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千金(16)
只是即便探出了底细,这位到底不是大夫,今儿夫人能试出深浅,是寻了借口,若直接请她给母亲看诊却有些麻烦。
想到此,不免皱了皱眉,王氏自是知道丈夫的心思,便道:“老爷可是发愁不好请这小叶大夫去给老夫人瞧病?”
叶全丰道:“若是外头的大夫,只拿着我的名帖去请来便了,可她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咱们跟人家既不沾亲也不带故,这内宅的姑娘哪是说请就能请的,更何况又是给母亲看病。”
王氏却道:“谁说不沾亲了。”
叶全丰一愣:“夫人此话何意?”
王氏:“今儿早上听王妈妈说这安州驿丞叫叶全章,我便觉得奇怪,怎的跟老爷一个排行,便叫人去查了查,这才知道咱们两家祖上竟是联过宗的,虽说早几代就不走动了,到底也算沾着亲的,若真论起来这小叶大夫该着叫老爷您一声伯伯呢。”
叶全丰倒真有些意外:“当真沾亲?”
早上王妈妈来回的时候,王氏就打算好了,若周婆子说的不切实,这门亲戚自己连提也不会提,可若这小叶大夫果真医术高明,那便认下这门亲戚也没什么,横竖叶家族里大了去了,旁支远系的亲戚数都数不清,多一个少一个的也无妨,况这么一个医术高明的亲戚,对叶家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叶全丰道:“夫人的意思是咱们当认下这门亲戚。”
王氏道:“认了亲戚,就是长辈,她给老夫人看诊也才顺理成章,要知道老夫人的病可再也拖不得了。”
一想到母亲的病,叶全丰哪还有什么顾虑,且,虽因母亲病重匆忙间安置在这安州驿馆,可这驿馆却着实给了叶全丰一个惊喜。
这安州地处有些偏,并不算什么繁华之地,便有官员路过也大都不会在此停留,似安州这样的官驿,自己这一路也见了不少,大都极不像样儿,若非母亲实在病重不能赶路,自己也断不会留在安州,却不想这安州官驿却颇有章法,下头的差人虽不多,也不见一个懒散混日子的,可见叶全章这个驿丞当的极用心。
正因如此,叶全丰便在心里有了个打算,若这叶家的姑娘治好了母亲的病,自己或许可以破例提拔一下叶全章,毕竟也算亲戚吗。
打定了主意,两口子便商量了商量如何认亲,仍是王氏出面,这回却不是邀棠梨娘俩过来说话儿,而是王氏夫人直接去了。
甘草跑进来报信的时候,棠梨还在听着娘亲的训呢,苏氏今儿可是让棠梨气的不轻,自打回来就一直数落棠梨:“你这丫头平日胡闹,给家下人看看病也就罢了,怎么却如此不知轻重,那叶大人可是朝廷二品大员,那王氏夫人也是有品级的诰命,便真有什么病太医都请的来,你一个丫头不过看了两本医书,竟给人家诰命夫人诊病开方子,你怎就不想想,真要有个闪失,莫说你就是爹娘咱们这一家子也担待不起啊,你说说你这丫头糊涂不糊涂。”
棠梨忍不住道:“娘刚不也在吗,哪是我要给那王氏夫人诊病,是她把我将在哪儿了,不诊不行。”
苏氏越发没好气:“反正你就是瞎逞能,真当自己是大夫了不成,要是这么容易,你娘我也去当了。”这些话棠梨听了不知多少遍了,只配合的听着,娘自己唠叨一会儿自己不吭声也就混过去了。
甘草一进来瞧见小姐听着夫人的训,还时不时的点头受教,一脸认真的样儿,便知道小姐这是应付夫人的招数,差点儿没笑出来。
忍了忍指了指外头:“那位王氏夫人在外头呢,说来寻夫人说话儿的。”
苏氏一愣:“你说谁在外头呢?”
甘草:“就是刚邀您跟小姐过去说话儿的王氏夫人,小姐开方子治病的那位。”
苏氏这才回过神来,忙着就迎了出去,心里却奇怪,刚不才过去陪着说了半天话儿吗,怎么又来说话儿了,苏氏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跟那位王氏夫人今儿不过才头一回见,哪来的这么多话儿好说,忽想起什么,暗道莫非是棠儿开的那药方子出了差错,这是打着来说话儿的幌子来问罪的,不,不对,人家可是有品级的夫人,便问罪又何需打什么幌子,且这前后也不过半个时辰,就算棠儿开了药方,这抓药煎药的功夫还不够呢,又怎会出什么差错。
苏氏转了无数个念头,却怎么也没猜到人家不是来问罪而是来认亲的。
王氏一见她便拉住她的手亲热的叫了声弟妹,这声弟妹真把苏氏吓的不轻,忙道:“夫人这可是怎么话儿说的。”说着不免底细的打量了王氏两眼,心道莫不是这王氏夫人病的糊涂了,连人都不认了,瞧着又不像,这脸色虽不是满面红光,却也是喜气盈然,不像病的。
王氏哪会不知苏氏的心思,笑着解释道:“先头听人说起安州驿丞的名姓,我便说好巧,想着叶家到我们老爷这一辈都是全字,别是亲戚吧,就让管家去查了查,刚回了话来,才知道咱们两家祖上是连过宗的,这些年因老夫人身子骨不大康健,家里的亲戚也便不大走动了,若不是碰巧在这安州城住下,还不知全章兄弟在此当任呢,弟妹说这可不是天意吗。”
王氏一番话听的苏氏头晕脑胀,半天才回过神来,虽回过神却仍有些晕乎乎的,总觉着这事儿怎么比那戏台子上唱的还不像真的呢,这忽然来了个朝廷二品大员,又忽的一下成了亲戚,这也太不真实了。
苏氏晕乎着就被王氏拉进屋,坐在炕上说起话来了,这话没说个三两句便转到了棠梨看病的事儿上,这王氏夫人把棠梨狠狠夸了一通之后,话音一转便又提起了叶府老夫人的病。
第15章 成了亲戚
苏氏听她提起老夫人也只能顺道客气了一句:“老夫人的病可见好了?”
王氏眉头锁紧叹了口气:“若是见好,也就不用愁了,弟妹不知我家老爷最是个孝顺的,便是衙门里的公务再忙,回府也要先去老夫人屋里问安,平日里老夫人的三餐茶饭都要问个清楚明白,就为老夫人这几年不大康健,我们家老爷连医书都常翻看研究,老夫人还常打趣说往后若不做官许能当个大夫给人瞧病也未可知。”
说着若有若无瞄了旁边的棠梨一眼,棠梨只做不知,心里却觉好笑,人说久病成医,这叶大人孝顺也能孝顺成大夫的倒是头一回听说。
不过听王氏夫人一说,有些想不通的地方倒是明白了,先头棠梨还觉奇怪,就算这叶府的老夫人身子骨不大强健,也不至于就病的起不来炕了啊。
况既这叶大人是个孝子,敢带着老母亲一同上任,必是做了十分周到的安排,穷人赶路兴许餐风露宿,但叶府这一行既准备的周全,各州府又有驿馆远接高迎,且这么一位二品的朝廷大员,那些官员岂敢怠慢,只怕要搜肠刮肚的好生接待才是,虽行路比不得在家,却也不会多辛苦。
就算不慎着了寒凉,也不过小病,莫说请什么名医神医,便是寻常的乡下郎中开上个方子吃了,估摸也能治个七七八八,怎会越治反倒越坏了。
这些棠梨想了许久没想通,今儿却找着了原因,这医术跟旁的不同,需学精学通了方能与人瞧病,以免误人性命,若是一窍不通的还好,不通便会遵医嘱,这病也能治好,最怕的就是叶大人这种一知半解的,说通吧看病是绝对看不了的,说不通吧,偏又看过几本医书,不会看病却会挑毛病。
尤其这位一知半解的叶大人身居高位且侍母甚孝,又生性谨慎,虽自己不会看病,却必会挑剔大夫的方子,除非大夫真能一剂便切中病症,见了好转,不然在叶大人眼里便成了庸医,不赶出门都算好的。
而就目前的境况来看,头一个给叶老夫人看病的大夫,所开药方必是未切中病症,加之老夫人身子弱,被病邪所侵,所表现出的症状越发明显,叶大人又懂些医理药性,便觉是庸医用错药,立刻换了大夫,不见好转又换,如此不等再斟酌研究,便换大夫,于病人却无一丝好处。
王氏见棠梨不吭声,便也不绕弯子了直接道:“说起这个,老爷刚瞧了棠梨姑娘给我开的方子,连声赞叹说是无上妙方,倒真想不到,棠梨姑娘的医术如此高明。”见苏氏要说话,王氏忙拦住她的话头:“也不瞒弟妹,我今儿是来求医的,想请棠梨姑娘辛苦一趟去给我家老夫人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