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88)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悠悠让姥姥拿了2000元钱,递给了她,连借口都找好了。“香江那边的客人,喜欢集邮,让帮着买的。麻烦你帮下忙,猴票来了,就给留着。”

舅妈的同学倒是爽快:“我也跟着胜男叫声姑,我和胜男可是一个班的同学,有啥麻烦的,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姑,您老就放心吧,咱临水来不了这么多,我和别的地区的同事打个招呼,保证给您买到。”

胜男舅妈也说:“姑,您放心好了,我这同学为人实在,交给她的事,保证给您办好了。”

姥姥笑着对她说:“那就谢谢你了。”

悠悠善意的提醒她:“阿姨,您也买些放着吧,香江人都说这邮票好。”

“好,阿姨听你的劝,买几版放起来。我看样板了,这邮票确实好看,还有意义。”她笑着回答。

后来,猴票逐年升值,她就一直向胜男舅妈讨主意,问舅妈可以出手了吗。

2002年,房子涨价前,她以70万的高价卖了一版,在京都买了5套房子。

剩下的一直没舍得出手,留给了孩子们。

每次提到猴票,她都感激的说:“幸亏听了悠悠的话,自己跟玩似的,发了工资就买了5版猴票。结果,够几辈子人吃的。那孩子,从小就是个福星。”

光是邮票值不了这么多,关键是她在京都买的5套房子,都是三环里150平方的复式楼,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房格升到了上千万。

悠悠的2000元钱,她给买了320张整版的猴票,一整版是80张,0.08分一张,一整张6.40元。

后来,悠悠看到有卖猴票的,就给包圆,陆陆续续的又买了近200整张。猴票涨价了,就送给了家人和朋友,也有捐赠给国家机构的。

总之,悠悠没用猴票赚过钱,也没对集邮市场产生影响。

村里的服装厂和肉食厂,初六就开工了。其他的服装厂,也是初六开工。

加工的全部是童装,童装一直畅销。特别是的确良的宝宝服,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现在人们送粥米,都会买身宝宝服带着。

姥姥初五才给罗新华打了电话,最少得也得等五天后,才能把春秋装运回来。其实悠悠已经在电子商城备好货了。

爱军舅舅二年的假期攒到一起,他们到正月二十才回去部队。到那时,朝霞舅妈估计也学的差不多了。

正月十二日,悠悠带着姥姥出去,把裁好的春秋装运了回来,裤子还是隐条尼的直筒裤,只不过多了几种颜色。裤腿也从以前的七寸,变成了六寸半。

大舅妈抓紧时间把春秋装安排了下去,二舅妈亲自上阵,按照说明和样品,排出了合适的工序。

大伙都夸她上手快,毕竟她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强。

大舅妈看了,对她说:“朝霞,要不你别走了,咱俩就在家干吧,你比我强多了。”

二舅听见了,顿时就急了:“嫂子,您这可是动摇军心,我指着她回去办厂子那,那些军属三天两头的跟着要工作,都快把我难为死了。”

大舅妈一听就笑了:“爱军,你这都当团长了,还离不开媳妇。就会给嫂子扣帽子,还动摇军心,我可担不起,学会了你们赶紧回去。”

就这样,家里的服装加工,又多了二舅一家,分成了五份。仨个舅妈对舅姥娘说:“娘,俺们都有份了,您老的那一份,以后就给爱民留着吧。”

舅姥娘听了,也挺感动,这毕竟不是小钱,虽然分成了五份,每年也得上千万的收入,仨个舅妈主动的让了出来。

正月十四,雷打不动的全县三干会结束了。这次会议,和往年不同,在全区村级干部的心中留下了阴影。

计划生育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不同,是人人理解可是很难接受。上级领导就想了个办法,提出来干部率先带头。

各村的支书都参加县里的三干会,在会议上40岁以下的干部,只要有三个孩子的,一律到县医院做绝育手术。

洪城县一千多个村庄,听说做男扎手术的就有300多个,基本上40岁以下的村支书,都做了绝育手术。

现在结婚早,不到30周岁就三四个孩子了。村支书年纪没有很小的,30岁的村支书就是年轻的,因此40岁以下的干部,绝大多数三个孩子。

公社和县里的干部,40岁以下凡是三个孩子以上的,也都结扎了。

援朝舅舅现在虽然是两个孩子,不过媳妇年后就要生了,也带头做了结扎手术。

舅姥娘听说了,心疼的嘟囔了好几天:“这是什么世道,生孩子还犯法了。”

其实,和她一样,想不通的人大有人在。特别是无儿户,在农村被称为“老绝户”,咋听咋别扭。

三干会议后,过了正月十五,公社卫生院的妇科医生,在公社妇联的带领下,挨村给二孩以上的妇女放节育环。

不愿意上环,那也行,让你家男人去结扎,连黑唬加吓唬,这项工作倒是比较顺当。

也是,村里的支书都结扎了,那可是村里的头面人物,在群众的心目中,村支书可都是有门路的能耐人,他们都没逃脱,证明国家是下决心了。

第392章 老绝户

自古民不和官斗,七十年代末的人们,还是非常听话的。大家都一样,没偏没向,谁也没躲过去。

韩德库一家人懵了,“小老妈妈”再也不咋呼了。她跑到韩德才家,求大哥帮着他们说个请,别给王兰芝上环,让王兰芝生个儿子。

韩德才没答应,反而劝她:“国家的政策,那是咱能改变的,再说了,宝贵他们都俩闺女了,以后好好的教育孩子,和儿子一样。

不看别的,就看你桂金妹妹,不比男孩子强。这孩子不管男女,有出息就是好孩子。”

王兰芝带上节育环,回家痛哭了一场。“小老妈妈”反而劝她:“兰芝,咱不哭了,你大伯说的对,以后咱好好的教两个孩子,都让她们招女婿,不一样能养老。”

王兰芝哭着说:“娘啊,俺和宝贵都年轻,就怕您们二老心里过不去。要不,俺和宝贵离婚,俺带着两孩子过,再让宝贵找个。

就咱村这条件,宝贵再婚找大姑娘也不难,我就不信了,再生两个还能是闺女。”

“小老妈妈”骂道:“你啊,还有脸说自己年轻,俺都五十岁了,还知道男女都一样,你这是钻的啥牛角尖。

你要是再敢说离婚的事,俺可不能如你的愿,俩孩子一个你也别想要,俺都领着。

你就放一百个心,俺和你爹不怕人家说‘绝户’,要是宝贵敢嫌你,俺就不认这个儿子,先把他赶出家门。”

听了婆婆的话,王兰芝哭的更痛了。不过从那以后,她再没和婆婆吵过架,就是高声也没有过。

她是这样说的:“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俺婆婆这样为俺着想,俺要是再气老人,就忒不是个东西了。”

相比较于“高高三”一家,“大一号”家则比较幸运。“大一号”这次怀孕,真是太及时了,她已经有了7个孩子,这个是第八胎。

她两个伯母对她的照顾可谓是全方位的,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碰,她自己都不习惯了。

可是两位老人却说:“你也不小了,和年轻时不一样,得好好的养着,再说了,你自己不觉得,这回你这肚子和原来的不一样,大得吓人,估计得是双胞胎。”

也是,“大一号”个子大,原来怀孕不大显怀,可是这次那肚子大的,真的挺吓人。

“大一号”可没往双胞胎上想,她满不在乎的说:“您们二老咋想的,咱能赶上生这胎,就是烧高香了,还敢再想双胞胎。

俺这肚子大,是吃好东西养的,这次的孩子是个有福的,投胎就赶上了好年景,俺这次能吃能睡的,可不得比原来显怀。”

过了正月十六,部队就来车接悠悠爸,桂金和她父母也跟着一块回京。妈妈和三舅他们正月十八开学,于是他们就一块回去了。

正月十八日,爱军舅舅和周胜英,跟着悠悠她们,去了临水的火车站,买了回去的卧铺票。

姥姥帮着他们,把需要带回去的女式的春秋装、男式的干部服、几款童装的衣料,以及其熨烫机等用品,都办了托运手续。

以后,朝霞舅妈需要的货物,就能通过火车运输了。爱军舅舅的部队,就驻扎在火车站旁边,护卫火车站也是他们部队的职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