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67)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每天生产16吨火腿肠,必须14.4吨的精瘦肉,需要宰杀二百斤以上的特等猪320头。

加上原来的500头屠宰量,韩屯每天屠宰生猪820头,一条生产线就能轻松解决了。

火腿肠基本上都是没有破损的,封袋前有个自动检测系统,不合格的自动剔除,主要是肠衣有破损的。

火腿肠生产出来了,每人分了两袋,所有在韩屯的人都有份,韩屯村到处漂浮着速食面和火腿肠的香味。

山本带着火腿肠就去了省城的食品检测站,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一辆小轿车,出行特别的方便。

两天以后,山本高兴的归来,还带来了他们公司驻华采购人员。

他们这次来,是和韩屯村签订正式合同的,每年从韩屯村订购五千吨的火腿肠。

按照试产的产量,这条生产线,每天16个小时运转,每年能生产五千八百吨的火腿肠,山本他们公司,基本上包销了所有的产品。

仅此一份订单,利润就是二千七百万,比去年村里一年的收入都高。

火腿肠这颗摇钱树,可真是哗哗的往下掉钱。

速食面和火腿肠试产顺利成功,韩屯村的人经过三次安装调试,对自动化设备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完全可以独立操作。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工作组请示地委,重新调整了专家组,指定六名专家轮流帮扶韩屯村一年,在韩屯居住的不得少于两人。

经过接近一年的建设,韩屯的产业和公共设施,基本上完成了。

火腿肠生产线和原来的肉联厂在一个厂区,都是肉食加工,肯定是一个厂。自试产成功后,屠宰车间就开始正式运转了。

火腿肠和速食面的生产,在国内都属首创,厂名肯定是它们为主。因此,韩屯肉联厂就更名为韩屯火腿肠厂了。

速食面厂是新建的厂房,里面包括单独的制塑车间、彩印车间和纸箱车间,火腿肠的肠衣制造车间也在这里。

面粉厂新增面条车间,全村的车库也都在这里。

另外还有服装厂、运输队、产品展销厅、养殖场、农业组、村食堂、村医院和幼儿园、环境卫生组。

正式投产以前,在工作组的帮助下,韩屯村的人员进行了大调整。

经过全村党员和群众的选举,韩玉林继续担任韩屯村支部书记,韩志杰任村委会主任,韩道伟继续担任会计,韩道存任出纳,韩爱国任民兵队长兼任火腿肠厂厂长,周红英任村妇女主任。

韩德库任速食面厂厂长。

韩道法任面粉厂厂长。

王兰芝任服装厂厂长。

韩宝贵也就是“高高三”任运输队队长,兼管所有农机。

赵芳任产品展销厅主任,负责村里的接待工作。

刘翠兰任养殖场厂长。

韩玉峰任农业组组长,负责蔬菜大棚种植。

韩道强也就是“夯”任村食堂主任。

韩玉琦任环卫组组长,韩玉琦是韩道伟的父亲。

韩玉臣从知道选举村干部就上蹿下跳,到处找人做工作。可到选举时,就得了一票,估计是他自己投的,连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没一个选他的。结果公布出来,当时他的脸就黑了。

领导班子确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招工了。韩屯村本来人就少,这次韩玉臣他们家,一下子被判刑25个壮劳力,人手更少了。全村剩下的壮劳力,还不到六十人。

运输队八辆货车,最低得十个人,还好韩志杰能算一个。

剩下的人火腿肠厂、速食面厂和面粉厂,一个厂子不到二十人,都得在关键的岗位上。

速食面厂光是单独的车间,就是五个,最少得一百人。自己村里最多二十人,还差八十人。

火腿肠厂大的车间就是三个:屠宰车间、火腿肠车间和午餐肉车间,还有粉肚及熏肠和熏鸡熏鸭这些小副食车间。

肉食厂本来就招收了八十名外村的工人,这次倒是不用招收新工人了。

面粉厂两个车间:面粉车间和面条车间。以前也招收了五十名外来的工人,可速食面厂需要大量的面粉,面粉厂必须全天24个小时满负荷运转,还得招收五十人。

面粉厂现在每天生产五十吨面粉,面条厂每小时生产量是一吨,速食面厂每小时生产量三吨,每天共需要面粉64吨。

以前韩屯村的厂子,每天两班制,都是十六个小时的工时制。所有的厂子都开业了,面粉厂就得三班制,全天24个小时开工生产。

这样,一天的生产量能达到七十五吨,不仅能供应速食面和面条厂,还能供给深南的振华公司。

村服装厂王兰芝任厂长,“大一号”任副厂长,协助兰芝工作,其他人员全部招工,最低招收三十人。

景芝、婕阁等十二个年轻有文化的妇女,都跟着赵芳在产品展销厅,同时担任接待员工作。

其他的妇女,去火腿肠厂和速食面厂。

韩玉峰负责的农业组,基本上全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刘翠兰的养殖场还是原来的六个人,新扩建的猪场,再从外村招收十人。

村食堂在原组人马的基础上,招收十名厨师。以后,村里的工人多了,食堂的工作量也大了。

环卫组六名人员,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两男四女。四名妇女负责打扫,两个男的负责清理。

各家的垃圾,都放进沼气池里,他们只是负责道路和街道及公共区域里的卫生。

绿化带的管理,也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这次,韩屯村一次就得招收一百八十名工人,加上原来的一百三十名工人,总共三百一十人,比韩屯人的总人口都多。

韩屯村招工还是依靠张集公社,依然是在附近的村庄就近招工,方便工人的住宿。

韩屯村自己有食堂,饭菜都是成本价销售,工人的吃饭不成问题,厂里没有宿舍,住宿还得回自己家。

向阳管区的十三个村庄,最远的离韩屯村五华里,走着来上班,顶多二十分钟也能到。

第641章 笔试招工

韩屯村的工厂实行两班制,早班早上六点上班,下午二点下班。晚班下午二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相当于一天干半天的活,不耽误在家里干农活。农村人平时早起晚睡习惯了,回家根本就不耽误休息。

在韩屯村当工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工资高,每月的基本工资是六十元,计件发奖金,少的月工资八十多元,高的都超过百元了。比国家正式工人,工资高出来一倍。

所以,在韩屯工厂上班的工人,找对象特别的容易。当然了,韩屯村招的工人,不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模样也都周正。

韩屯的工人有钱有貌又有文化,条件是一等一的好,绝对是姑娘们心目中的金龟婿。

不过,韩屯的工人也有一样不好,那就是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每天都得上班。

工人们没人把星期天和节假日当回事,他们认为,一天上半天的班,工资比国家正式工人都高,这就特满足了。

现在国家规定,节假日除外,工作人员每周休息一天,每天工作八个小时。

向阳大队十三个村庄,除去韩屯还有十二个村庄,这些村庄人口都比韩屯多。新招一百八十个工人,每个村庄才十多个人。

这次韩屯招工,张集公社没再分配名额,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报名。

报名地点就在韩屯村的广场上,只要有村里开的介绍信,证明是向阳管区的人,再拿着小学毕业证,就能报名。

报名时进行初选,就是由宝景负责,当场进行简单的体检。这体检可真是简单,就三项内容:量身高、测体重和视力。经过初选,剩下的全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劳力。

两天的报名结束,合格的人员五百多人,接着进行笔试,简单的一份试题,涵盖了语文算术和政治三门知识。内容十分的简单,成绩好的初中生毕业生,十分钟就能做完。

一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过去,竟然有半数的人员没有做完,剩下的都是三十岁以上的,他们都是十年动荡年代的毕业生。由此看来,那个时期的教育质量,真的很差。

笔试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底录取,既没后门也没人情。这次招收的一百八十名工人,素质普遍较高,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初中生,年龄偏小,未婚的占了半数以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