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93)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没办法,姥姥就送了他家两瓶麦乳精。他母亲身体不好,夯看了高兴的不行,这东西现在可不好买,正好给他娘补身体。

虽然少了秋季的收成,不过国家从8月份开始,给灾区的人们发了购粮证,一直到来年的六月底,每人给了十一个月的购粮证,一人330斤。虽然没队里分的多,不过今年队里每人分了五百斤小麦,人们的口粮绝对富裕。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手里又有了钱,大家的心里更是踏实。虽说是受灾了,可大伙的心里真没觉得是什么大事。就是房子倒塌的人家,也没把这当回事。

有些孩子大了的人家,反而说:“俺早就打算翻盖房子了,塌就塌了吧,省得扒了。”

就是四户孤寡老人,也没什么负担,五百元的救济款,足够他们盖房子的。

韩道法的两个大伯家,都是无儿户,他还真的做到了一人担三家。两个大伯家的房子都塌了,就和韩道法住到一个院里。帮着韩道法家做豆腐、喂猪。

他们本来住的就是前后院,各家都喂了十头猪。两位大伯年纪大了,平时在队里干些轻松活,不用每天都出工,有的是时间去河滩割草。

韩道法帮他们打扫下猪圈,喂十头猪也算轻松。其实两家的老人也不算太大,也就是六十多岁。

这次房子倒塌了,两家都准备盖混砖房子,连垒院墙的砖都买好了。

两个大娘都鼓弄着“大一号”再要个孩子:“原先,俺也不敢劝你要,俺们年纪大了,帮不了你们,哪知道还有今天。

俺们都盖混砖房,等你的孩子大了,俺们也该死了,正好留给孩子娶媳妇。

你只要生下来,俺们就能帮着你养大了。现在咱过好了,不怕孩子吃的多。娶媳妇还有房子,你就大胆的生吧。”

“大一号”问她们:“俺要再生个闺女,咋办啊?”

俩大娘一齐开口:“这都什么年代了,你咋还没俺老婆子开明,咋还老思想,闺女咋了,你大闺女那个月不挣二十多,比男人都强。

咱有志民了,你生男生女俺们都喜欢。咱家人少,你虽然生了六个孩子,别忘了咱可是三家,一家才合几个孩子。

生男生女一样,长大了都替你,咱家的孩子都随你,个子大,力气足,比小子都强,还能帮着你伺候俺们。等俺们都老了,家里六个老人,你还真忙不过来。

现在,俺都有二三千的存款,圈里还有这些猪。再说了,俺们还能再干几年,存的钱足够养老的,就是老了就得用你们伺候。光靠你们两口子,你力气再大也够呛。

老话都说三十八结个瓜,你还不到三十五,抓紧点还能生俩。”

“大一号”拍着肚子,“俺听你们的,把肚里的这个生下来,争取再生一个,最好能生俩儿,这样就一家一个了。”

简单的一句话,把俩大娘给高兴的,就跟伺候老奶奶似的,俩人都去扶“大一号”。

“你个缺心眼的,有你这样的吗,这肚里怀着一个,还没轻没重的。”

“大一号”大大咧咧的:“俺原来不都是这样,到生也没耽搁干活。”

“傻孩子,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大了,还当自己二十多那,今后得注意点了。”俩大娘嘴上说着男女都一样,其实还是盼着她生个儿子。

原来,他家的孩子吃的多,俩大伯家没少帮他们。可是在那自己也吃不饱的年代,帮的程度也有限。现在,吃喝不愁了,他们就动了要孩子的心思。

特别是看到柳编的收入,大伙动要孩子心思的不少。条编女孩子手巧灵活,优势就突显出来,十五六的女孩子,比个壮劳力编的都好,收入也高。

因此,现在生男生女都无所谓了,妇女们少了心里负担,怀上就高兴。今天这家传出喜讯,明天那家媳妇怀上了,整个韩屯村喜事不断。

桂莲每次听到各家的喜讯,就会流露出忧伤的神情,不出意外,她的孩子也该会跑了。

每当这时,张留根就劝她:“别难过了,你把身体养好了,就是不会生了,还有咱狗剩,没儿咱抱孙。你要是身体垮了,那咱可是真没希望了。”

由于发洪水,悠悠爸爸比较悠闲。入冬以后,部队来了辆吉普车,把爸爸接走了半个月,回来才知道,去给老首长治病了。

爸爸归来时,带回了一大箱24瓶茅台酒,把悠悠兴奋的,看的两眼冒星星。当然,价格再高她也不会拿到商城去卖。悠悠的原则是,好东西留着自己用。

好日子过的特别快,转眼到了腊月初八,悠悠家的腊八粥放了十几样的杂粮,大舅妈从早上五点就开始熬,到六点半,整整熬了一个半小时,满院子的飘香。

过了腊八节,年味就重了,今年队里提前结算,腊月初九就把钱款分了下去。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钱款是按人口和工分双向分配的。簸箕柳是村里的共同财产,柳编的钱款,个人已经得到了收入的一半,剩下的按人口分配。

村里每人分了120元钱,一个工值1.30元,除了四户孤寡老人,最少的人家也有五百元,多的一千五六。

大伙那个高兴啊,手里编着,嘴上调侃:“怪不得叫富业啊,这东西就是来钱快。比咱种地挣钱多,还不累。”

村里人又来找姥姥,还是让她帮着买过年的衣服。妇女们都看好了,舅妈她们穿的唐装棉袄,想着做上一件过年穿。

关键是做唐装棉袄用的布太多了,大家一年就那么多的布票,还得给老人孩子做衣服。冬天的衣服还好说,可以用粗布做。夏天就必须去供销社扯棉布,粗布太厚,穿上热的受不了。

做一件活面的棉袄除了织锦缎,还得用十五尺棉布,两个人的布票都不够,光有钱没布票也买不到布,公社里还真没见有倒卖布票的。

再说公社的供销社也没织锦缎,大伙也不可能都去县城买,就想让姥姥给捎回来。

第260章 唐装棉袄(120月票加更)

男人的衣服,去年买的基本还和新的一样,不用再买了。孩子们的运动服虽然看着挺新,不过人长衣服绌,穿着都小了,还是得卖新的。

孩子成天在自己跟前看不出长来,穿衣服时就知道了。特别是换季的时候,把原来的衣服拿出来,保准小一截。有句老话就是:不见人长,光见衣服绌。

孩子们的衣服,大家还是喜欢运动服。穿了一年,大伙对运动服那个满意啊。冬季套棉衣穿,春秋当单衣穿,结实耐磨还好洗。孩子穿的再脏,放水里揉几把,就干净了,晒干和新的一样。

运动服样式也好看,穿上显得特精神,孩子们都喜欢。除了夏天,韩屯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穿运动服,“高高三”都把运动服当新郎装了。

腊月初十,姥姥带着悠悠直接去了临水,快过年了,唐装得现做,晚了怕耽搁大家过年穿新衣。临走时,姥姥就给家里说好了,在外面住一夜,让大舅明天去张集接。

到了临水,娘俩进院就看到李保国留的纸条,原来他去年剩的衣服卖光了,还想再要些,玉玉要一万条纱巾。

悠悠把去年剩下的衣服拿出来,还多拿了些,反正商城的库房里有的是。

王奶奶还是没在家,姥姥给她留了二袋面粉,十斤豆油。

李保国爷俩看到姥姥那个亲热:“姐,俺可把您给盼来了,这都仨月了,您也不来一趟。”

玉玉跟在后面揭短:“姑俺爸主要是想您的衣服了,您看到他留的纸条了吧,都念叨一个多月了。”

李保国瞪了她一眼:“咋说话那,还不是你惹的,要不是你在厂子里推销去年的存货。那些兄弟能天天到家里催货,你霸着那些货,俺落多少埋怨。”

姥姥问他:“兄弟啊,今年衣服又好卖了?”

“姐,去年大伙过年都没舍得卖,今年国家连着出事,大伙也不敢穿新衣服。现在,“四人帮”倒台了,举国欢庆,加上快过年了,人们就想添件新衣服,喜庆着过年。

今年年前打春,过年时天气就暖和了,人们都想要呢子大衣。百货楼里的衣服都抢空了,特别是孩子们穿的。”

悠悠想:亏得自己拿出来的多,看来李保国这次是打算大干一场。

“兄弟,俺把衣服带来了,你爷俩挑去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