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小记/稳婆(6)

可是,我又不能把这活不了多久的孩子,带回他父母亲人身边。”

“我慢慢的往回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侯府门前。

正在我犹豫不决之时,侯府里跑出来了一个丫鬟,正在找我。”

“原来是我生产那日……”郭二夫人细声说道。

“是,正是夫人生产那日。”孟婆肯定道,“当时夫人正好胎动,管家差那丫鬟寻我。

我听到夫人要生了,一时情急,立刻便跟着那丫鬟到了产房里。

到了产房后,我吩咐伺候夫人的丫鬟婆子,拿来早已准备好的白布,开水,以及参片等物。

然后……”

“……我就把多余人等赶了出去,”孟婆顿了顿,继续说道,“产房里只余下夫人与我,还有那个被我一起带入产房里的孩子。”

“难道你…当时就……?”张大人疑问道。

孟婆知道张大人和郭二夫人一定会有此猜想,但是,“回大人,民妇并没有。”

孟婆又看向郭二夫人道,“我一时情急,把那孩子带入了侯府,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

当夫人把小公子生下之后,我也没有如此想法。”

“那你为何?”郭二夫人问道。

“我本想在夫人生产之后,冒着被赶出侯府之险,也要告发那兰姨娘!”孟婆正声说道。

“可是,待夫人产下小公子,我刚要抱着公子出去之时……”

“怎样?”张大人问道。

“我刚要开门叫人,就先听到了那兰姨娘的说话声。

她对正二老爷说,她是如何担心夫人。

她又在担心之余,亲自为夫人熬了汤药,要亲自为夫人服下,才能安心。”

二夫人听到这疑惑道,“我产后并没有喝什么汤药啊,那贱人只是喂我喝了一碗红糖…水……”她…明白了。

“那……贱人!”

“我听到那兰姨娘说话,就留了心,并没有立时出去。

我退回产房,看到夫人因生产而力竭,还昏睡着。想着外面的人,刚刚已是听到小公子出生时的哭声,若是总不出去,怕是不能的。”

孟婆低下头,仿佛怀着抱着个婴孩。

“刚出生的孩子没什么气力,小公子只哭了两声,我又为了一些白开水,就慢慢睡着了。

恰在这时,那孩子又发出了声响。”

“你便想到了李代桃僵?”张大人总结道。

“是的,大人。”

孟婆放下双手,抬头说道。

“我给两个孩子互换了衣衫,裹布,又给那孩子抹上了点血渍,放在了夫人枕边,把夫人的小公子放入篮子里。

一切准备好了,我就带着装了小公子的篮子出去了。

到了外面,我先对那兰姨娘点了下头,就看见她挥手让人把原先的食盒拿走,又换了一个来,我隐隐约约闻到了甜味,想来就是夫人说的红糖水了。”

“此时,郭二老爷在那,难道你不能把实情告诉他?”张大人假设道。

“不能的,大人。”孟婆慢慢摇着头,“民妇既然把孩子带出来了,已然是说不清楚了。”

“我家老爷对那贱人……十分信赖,”郭二夫人替孟婆说道,“孟婆若是当时说了,别说我信不信,老爷是一定不信的。那贱人对老爷,对我,可谓无微不至。

……

最多也就是疑心我买通了孟婆,陷害余她罢了。”

“谢夫人为我说话。”

孟婆冲着郭二夫人俯身道谢。

“正如二夫人所说的,我亦害怕事情说不清楚。

我暗示过兰姨娘后,就苦着脸对二老爷说,孩子生下来了,是个公子,可是民妇不敢讨赏。看着小公子面上有青紫之色,怕是有所不妥,还是尽快请个大夫来看看吧。

我对二老爷说完,就俯身告辞了。”

孟婆说完,就等着郭二夫人询问。

“那我儿呢?”

“我带着小公子出了侯府,就直接去了那户人家里。

我对那孩子的父母说,他们的孩子以安葬好了,只是我刚出佛寺门口,就捡到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看着好像是刚出生,怕是附近无知农户养不起孩子,所以放在了佛寺门口,以求寺里收留,能有口饭吃。

但刚出生的孩子只能喝奶水,寺里养不了,便托我抱回来,找护人家善养,我便想到了你们。

那孩子父母说这就是缘分,他们失了一个孩子,佛祖又送回来一个孩子。

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孩子,只是舍不得他们,所以又回来了。”

☆、公子旧事

“你是说,你把郭二夫人的公子,送给那夭折的孩子父母抚养了?”张大人问道。

“是的,大人。”孟婆答道。

“那我孩儿这些年…过得…可好?”郭二夫人问道。

“很好,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了。”孟婆说道。

“那……”郭二夫人还想问,但话还没出口就被孟婆打断了。

“那对夫妻除了小公子就没有别的孩子了,对小公子可谓视若己出,有如珍宝。

我偶尔能在街上看到他们,总是一家三口走在一起,有说有笑。”

“那你带我去见见他,总该让他知道我是他十月怀胎,生他的母亲。”郭二夫人着急说道,“我们现在就去!”

“夫人,二夫人稍等。”张大人看着孟婆好似还有话要说,“即使夫人想快些见到小公子,也该等本官审结此案才是。

孟婆,你是否还有话没说完。”

孟婆点头,“是的,大人。

民妇不是不能带夫人去与公子相认,而是无法让夫人与公子相认。”

“这是何意?”张大人替陡然僵住的郭二夫人问道。

“那对夫妻生子,街坊四邻都知道,可也都知道他们生的孩子身体不好,不是能长命的。

他们有意让小公子顶替自己孩子身份,以后这孩子就是他们亲生的了。可是,却不好解释为何得病了的孩子,突然间就康复了。

为了不引人怀疑,转月他们就带着孩子搬离这里,告诉邻里说是带孩子去看病。”

“可是这一去就不曾回来了。”张大人觉得情理之中的说。

“回大人,是也不是。”

“这怎么说?”

孟婆沉静了一下说道,“他们虽然没有再搬回来,但因他们孩子葬无名峰在后山上,每隔几年他们都会回来看看。”

“最近一次,是前年。

民妇走在他们后面,远远的跟了他们一段路。这时民妇发现,原本一直都是一家三口的,变成了一家六口。

原来当初的小公子,不知何时已经成了亲,更有了自己的孩子了。”

“我儿都已经当…爹了吗……”郭二夫人放软了身体,温柔的说道。

“是,夫人。当时不过小小一个人儿的公子,都已经当人家夫君,孩子她爹了。”

孟婆对着郭二夫人点头道。

“也就是如此,我也就越发不知如何是好了。”

“我本想等小公子长大,再告知他和他养父养母,他是谁。

可是看着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的样子,我说不出口来。”

孟婆回忆道,“我每次看到他们都想说的,可是跟着他们说会儿话,走一段路,我就又不想说了。

我告诉自己下次再说吧,然下一次,我就发现他们过的比上次更好了。

总也说不出口。

我不能对现在过得很好的小公子说,其实你现在的日子都是假的,其实你从小就让人陷害,差点没命。你亲生父母不知你活着,以为你早以死了。你如果想认他们,就要离开现在疼你爱你的爹娘,回到那不知是否依旧危机四伏的侯府里。

我…舍不得小公子现在上有父母,旁有娇妻,膝下有幼儿承欢的日子。”

“但我今日见到夫人,因小公子被害之事,如此愤怒,如此伤心,就不想隐瞒夫人了。

与小公子相认与否,权凭夫人的意思。”

郭二夫人认真的看着,告诉自己孩子还活着的孟婆。

“我儿当真过的很好!”

“是,那家人家有余钱,算是富裕。”

“好到你都不想我们相认。”

“…是,公子心善,并没有吃过什么苦。”

“我长春侯府……就让你如此害怕!”郭二夫人问了最后一句道。

“只看那兰姨娘……”孟婆犹豫着,不知如何说是好。

“罢了,张大人,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