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153)
柳条是队里的公共财产,各人的速度不同,手艺也不同。根据其他村的经验,收入采取对半分配办法。编制好的成品,价格的一半归个人,一半归集体统一分配。
这种多老多得的计酬方法,大伙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人们早起晚睡,夜里熬到十点半才回家,就这还有把条子拿回家,熬夜编制的。
姥爷编制的东西比技术员都好,县外贸局的工作人员提议,让他做了村里的技术员,负责技术培训和质检。算是外贸局的临时工,每月十八元的工资。
不过,空闲时姥爷还能编些东西,再挣一份加工费。一个月下来,还能挣十多元加工费。两份钱加一块,也三十多元。
这样,他们就不用安排人员在这里常住了,两个星期来一次,把合格的成品收走。每次,大家都能领到现钱,技术好的一天七八毛,就是手笨的,一天也能挣三四毛钱。这还是一半的钱,剩下的一半归集体所有。
看着领到手的钱,大家的干劲更大了,早起晚睡的加班干,积极性特高。
今年,由于是夏季栽的簸箕柳,产量较小,也就够年前这俩月用的。大家尝到了甜头,都说:“咱明年把河滩里的地,都栽上簸箕柳,这比种粮食强多了,还省事,冬天咱们就能挣钱了。”
悠悠听见大伙的议论,终于了个心事。据网上记载,七六年的六月底,这里的黄河发大水,好多村里的小麦都没打完场,麦垛就被洪水冲走了,春夏作物颗粒无收。
洪水来势凶猛,黄河大堤到处出现险情。幸亏75年的复堤大会战,避免了堤毁人亡的惨剧。
不过,黄河水发的急,退的也快,一个多月后就退了下去。复堤留下的塘子坑里,存下了两米多深的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
尽管黄委会采取了好多的补救措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可是收效甚微。后来对这次黄河复堤工程,争议很大,功过难论。
簸箕柳耐涝不怕水,就是在水里泡个十天半个月,也不影响生长。何况黄河本来就是悬河,每次漫滩,黄河岸边的土地,反而早早的露了出来。
因此,在河滩种植簸箕柳是最佳的选择。何况,接下来的好几个年头,黄河都会发洪峰,只不过没有漫过生产堤。八二年入秋又出现了一次大洪峰,那一年的冬小麦都没种上,全部种的春小麦。
以后,就没再出现大的洪峰,到了九十年代,小浪底水库建成后,有效的缓解了黄河流量,也彻底的解除了黄河滩区的安全隐患。
第204章 桂莲的灾难
现在村民都意识到了种植簸箕柳的好处,要是能把河滩里的二百多亩地都栽上簸箕柳,收获的柳条就足够大家用的。特别是明年,大家靠条编也能弥补秋季的损失。
二奶奶一家除了狗剩,都学会了柳编。特别是桂莲两口子,白天黑夜的干,当月俩人就领了36元钱。腊月初六,姥姥去张集赶集,张留根也跟着去了。
他买了一百斤麦子,桂莲快生了,他们来的晚,没赶上队里分麦子,买些让桂莲过月子吃。两口子看着一口袋麦子,满脸的满足。
俩人盘算着排到他家磨面时,先磨五十斤,过月子加过年,两样都有了。谁想到就是这一百斤麦子,给他们带来了塌天大祸。
腊月初六的下午,二奶奶家突然传出凄厉的喊声,夹杂着争吵怒骂声。大伙都在地窖里忙柳编,听到喊声赶到时,都气红了眼。
桂莲躺在地上,身子下面淌了一片血,二奶奶脸色煞白,声音打着颤着的大喊:“救命”。
她家的猪圈了旁,张留根的娘架着地排车,高声骂着。他的俩弟弟,在二爷家的猪圈里抓猪。
“留根,你个丧良心的,你这是找着亲娘了,连你老娘都忘了。给你小娘小爹吃白面,你心里就没老娘一点。
看你那小娘,回到娘家还学会装死了,吓唬谁啊,你们当老娘是吓大的啊。
告诉你们,就是真死了老娘也不怕,大不了老娘给她抵命。”她骂的中气十足,声音高亢。
爸爸用银针给桂萍止血,检查后说:“赶紧送县医院,有生命危险。”
舅姥爷安排爱国舅舅去开拖拉机,大伙忙着抬桂莲上车,二爷从家里拿出三百元钱,姥姥又给加上了二百。“都拿上,救命当紧。”
二奶奶的身体差去不了县医院,二爷的大嫂还得照顾丈夫,桂香才十七,还是个姑娘。
“小老妈妈”主动地说:“俺和桂香跟着去。”二爷和宝景也跟着去了。二爷对姥姥说:“秀芹,你二奶奶就交给你了,你多费心。”
姥姥答应着:“二爷,您放心,俺桂莲姑当紧,快走吧。”
这边忙着救人,那边仨人还忙着抓猪那,这得多大的心啊。
那老婆子还在恶狠狠的骂着:“想装死吓唬俺,你就做梦吧,俺擦屎刮尿拉拔大的儿子,给你们当牛做马,挣给你们吃香的喝辣的。你们也不想想,那有这样的好事,只要俺有一口气,那也是俺儿,从俺肠子里爬出来的。”
看见她张留根上了拖拉机,就扔下地排车,拦在路上,挑着脚的骂:“张留根,你给老娘滚下来。你现在是过好了,把老娘给忘的一干二净,一年十快钱就想打发俺。你自己说说,俺三年的奶水就值十块钱吗。
你眼里就看到你那小娘了,你下来看看你亲娘,你可怜可怜俺吧,俺老了不中用了,求你赏口饭吃。
你把老娘撇家受罪,自己吃独食,你咋咽下去的,咋不噎死你啊。”
路被她拦着,拖拉机过不去,大伙急了。韩道伟过去拉了她一把,被她一头顶到怀了,栽了个屁股蹲。
傍边呼啦啦上来十几个,有男有女,拽着她走到路旁,拖拉机赶紧开走了。
韩道伟的娘走到近前,用手往她脸上连着打了十几巴掌,狠狠的骂着:“你作死也不看清楚,俺儿我都没舍得招过一指头,倒让你个死老婆子打了。要是俺儿有个好歹,你一家子的贱命都不够赔。”老太太骂着,还对着她的脸吐了几口。
这些都是韩道伟家的人,他家是韩屯村的大户。韩道伟的爹娘有七个孩子,五男二女七亲家,农村典型的好命。就这,他娘还说:自己的孩子就收了一半,其他七个夭折了。
韩道伟的大哥六个儿子,二哥五个闺女一个儿。韩道伟自己,先生了四个儿子,接着生了个闺女,高兴上来,就叫五妮,和悠悠一般大。接着下面又生了一个儿子,他还盼着媳妇再生个闺女那,也和他爹娘一样,凑个五男二女七亲家。
他四弟家现在就生了三男一女,五弟家也有了仨个男孩。他爹娘就跟着最小的儿子过,关键是得给小儿媳看孩子。韩道伟的五弟,比他大侄子还小两岁。
他们家和保管韩玉臣家不同,一家人非常抱团。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家里人的个子都不高,都不足一米七,身材也较精干,相对偏瘦。
别看他们家的人个子小,村里可没人敢惹他家,他家的人多还团结,真应了那句老话:打架亲兄弟。就连吵架都是一大家子全上,单掌难敌四拳,他家光是成年的男子,一双手都数不过来。
韩道伟是他们家的碗尖子,一大家人的骄傲。加上他性情温和,就没和人红过脸。村里有什么事,都是舅姥爷出头唱黑脸,韩道伟从来都是唱红脸的。
看来,农村的干部还真是出自大家族,谁家的儿子多,拳头硬,谁家当。
老婆子偏偏惹了他,揍的轻了就算是烧高香了。冬天地硬,韩道伟真的起不来了。大家把他架到卫生室里,还真是把软组织摔伤了,最少得躺床上休息半个月。
马上就要过年了,该算账分红了。会计躺半个月,大伙的心里都不得劲。韩道伟的娘又跑回去,对着那老婆子踹了几脚。
大伙把她母子三人押住,等公安来人。爱国舅舅路过张集公社,顺路报案。
大伙这才听二奶奶说清了经过:原来,上午张留根买麦子时,遇到自己村里的人,回去说起来被她娘听见,下午就领着俩儿子来拉麦子。
二奶奶家的人,都去了村里的地窖做柳编。桂莲快生了,他娘俩把柳条拿回家里干。老婆子进门连骂带打,指挥着俩儿搬麦子。桂莲拦了一下,被她推到在地,身下立马就见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