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52)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你们不走是吧,你奶奶年纪大了,去公社你姑心疼。你也成大人了,还不懂是非,去公社里学习几天,就知道你姑父到底该不该给你买农机了。”

兰芝的侄子也不是一点事不懂,听了宝景的话,还是知道害怕的。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这就走,我可不去学习班,要是去了,以后就找不到媳妇了。咱们都是实在的亲戚,你们可不能坑我。”

说完就对他奶奶喊道:“你个老东西,还不赶紧走,瞎磨蹭啥啊,等着去公社里吃不要钱的饭啊。”

人们调侃参加学习班的人,去公社吃不要钱的饭去了。哪知道兰芝侄子,拿这话说自家亲奶奶,心眼确实不够头。

兰芝娘嘴上答应着:“你别急,奶奶这就走。”一边小声的对闺女说:“你身上有钱吗,掏给我几个,我回家也好给你嫂子交待,不然她有得闹。”

兰芝动弹不了,“小老妈妈”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起码有张十元的。

老太太见了,一把从她手里夺了过去,嘴里喊着:“你别催了,奶奶这就走。”掂着一双小脚,走的挺溜落。

她走后,兰芝这么爽快的人,硬是病了一场,十几天才能下床。

村里其他的人家,虽然没有这两家闹的厉害,可也没少生气,谁家没有两家闹心的亲戚。

紧接着,外村就传开了,说韩屯村的人,为富不仁,越有越欺作(小气),不用的就东西卖破烂,也不接挤穷亲戚。

这话说的有些过,韩屯村可没一家卖破烂的,大家把不用的东西,都放到了库房里。

亲戚来了,在楼房里没看到一件以前的旧东西。库房在后院,关门落锁,主人不想让他们看,他们也不知道里面都有啥。就自动脑补成韩屯村把以前的东西,都当破烂卖了。

至于接济亲戚,那就看个人的意愿了。韩屯村亲戚处得好的,还是占了大多数。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大部分的亲戚,还是相处的比较好。

韩道存这次京都之行,买的家具最多。他给七个姑姑家,都买了一套简单的组合家具。

单双人沙发、茶几,高低组合,一米半的弹簧床,梳妆台,一套家具虽然不到二千,可七套下来,就得一万多了。

这些家具运回来,暂时放在他们家不住的楼房里。他打算秋后每个姑姑家给一千元钱,让她们家翻盖住房,等新房子盖好后,再把家具给他们。

现在农村建房,木料自己备,光是买砖瓦和人工,一千元钱够建一套新院落的。

村里和他们有着同样打算的,可不在少数,不过帮的都是至亲,有帮闺女的,也有帮娘家的。

这都是平时处出来的感情,像宝山奶奶这么疼闺女的,最后也被闺女伤透了心。宝山爹给前面出嫁的两个闺女置办嫁妆,出钱建房子,她这次也没拦。

不过老太太到底是疼外甥,这孩子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韩屯村的建筑工地招临时工,她让宝山爹给说和了一下,外甥就留了下来,当了个建筑临时工。

刚搬进新家,村里人就开始买猪仔,还是家家喂十头。悠悠回来时,自己家的猪圈里,已经有了十头猪仔,是爱国舅舅给买回来的,迪迪负责喂养。

现在喂猪比以前省事多了,每天只需要割草投喂就行了。喂食的时候,打开自动清扫的设备,不到十分钟,猪圈就冲洗干净了。

各家的羊也都从村里牵了回来,繁殖的小羊是集体的。经过半年多的繁殖,村里多了五百多只小羊,依然是集体养着。

村里的孩子,又开始结伙搭伴去黄河滩上割苜蓿草。他们连自行车都不用,村里闲置的拖拉机被孩子们开了出来,用拖拉机往家拉苜蓿草。

猪仔刚买回来,一天吃不了多少饲草。孩子们把多余的饲草都摊到家里后院门楼和库房上的平顶上,晒干做冬季的饲草。

秋高气爽,两三天就能晒干,直接堆在房顶上,特别的方便。

每天早一趟晚一趟,加上星期天,各家的房顶上,很快就堆起了干草垛。

后院的竹丛下,十多只母鸡悠闲的觅食,悠悠仔细看了一下,竟然是自家去年养的。

原来去年集中喂养的时候,各家都做了记号。就是用不同颜色的布块,缀到鸡翅膀上,特别的好区分。

各家每天捡十几个鸡蛋,大家都在食堂吃饭,很少在家自己做饭,偶尔喝个鸡蛋水,给孩子蒸个鸡蛋羹,能用几个鸡蛋。

各家又开始卖鸡蛋,不过这次是卖到村里的食堂,直接换成了菜票。

附近村庄的人们,卖鸡蛋还是来悠悠家的代销点,被悠悠收进商城里,柴鸡蛋的货源还是有保障的。

悠悠姥姥舅姥娘和红英舅妈她们,自家虽然早就布置好了,可也没闲着,村里的六套公用房,都是她们布置的。

老首长选了一套明代的鸡翅木家具,简洁大气,富有年代的厚重感。

公用房收拾好了,除了老首长的那套,工作组的全体人员,搬进了其余的五套房子。

新建的村医院和学校,已经竣工启用。以前的村医院、学校、临时住房和村委会,全部拆迁。

村委会临时在老首长的房子里办公,村里的食堂和代销点,搬入新建的产品展示厅。

第620章 第二阶段

韩屯村的建设,进入第二个阶段,村委会、幼儿园、服装厂和食堂代销点开始建设。

学校医院和村庄街道的绿化,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还是悠悠姥爷负责规划,苗木由震宇公司购买。

学校和医院,以长青的绿化苗木为主,冬青的绿化带里,栽着冬青球和小叶黄杨球,间杂着四季花卉。

空地撒上了草坪,这个季节,气温还比较高,几天的时间,学校和医院,就是一片绿色,充满的生机。

村医院是四层的楼房,病房增加到32个,每个病房两张床,都有单独的卫生间。

一楼有个单独的伙房,里面有一排沼气灶,病人能在这里,做些简单的饭食,也可以去村里的食堂买饭菜。

学校的教学楼也是四层,韩屯虽然是联中,每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今年初中延长了学制,也才八个班级。

小学的班级,全部是韩屯村的学生,都不足二十人。初中多了石庙的学生,在三十人以上。

每层两个班级,加上教师的办公室,和各种活动室,房间也是绰绰有余。和别的管区的联中相比,设施齐全,教师的办公条件特好。

更令韩屯联中教师满意的,是二层的教职工住宿楼,全部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单元房,里面连基本的家具都配齐了。

每套住房都有20英寸的大彩电,双缸洗衣机。厨房里有沼气灶,卫生间通了洗澡水。

这些都是韩屯村,对教师们来偏僻村庄任教的补偿,和村里群众的生活水平大体一致,这在临水地区算是最好的了。

韩屯联中自成立以来,教育质量在全县一直拔尖,村里给发放教师的奖金和补贴,比他们的工资都高。

教师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加上学生相对较少,有几个差生,单独辅导也顾得过来,学生的整体水平高。

县里举办的各种竞赛,韩屯联中都是前三名,老师和家长都高兴。县里的奖励不多,韩屯村的奖励高。

韩屯村街道两旁的绿化带,也是栽的冬青。中间的果树,等入冬以后再栽,不过果树的品种已经选定。

除去村中心的两条公路,十米的街道还有12条,加上村子四周的道路,大伙总共选了13种果树。

村庄周围的道路较长,栽种红富山苹果,其他的一条街道一种果树。

就是这些常见的果树,苗木也由震宇公司购买,大伙都信任悠悠姥姥,她购买的果树当年就挂果,品质也好,特别的好吃。

悠悠姥爷连各家院子的绿化也一块规划了出来,设计了七八个方案,让各家随意挑选。

村里的六套公用房和悠悠他们家的院子,被悠悠姥爷当成的样板,全部绿化了出来。

搬家以后,各家的前院都整理了出来,好多人家已经种上了蔬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地里种白菜。”现在正是移栽白菜的最佳时期,每家二分的空地,最少能收一千斤的大白菜,够全家吃一个冬天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