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被穿越了(77)
“原来是这样,魏太师为了一己私利,竟将晋国置于危难之中,实在可恨。”林青梧咬牙切齿道,“夫君你既已查清这件事的缘由,可有证据揭穿他?”
“我能找到当年随我父亲一起驻守边塞的士兵作为人证,证明当年丕国却有侵犯过晋国,但这还不足以扳倒魏太师,不过,”沈沐攸望向车窗外面,“如今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丕国日益发展壮大,如今因为商贸之事与我们晋国撕破脸皮,想来他们很快就会攻打晋国了。到那时,捉几个当年知情的丕国将士,便可借助他们的嘴将当年的事情揭开……”
三日之后,沈沐攸去上朝了,皇帝见到他平安归来,很是高兴。
沈沐攸同皇帝汇报了一番他“失踪”之后的事宜。
“臣被人追杀,与士兵们走散,幸得有江湖高手相救,才侥幸活了下来,且捉到了两名追杀臣的杀手。那两名杀手如今已经被臣送去府衙,应该很快便能审问出他们是受了何人指使。”
实则那两名杀手他早就审问出了结果,他们是受了红原当地的县衙的指使。
红原一带的匪徒之所以如此猖狂,且先前几次都能从前去剿匪的士兵手下逃脱,都是因为县衙暗中报信所致。
匪徒作恶所获得的钱财,都分予县衙一部分。
而那县衙,是魏太师的侄子。
只要将那县衙揪出来,魏太师多多少少也要担上几分干系。
而事情也确实如他预料得这般发展,那两名追杀他的杀手先前经过一番刑罚,果真将那县衙吐露了出来。
皇帝听到这种结果,立即派人去红原那边送信,告诉先前派去红原的那些人,好好彻查一下红原的县令。
而沈沐攸因为剿匪有功,从兵部郎中,升做了兵部侍郎。
因着还有三天就过年了,皇帝在宫中摆了筵席,算是犒劳臣子们一整年的操劳。
沈沐攸刚升了官,这次不用特别邀请,便能带着家眷一同前来赴宴。
而在宴会的前一天,晋望舒专程出宫来见林青梧和沈沐攸,告诉他们,她已经找到了当年做玉佩的那个宫女,加上太后和乔吟风搜集的证据,如今已经完全能证明阿齐就是乔良人的孩子,以及当年确实是刘贵妃害死了乔良人。
如今他们最先要做的,就是先让阿齐在百官面前露个面,让大家都看一看阿齐的样貌,也好有个准备。
无意宫里这场筵席是最好的机会。
那日晋望舒何林青梧换回身子之后,在从沈府离开之前,曾问过乔吟风要不要来宫中做侍卫,乔吟风起初是拒绝的,可如今阿齐马上就要被送到宫里去了,乔吟风担心阿齐在宫里的安危,便同意了太子的提议,来宫里做侍卫,这样就能保护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宫里开筵席的那日,是乔吟风来宫里当值的第一日。
因着太子的关系,以及那日皇帝对他的赏识,乔吟风并没有从四等侍卫做起,而是直接做了三等侍卫。
开席的时候,他就在筵席附近值守。
萧景兰依旧作为未来太子妃出席,他和太子两人互相嫌弃,始终保持着谁都碰到不到谁的距离,毕竟两人心里都各自揣着一个喜欢的人。
筵席开始之后,百官们自然少不了给皇帝拜年,说各式各样的拜年词,还有一些准备拜年礼物的。
沈沐攸带着林青梧和阿齐中规中矩地给皇帝拜年之后,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直到晋望舒过去牵起阿齐的手,对皇帝说:“父皇,儿臣今年也给您准备了一份拜年的大礼。”
皇帝看到太子领着阿齐过来,吓了一跳,以为太子将阿齐是私生子这件事公布给大臣,于是对太子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就不要当着众臣的面说出来了。
晋望舒并不知道皇帝眼神的意思,误以为皇帝很期待,于是便将阿齐往自己身前又推了一步,说道:“父皇,今年儿臣给您的拜年礼就是这个孩子。”
大臣们的目光这才纷纷落到阿齐身上。
阿齐今天穿的十分喜庆,上身穿了一件红红的小棉袄,袖口和领口都缝着一圈白白的皮毛,脖子上的那一圈皮毛尤为厚了几寸,上面托着这圆圆的小脑袋,肉嘟嘟的脸上挂着一对葡萄是的大眼睛,再仔细一瞧,这孩子的模样,竟是和太子有几分相像。
皇帝一听晋望舒说这话,差点急了:“孩子怎么能算礼物呢?太子你别开玩笑了……”
晋望舒不理会皇帝让自己闭嘴的意图,继续说道:“父皇,几个月前儿臣偶然看到这个孩子,便觉得他与儿臣长得很是相像。细问沈大人和沈夫人之后,才知道这孩子并非是沈大人的……”
皇帝此时羞愧得直想一巴掌呼死这个逆子:欺负臣子的妻子生下私生子你还有脸说?
太子:“而是父皇你遗失的儿子……”
皇帝:“……嗯?”
刚才太子说什么?
阿齐是他遗失的儿子?
“父皇,你还记得乔良人吗?”晋望舒说,“阿齐是乔良人生下来的孩子,是您的骨肉。”
皇帝:“……你再说一遍?”
晋望舒大声道:“阿齐是您和乔良人生下的孩子。”
皇帝:“……”你再说十遍?
筵席过后,大臣们一遍窃窃私语着阿齐的事情,一边离开了皇宫,而沈沐攸和林青梧则留了下来,阿齐自然也留在这里,一脸懵懂地窝在林青梧怀里吃瓜。
那甜甜的瓜是从西北那边运过来的,早些时候被窖了起来,如今拿来做饭后的水果,阿齐很喜欢吃,从筵席上吃到仁寿宫里。
这里是太后的宫苑,皇后也过来了,听太后讲起阿齐的身世。
其实除了皇帝,其他人都已经知道了阿齐的身世了,如今不过是把所有的证据都摆出来,还原当年一个真相而已。
“阿齐的母亲是乔良人,当年被你宠幸的一个宫女,因为怀了身孕才被封作良人,彼时刘贵妃深得你的宠爱,也是在那个时候怀上了身孕,这是你那时候的起居注……”太后将《起居注》摆出来给皇帝看。
皇帝看了一眼《起居注》,若是按上面的时间来算,阿齐的年龄确实刚好对上乔良人的孩子的年龄。
他对乔良人是有些许印象的,因为当初她确实和刘贵妃同一时间怀上了孩子,刘贵妃同她交往甚好,他在刘贵妃的宫苑里也见过几次乔良人。
“可是朕记得当时乔良人难产了,母子都没保住。”皇帝道。
“皇帝你听哀家慢慢说,”太后又拿出一些供词,“这是刘贵妃生产那日,她宫里几个宫女的供词,以及乔良人身边宫女的供词。”
这些供词有些是太后收集到的,有一张是乔吟风收集到的。
“她们都能证实,刘贵妃生产那日,将乔良人也叫到了她的宫苑之中。”
皇帝道:“刘贵妃与乔良人关系好,她生产时乔良人过去陪着,也在情理之中。”
太后不疾不徐又拿出了几张药单:“这是那日,太医院给刘贵妃宫苑中送去的催产药。”
皇帝疑惑道:“这又能说明什么?”
“刘贵妃那日生产并非投胎,也孩子足月出生,并不需要喝催产药,就算喝,也不需要喝这么多。”太后目光威严,审视皇帝一眼,“那么皇帝你觉得,这些催产药是给谁喝的?”
皇帝顺着太后的话随口说道:“莫不是给乔良人喝的?”
“有宫女作证,乔良人的衣襟都被药打湿了,这不仅说明她喝了不少的药,还足以说明她是被迫喝下那些药的。这其中的原因,皇帝可知是什么?”
“为什么?”
“自然是为了让乔良人也生下孩子!”太后语气愈发愠怒,“刘贵妃甚至皇帝你十分想要小皇子,可偏偏她生的是个公主,倘若乔良人能生下一个男孩,便能与其调换,借助这个孩子继续向你邀宠。”
皇帝愣了:“这……”
“这并非是哀家的猜测,乔良人怀的是投胎,生不了那么快,眼看替换孩子无望,刘贵妃心思歹毒,自己生不出小皇子,便也不想让乔良人顺利诞下皇子,所以在灌了乔良人几碗催产药后,又在药中下了毒,这是仵作检查乔良人的骸骨所写的证词,你自己瞧!”太后将一张证词扔给了皇帝。
皇帝看着这一张张的供词和证据,一脸不能相信:“刘贵妃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