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71)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舅姥娘给悠悠买了盒奶糖,又给孩子们买了些玩具,就没再买别的。

倒是在副食品门市,舅姥娘也和姥姥学会了,来了个大采购,各种干货和海产品,都是成包成篓的买,粉丝、银耳要的最多。最后,还是找了个拉货的毛驴车,给送回去的。

果品门市,莱阳梨已经到货了。今年的价格高了五分钱,0.25元一斤,舅姥娘一次要了十篓500斤,付款125元钱眼都没眨。

几个营业员私下里议论:“这老太太真趁钱。”

回到家里,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援朝舅舅和原来洪城县的李书记现在的李副专员,领着几个人在和姥姥谈事情,李保国也在。

原来,他们是来找姥姥订购收音机配件的,跟着李专员来的,都是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

姥姥已经把样品给他们装了起来,让他们带回去找有关人士定夺。

援朝舅舅回来后,连夜把深南特区考察报告整理出来,提交给地委班子。他的建议,引起地委和行署的高度重视,基本全部被采纳。

临水地区收音机厂已经开始组建,正准备招工。工人从初中毕业生中招取,以城镇户口为主,农村户口有特长的也可以录用。

中午,李专员安排了两辆吉普车,分批把大家拉到了地区招待所,说是庆祝振华和震宇两个公司,在临水地区落户。

悠悠从空间里拿出一箱收录机,都是仿的岛国的五洋产品,这在现在可是最高档的产品了。姥姥当做公司纪念品送给了李市长他们,来人一人一个。

姥姥是这样对他们说的:“李专员,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你们给试用一下,看效果如何。”

李专员哈哈大笑,“韩姐,咱可说好了,这是试用品,您可不能收钱,要是那样,我们可用不起。我可是知道价格的,这种牌子的,一台得1200元。”

“李专员,看您说的,试用品那能收钱。不止是这一样,以后公司别的试用品,还得请您帮着试用。您说一个好字,赶得上我说一百个好。”这送礼的理由,够高大上的。

李专员指着跟来的人,对姥姥说:“韩姐,他们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同志可是代表了好多方面,您征集意见得全面。”

姥姥看着大伙,对李专员说:“李专员,您最清楚俺的底细,俺就一个老百姓,认识的人有限。俺啊,今后就赖上您了,以后的试用品,俺都交给您,这各方面的意见啊,也得您帮着征集。”

临水计委主任说:“姑,李专员日理万机,那有这空啊,您还是把这重担压我身上吧,我保证给您办好了。”他上次跟着援朝舅舅去深南了,和悠悠娘俩熟识。

李专员笑着征求大家的意见:“楚主任的建议,你们同意吗?要是大家没意见,就这样了。”

结果,大伙都反对,李专员看着垂头焉脑的楚主任,笑呵呵的说:“韩姐,还是我帮着办吧,您啊,以后找我就行。”

政府招待所的大餐厅,里面摆着五十张圆桌,桌子的中间,放着许多活动的折叠屏风,随时可以根据需要,把餐厅分隔成大小不同的空间。

悠悠他们到的时候,桌子已经安排好了,三个挨着的桌子,被独立的隔离出来。

主桌上,李专员做主陪,援朝舅舅做副主陪。悠悠姥姥坐主宾,李保国坐副主宾。舅姥娘和爱国舅舅,则坐在援朝舅舅的旁边。两个舅妈、玉玉阿姨和悠悠,也坐在这个桌上,正好十个人。

李专员首先举杯:“今天,是咱们临水的大喜事,振华和震宇两个公司,在临水落户,这将会对我们临水的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这第一杯酒,祝贺振华和震宇公司落户。

第二杯酒,祝贺咱们和震宇公司签约成功,咱们的收音机厂,以后就靠震宇公司供货了。韩董事长和李经理,您们作为临水的一员,要为家乡的建设多出力。

第三杯酒,咱们敬韩书记的家人,感谢他们为国家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干部,为您们的辛苦付出干杯。同时,我们也给您们表个态,今后,我们一定全力的支持韩书记的工作,坚决服从韩书记的领导。”

第368章 康复

他带头喝了头三杯酒,援朝舅舅赶紧站了起来。“李书记,您这么说我可不敢当。韩援朝不论什么时候,都是您的部下,我一辈子都把您当老领导。

我干了这两杯酒,表示对您的感谢。我援朝有今天,全都是您的关怀和培养。”

姥姥也举杯表态:“振华和震宇虽然创建在深南,但我本人啥时候都是咱临水人,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就是我的本分,以后还得靠在座的各位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

接着,姥姥和舅姥娘及爱国舅舅夫妇,共同给大家敬酒。还是姥姥代表家人说话:“援朝能走到今天,全靠党的培养和大家的支持,他毕竟年轻,今后还得靠各位的扶持和帮助。”

饭后,李专员听舅姥娘说今天回去,就给安排了一辆吉普车,直接把几个人送回了家,后面的车厢里,装满了临水的特产。

回到家里,秋收就开始了。韩屯村的1000亩大豆都成熟了。食品厂和服装厂同时停工,三天的时间,就收割完了,接着就是打场、运肥和耕地。

悠悠爸的借调手续全部办好,村里的医院全部交给了韩宝景。现在他的医术,治疗一般的常见病,已经没有问题了。

9月15日,部队来了辆客货两用的卡车,来接爸爸进京。

智慧姐9月18日开学,正好跟着一块进京。舅姥爷和舅姥娘也一同前去,他们去看望爱民舅舅。

虽然知道爱民舅舅是轻伤,已经完全康复,可是没有亲眼看见,两位老人到底还是不放心。

姥姥和姥爷也跟着一块去,他们去看望四位老人,顺带打听姥爷的情况。

自七八年下半年,右派开始平反,七九年四类分子大批的恢复工作。可姥爷和爸爸的事情,到现在没有回音。

悠悠和迪迪当然跟着去了,昊昊主动要求留在家里,他怕回来晚了耽搁学习,主要是想照看家里。

“姥姥,您们在京都多留些时间,把姥爷的事情问清楚了再回来。家里有我那,您们就放心吧。”昊昊挺着胸脯,一副男子汉的模样,稚嫩的话语挺有担当。

刚刚11岁的孩子,懂事的令人心疼。

卡车前面是双排座,这些人坐上正好。后面的车厢里,除了爸爸和智慧姐的行李,装满了水果和食品。

姥姥在自己村的食品厂里,买了五千元钱的各种肉食品。京都物资供应相对较好,不过肉食品还是紧张。

卡车比火车快,当天就到了京都,全家人都去了京大自己家的房子。

温教授他们看到了,都过来帮忙,大家七手八脚一阵忙乱,一切就收拾停当了。

王教授他们回去的时候,姥姥一家给了他们两箱肉食品。李奶奶说:“嫂子,这两年,都是婉莹给我们捎,还真是吃惯了,在这里买的,咋着也没您们那里的好吃。”

姥姥说她:“您们也看到了,我这次拉来一车,您们吃完了,就到地下室去拿,我让婉莹给你们留把钥匙。”

秦奶奶说:“钥匙不用留,我们经常过来,随时就能拿。”

舅姥娘楼上楼下的转了一圈,“妹妹,光听您说京都的房子好,今天俺可开了眼,这房子是真漂亮。”

姥姥惋惜的说:“嫂子,要说漂亮,震宇家以前的府第那才叫漂亮,不知道还能还回来吗?可惜不能让您们去看看。”

第二天,爸爸去部队报到,姥爷带着大家去了三进的四合院那里,刘老、何老他们四个,看到姥爷来了,都激动的不行。

“艾老,夫人,可算把您们盼来了,这都一年半了,您们可真放心,每次都让婉莹把钱带过来,就不管不问的了。”

刘老他们四个,比一年前精神多了,衣着得体,气色红润,精神矍铄,浑身上下带着一股文人的气息。

姥爷把舅姥爷夫妻介绍给他们:“老哥四个好,这是秀芹的娘家哥哥和嫂子,也是我们一家子的救命恩人。

哥哥嫂子,这是我的四位老友,刘老、付老、何老和荣老。”

又指着智慧姐说:“这是他们的孙女智慧,今年考上了京华大学,哥嫂是来送孙女上学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