涩、平,也有止血散瘀之用。
荷花又名莲花,居十大名花第八,誉为水中荚蓉。文人雅士,借荷托情、以荷喻人者多。
唐代李白诗句云:
清水出芙蓉,天然不雕饰。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寺送林子方》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朱自清《荷塘月色》将荷花称为“花中君子”、“翠盖佳人”。
文人雅士咏颂莲叶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说起白莲藕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有一年,无情的黄河水泛滥,河水像箭一样射向大堤,冲出了一片洼地,形成一条宽约400余米的宽阔水面。白茫茫的一片水,没有鱼虾;岸边溜光光的一片荒地,没有花草。
有一个美丽而善良莲花仙子,私偷了百草的种子,下到黄河岸边。遇上了一个叫藕郎的小伙子,他们在水塘里种下菱角、芡实;在岸边种下蓼米、蒿笋;原来连鸟兽也不栖身的水塘,被莲花仙子打扮得比天底下任何地方都漂亮!她自已也忘记了天上的琼楼玉宇,与藕郎结成婚配,在黄河大堤下过起了美满的凡间生活。
不料,这件事被天帝知道了,天帝大发雷霆,派下天兵天将,要将莲花仙子捉拿问罪。莲花仙子只得到水塘里躲起来。临别时,她将一颗自已精气所结的宝珠交给藕郎。
几天后,藕郎果然被天兵捉住。就在天兵挥刀向他脖子砍来的一刹那,他咬破了宝珠,吞进腹中。虽然,藕郎身首两节,但刀口处留下细细白丝,刀一抽,那股白丝就把头颈又连接拢来。一连砍了九九八十一刀,怎么也杀不死藕郎。天帝赐下法箍,箍住藕郎的脖子,投入水塘。谁知藕郎沉入水塘底部的淤泥泥中后,竟落地生根,长出又白又嫩的藕来。那法箍箍住一节,它又往前长一节,法箍就变成了藕节。
再说莲花仙子躲入水塘中,隐身在百草间,得知藕郎化成了白藕,自己也沉入淤泥中,当天帝亲自带兵赶来时,水面上突然伸出来一片伞状的绿叶,一枝顶端开着白花的花梗,不一会,长出一个莲蓬来,上面长满了一颗颗珠子。
天帝见状,忙下令挖掉它。可是,挖到那里,荷叶绿到那里,莲花开到那里,白藕长到那里。天兵天将沿着黄河大堤一直挖,挖到哪里,红莲、白藕、青荷就长到哪里,气得天帝只好收兵。
从此,白藕和莲花在黄河大堤下的水塘里安家了,他们年年将莲藕和莲子奉献给这里的人民。
韩志杰他们看悠悠叽里呱啦的和山本聊,插空问道:“悠悠,又忽悠小鬼子哪。”
山本和翻译在韩屯时间长了,对这里的方言也能听懂一些,听韩志杰说悠悠忽悠他们,都笑了。
悠悠也跟着笑,把刚才的传说给他们讲了一遍,结果他们也信以为真了。韩志杰说到:“还真有这传说啊,我以为你是逗着山本玩哪。”
悠悠告诉他们,山本这是又看上韩屯的白莲藕了,大概准备购买。
韩志杰挠挠头,发愁了:“悠悠,这次恐怕不好办,白莲藕浑身是宝,可就一样,它难储存,别说运到日本了,就是深南也运不到。白莲藕离开泥水,时间一长就发黑坏掉了,最多能放三四天。”
悠悠穿越带过来的仓储园,具有永恒的保鲜功能,东西放进去和拿出来丝毫不差,沸腾的开水放进去一个月,端出来还翻滚着。
智脑所在的工作和生活区域,就没这个功能,属于正常范畴。
有了存取自由的仓储园,悠悠这辈子就没考虑过储存期的事情。刚穿过来时,悠悠一次买过上千斤的藕,全部放在仓储园里,地窖里放两根当样子,就没遇到过储藏难题。
悠悠不解的问:“地委一次性要五百斤藕,他们是怎么存放的?”
韩志杰笑了:“他们运回去就放到地窖里,一层莲藕一层湿土,放十天半月的没问题。”
悠悠想了一下,接着问道:“志杰哥,咱们用这种办法往深南运不行吗?三四天能就运到。”
“这可不行,南方的温度高,三四天也撑不过去。悠悠你去过深南,应该知道南方的藕大部分是红莲藕,含粉量大,不如咱们这里的白莲藕脆甜,做凉菜口感也差。”
看来韩志杰对白莲藕有研究,是个有心人,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当选村主任。
悠悠和韩志杰说话,山本大部分也能听懂,不懂的地方,他就问主动悠悠。
韩志杰他们估摸着挖出来的藕够五百斤了,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回去了。这滴水成冰的三九天,挖藕可是够受罪的。
韩志杰他们几个,都穿着皮叉裤。里面穿着棉裤棉袄,脚上穿棉袜,手上带着长长的皮手套,头上带着**帽。
皮叉裤是用熟牛皮做的,裤腿和鞋子相连,后面到大腿根部,前面和围裙差不多,将两条裤腿连在一起。
皮叉裤防水性能好,能起保护作用,防止被冰块割伤,也有一定的保暖防寒作用。在这个年代,皮叉裤可以说是冬季挖藕捕鱼的标配。
韩屯村从七六年起,村前多出来的上千亩塘子坑,已经发展成千亩的荷塘,荷塘里的至少有十几种野生鱼虾,当然最多的还是黄河鲤鱼。
去年的洪水把荷叶全部淹没,今春又是一片碧绿。
韩屯村统一订制了一批皮叉裤,冬季捕鱼挖藕穿上,虽然笨拙,但至少人少受罪。
韩屯村的白莲藕,长势特别的好,每根都在五节以上,一米多长,一根藕就有三斤多。从淤泥里把他们完整的挖出来,可真不少费劲。
第655章 全区会议
韩志杰他们穿着棉袄和棉裤,外面套上皮叉裤,笨拙的好像大狗熊,额头上热得流汗,眉毛上被冻的挂着白霜,可真是冰火两重天。
回去后,在食堂的外面,就把藕过称装好了。条编的大框下面垫上厚厚的麦秸,一筐装五十斤藕,上面再盖上厚厚的麦秸,相当于把藕埋到了麦秸窝里。
藕上带着一层淤泥,装框的时候每筐藕多出来10斤,折扣后的净重保准比五十斤多。
装好框的藕,被放到食堂后面的地窖内,据说这样至少能保存半个月的时间。
山本到底没绷住,他和后来的食品专家商议了半天,提出了购买白莲藕的打算,不过这次他们也没多要,只打算带一千斤回去。
至于包装方法,这小鬼子想的办法够绝。他们用塘子坑里的稀泥包裹住莲藕,直接装到加厚的塑料袋中。然后装木箱,中间也用麦秸保温。
现在市场上的莲藕价格高了,那也才三毛钱一斤,让山本这么一折腾,一个大木箱才装一百斤的莲藕,莲藕还没箱子贵。
幸好韩屯有木工组,为了包装麦芽糖,一直在做大木箱子,不然这十个大木箱,就没地方买去。明天他们可是要回去了。
这都下午四点多了,韩志杰他们,只好回去接着挖藕,这次带上磅和塑料袋,称好了得就地装袋,塘子坑里的稀泥,还是直接装袋方便。
悠悠听山本和翻译商量了半天,也没定下来具体的价格。翻译在物价上也是个门外汉,根本不知道莲藕的卖价。让韩屯自己定价,他又怕吃亏,左右为难。
这次来挖藕,悠悠舅姥爷亲自跟来了。悠悠小声的把山本的顾虑,给舅姥爷说了。
舅姥爷把韩志杰叫了过来,俩人一商量,这一千斤藕不要钱了,直接送给送给山本做礼物。
悠悠把村里的决定告诉山本时,小鬼子是真高兴,他们为难半天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山本心眼是真多,回去就一头钻进厨房,拉着韩道强学习莲藕的烹饪技术。一道简单的凉拌藕,关于油盐醋的具体用量,把个夯给急的满头大汗。
他做菜都是靠经验,哪里能精确到多少克的份量,悠悠在旁边,看着他俩瞎比划,笑得肚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