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51)
男艺人坐在桌子后的正中间,女艺人站在桌子的右侧。桌子上放着个搪瓷茶缸,里面满满的一杯开水,桌子的前面放了个灌满开水的暖水瓶。
坠子书的伴奏乐器简单,就一把坠琴和一个脚蹬梆。男艺人断断续续的拉着弦子,调音找感觉,脚不时的蹬下梆子。女艺人手拿简板,配合着坠琴敲打。
等人到了差不多了,大家就开始催促:“人来齐了,开唱吧。”
男艺人拉起弦子先开口唱:三国战将数马超,能掐会算诸葛高,长板坡上数赵云,张飞大喝当阳桥。这是首定场诗,每位说书先生开书前的必吟诗句。
许多的老人听了就议论开了:“先生,功夫没丢,十多年了还是老腔调。”人们私下里叫他们瞎子说书,当面还是喊先生,这也是对他们的肯定。
男艺人谦虚的说:“生了,手生调也生,大伙多担待。”接着又唱:当啷啷三声响书言归正,小弦子一拉闻正风,要听文来《包公案》,要听武来《杨家兵》。老少爷们都想听《包公案》,俺们就从头说给大伙听,今晚先唱包公的《小出身》。
接着,女艺人才开始唱:书归正传,……
俩人配合着唱,有大段的叙述,有精彩的对话,还有形象的口技。唱到关键处,女艺人简板紧敲,更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男艺人的弦子拉的得心应手,与唱腔紧密结合,就如同与演员对唱一样,你唱一句我学一句,即起到了伴奏作用又烘托了演唱气氛,听起来使人还感到有些幽默感。
村里人都听的如痴如醉,就连孩子都没有出声的,整个场面安静极了,只有乐器声和说书声。
他们口干了,就端起茶缸喝口水。每次放下茶缸,就有人主动过去给他们倒满。
说书一直持续到深夜,到了夜里11点,开始有人提要求:“先生,唱段老包过阴吧,还是那个好听。”
俩艺人嘴上说着:“那是封建迷信,政府不让唱。”实际的唱词却按人们的要求,给大伙来上一段。
大约唱到夜里12.00才结束,孩子们困了,大人给盖条夹被,就睡在旁边的席子上。
他们连着在韩屯说了二十天,才把一部包公的《小出身》说完,大伙听上了瘾,留下他们接着往下说,下面还有《铡西宫》《铡国舅》《铡驸马》几个唱本。
结果全村的孩子,都跟着学会了。每晚开始的时候,坠琴刚拉响,就抢着唱上两句:咱们闲言少叙书归正,论听来倒不如咱把正本行。
两个艺人也乐意留在韩屯,他俩高兴的说:“你们村的人心眼真好,家家给俺送饭都带着肉,就是不给钱,俺俩也愿意在这里说书。
悠悠每天都把他们的唱词录制下来,放到自己的商城里出售,把后世的老人们高兴坏了。
他们的评价更绝:“这都多少年了,终于听到这正宗的瞎腔了。唱坠子书,就得盲人才能唱出这个调。”
不怕你们笑话,这些年俺俩过年也没舍得割过肉,都是亲戚给送点吃。这些天在你们村里吃的肉,比俺们过去那十几年吃的都多。”
第340章 发现机关
进入阳历的7月,智慧姐姐该高考了,虽然张集高中统一安排吃住,可是家里人不放心。她虽然高中毕业了,毕竟才16岁,还没单独生活过。
智慧初中在姥娘家吃住,上了高中跟着三叔家吃住,还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
高考这几天可是关键时刻,上了九年学就在这几天出结果,这可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情。
7月5日,姥姥就带着悠悠去了县城,提前去自家院子做准备。
其实,县城的院子,生活用品非常齐全。胜男舅妈把这里当成了她的批发部,整个前院,放的都是她的东西,她经常在这吃住,
姥姥来了基本上住在二进的房子里,三进的院子放的基本上是罗新才收的废品。废品毕竟不干净,他就从后门进出,放在后院也方便。
今年的七月,天气格外热。尽管院子宽敞,还有大树遮阴,还是感到热,坐着不动,汗就冒出来。
现在,就百货大楼里安上了吊扇,机关单位除非工作需要,很少有装吊扇的,就连县委县政府,也没吊扇,其他的电扇根本没有。
吃过午饭,悠悠躺在架子床上,打着扇子还喊热:“姥姥,这天热的,连个午觉也没法睡。智慧姐考试本来就紧张,可怎么睡啊?”
“咱这房子还是好的,别的考生听说都是打地铺,二三十人挤在一起,又热又乱,更不好过。
今年也不知怎么了,从麦收到现在,就下了一场雨,又热又燥。咱后院的苹果苗都旱焉巴了。
咱娘俩今天就住在这里,下半晌得给后院的苹果苗浇遍水。当时,忘了让你罗爷爷在后院接水管了,得扯好长的胶管才能够着。
光想着后园里有水井了,可惜上面的辘轳坏了,也没法用,用水管浇地太慢了。”
“姥姥,您想用水井浇地啊,那容易,我这就给您弄去。”悠悠说着从床上爬了起来,反正热的睡不着。
姥姥跟在后面,“你啊,说风就是雨,这大中午的,还往太阳底下跑。”
悠悠才没那么傻,干活的是机器人,她只负责指挥。先把电缆从地下埋到井边,又把电机埋好,接着往井里下水泵和管子。
机器人在井里干活,悠悠通过影像在旁边指挥。
机器人攀着井壁往下滑,下到一半的时候,像是碰到了什么,井壁突然露出个洞口。什么情况,悠悠盯着手里的屏幕,喊道:“姥姥,您赶紧来,来看看这是什么啊?”
姥姥过来一看,也大吃一惊:“悠悠啊,这是机关,让机器人下去看看。”
悠悠指挥着机器人,顺着洞口进去探情况。进了洞口,是个斜着往下的石台阶,大约有五十多个,深度十米。
台阶的尽头,是堵石壁,悠悠又放进去一个机器人,上下左右的扫描了一遍,才找到了机关,原来隐蔽在台阶的下方。
按下机关,一扇厚重的石门打开,里面是个二百多个平方的地下室,全部用大理石砌起来的石室。里面放着好多的架子、箱子、大缸和坛子。
空间大了,悠悠接着放机器人,十个机器人下去,在地下室到处探索。最后又找到个机关,打开了另一扇石门。
石门的外面,是个斜着向上的通道,拱园形的通道全部用方条石砌成。沿着长长的台阶往上走,竟然到了护城河的北门桥下。出口紧贴着桥顶,推开盖板是个二尺的圆洞。
井壁的洞口离地面一丈,五十个台阶是三丈,地下室在地下四丈深,也就是13.3米。
洪城县城的地下水深度十米左右,13米就在水下了,怪不得“六傻子”领着一伙乞丐,在家里找了几十年,掘地三尺也没找着家里的祖产。
十米深的地下就是水了,谁能想到水下能有个地下室,再者,一般人的地下室都在房间内,即使不在房间内,也会再房间内留个通道。
姥姥让悠悠把洞口封上,恢复了原样。十个机器人则留在了地下室里,悠悠指挥着他们继续探索。
悠悠在三处院子里都安装了监视系统,院子里的风吹草动她都清楚。
悠悠在屏幕上看到机器人打开缸盖,里面装着满满的银元,那个高兴啊,用嘴亲了屏幕上银元一口。
姥姥看见,一巴掌拍在她的肩上,嫌弃的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真没见识。”
悠悠回过神来,转过头问姥姥:“姥娘,您见过比着还多的银子?”
姥姥笑的高深莫测:“姥娘没见过,还没听说过吗。悠悠啊,你可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你姥爷他们家过去是王爷,你说姥姥见过没见过。
可惜啊,姥姥这有生之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看见那些东西。就像咱买的这院子,他们费尽心思,留下来这些东西,能想到最后到了咱们手里。
可怜‘六傻子’,守着这么大的家业,要了半辈子的饭,唯一的闺女也没了。这些东西啊,真的成了无主之财。”
悠悠一听急眼了,赶紧提醒姥姥:“姥娘,您老忘了罗奶奶说的了,福地认主。现在这是咱的院子,咋成了无主之财了。您老不要,我还要那。”
姥姥看着她那财迷样,笑着说:“姥娘不要,都给你。福地认主,它认的也不是姥娘,认的啊,是你这个小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