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爷(108)
“您这话就无赖了。”谢毅哭笑不得道:“山民们世代靠山维生,你烧了山,将来他们生活何以为继?还不是只能等死?”
“倒也不是。”齐舒志道:“我早已为他们选了一个好地方,在那里他们一定比在山里活得好。”
“哦?哪里?”
“吕宋啊。”
谢毅:“这……”
谢毅震惊的看着齐舒志,在他们之前的计划中,是要靠着海上贸易,让大周的百姓一点点占据吕宋这个地方。这个计划需要循序渐进,要达到他们想要的程度,至少也需要十几年的经营。
可齐舒志用了这一手就不一样了,西南的这些山民在这里没法活了,就只能去别的地方想办法活下去。如果现在告诉他们,有一个地方有土地可以耕种,有人愿意提供他们一年的粮食和种子。只要在那里勤劳耕种三年,那块土地就可以属于自己,他们会不愿意去吗?
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就让吕宋的大周百姓激增,齐舒志接下来的计划也可以提前好多年。
“唉。”叹了口气,齐舒志道:“若非不得已,我也不想用这个办法。但是近来陛下对我的戒心越来越重,若不早做打算,我真的怕齐家会断送在我的手上。”
谢毅笑了笑,道:“我倒是觉得公爷您做的还不够狠。”
齐舒志一挑眉,“哦?”
“大周的百姓是百姓,大理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谢毅笑道:“战败之国何谈尊严?将来在吕宋也是免不了要流血牺牲的,与其让周人流血,不如让这战败之国的人物尽其用。”
齐舒志心中一抖,这谢毅还以为他有了改变,想不到还是当初那个满嘴毒计的家伙。
因为齐舒志不要命的火攻,段衍只能带着军队狼狈而逃。但齐舒志是那么容易让他逃的吗?他人堵在大山的两边,但凡见到有百姓出来就抓起来,有大理的军队出来就用□□射杀。
十几万大理与交趾的联军躲在山里,一面是不断侵蚀的大火。两面是等待已久的大周军队。他们就只能往一个方向逃,或者说他们只能被齐舒志驱赶到一个方向。那个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大理过的都城。
等段衍带着残破的军队回到大理国都,却发现大理都城的城墙之上已经飘荡着大周将领的军旗。
他一身狼狈的站在城墙之下,看着都城上飘荡着的黑底金边的旗帜,上面是个威严的齐字。在这面旗帜旁边还有一面白底战旗,上面写着曾字。
这就是被齐舒志提前派出去的曾延庆的军队,他一早偷偷绕过了大理的军队,然后趁着大理军队在前方与齐舒志的大军纠缠的时候,趁着大理防守空虚一举夺下了大理的都城。
从齐舒志接下圣旨的那一刻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段衍就从当初击败了章冲的意气风发,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有家不能回,被齐舒志撵的如同疯狗。
段衍不是没想过自己会失败,他只是没想到自己会败的这么快这么很。
跪在大理的国都城下,身后是一路支持他的大理最勇敢的儿郎。
“哐当!”段衍抽出腰间的长剑,扔在了地上,他仰头看着城墙上的人影道:“我要见齐舒志。”
“我要见齐舒志!!”
曾延庆一声盔甲站在城墙之上,冷冷的看着那个大理百年一出的最杰出的皇子。他让人从城墙上放下吊篮,让段衍自缚双手从吊篮上进城。
段衍一切照做,就在他被吊上城墙的那一刻,天空乌云密布,下了几个月以来的第一场雨。雨水浇在大火之上,不知是上天的仁慈,还是在为大理的段衍的失败而哭泣。
齐舒志看着外头的大雨,这是他来到西南以来最高兴的一天。
齐舒志的八万大军进驻了大理,大理那已经彻底吓破胆的将近十万大军全数被俘。不仅如此,就连大理的君王都被生擒了。
曾延庆跪在齐舒志面前,兴奋的道:“幸不辱使命!”
齐舒志扶他起来,曾延庆小声道:“公爷,段衍说要见您。”
“不见。”齐舒志特别坚定的道:“我不想见他,就说我水土不服病了。”
是的,接下来齐舒志就开始装病了。他装病倒不是因为不想见段衍,而是因为他不想那么快回京城。
东南的海商已经在往这边赶了,他在这边还有好多事要做。若是这个时候他走了,周辰理一定会派他的人来接手这边的事,到时候他的计划就算不暴露,也会进行不下去的。
所以他在送去京城的捷报上是这样写的,幸不辱使命已经攻入了大理的都城,但是连日的长途跋涉以及多日不眠不休殚精竭虑的筹谋,拖垮了自己的身体。总之就是现在人不能动,一动说不定人就要挂。
他都这么说了,周辰理无论如何也是不能非要他回京的。不仅如此还要下圣旨表示嘉奖,让齐舒志不要心急好好养身体,什么时候身体好了什么时候回来。
京城皇宫御书房内,周辰理看着齐舒志的奏报,道:“他是真的病了?”
“是真是假也无所谓。”下面站着的刑部尚书道:“英国公的家人都在京城,他总会回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好~~~
第96章 封异姓王
西南这边最近是热闹无比, 虽然空气里总是弥漫着一股烧炭的味道,但这并不能阻止那些海商的对金钱的热爱。
当齐舒志的信递在福建的姨父马老爷手上之后, 马老爷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这么大的事他一个人吃不下也干不了。于是迅速召集了商会里的成员,商量着一个来做这个事。
南边的人与北边的人不同, 南边的人特别是商业繁华的地区,那里的人在做生意这方面的嗅觉总比北方人更敏锐,也更拎得清。他们知道齐舒志在西南瞒着朝廷做的这些事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但是他们不在乎。
自从公爷来了东南之后, 海上商道畅通无阻, 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不知道多赚了多少钱。现在公爷人都已经不在东南了,有好事依旧想着他们。朝廷有什么好啊, 朝廷只会想办法榨干他们身上的钱。
如果非要念点朝廷的好, 那大概就是朝廷把公爷派到东南这一件事了。
齐舒志自称生病, 但这些日子他可没少忙活,又是想办法处理那近十万战俘,又是会见那些从东南来的商人。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齐舒志换上便服去大街上逛逛。
自从此地发生战乱之后,又不少百姓都逃去了外地。近来有消息灵通的, 知道大周打了胜仗, 这里的百姓就开始慢慢回来了。
而且由于近期这里有大量军队驻守,导致了某一个行业突然间兴盛了起来。这个行业不是别的,就是青楼。
男人多的地方需求就大, 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附近的城镇里就开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家青楼。说是青楼也不合适,不少人就是在民居外头挂了一块招牌,就开始接客了。
总之从达官贵人到穷当兵的,价位上绝对能满足各个阶层的人。
齐舒志在街上转了一圈,就看见了不下于二十家,甚至他还看见了一家男倌。
这就是一锤子买卖呀,等大军一撤,这些店全得倒闭。齐舒志看的心情复杂,然后他就看见了更让他心情复杂的事,他看见谢毅正在一家青楼底下徘徊。
不是吧?齐舒志上前打招呼,“你不在军中办事,来这儿干嘛?”
一见是齐舒志,谢毅立刻来劲了,就道:“烦了这么多天了,我就歇一天。您也是出来玩的?来来来我们一起进去吧?”
齐舒志抬头,见二楼一群穿着清凉的女子正在揽客,他摆手道:“你自己去吧,我就不去了。”
“这是为何?”谢毅猥琐的看着齐舒志,“公爷您就没点需要?”
齐舒志没好气道:“没有!”
“不会吧,公爷您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啊。”谢毅眼珠子一转,“莫非公爷您从没来过这种地方,你害羞了?”
“害羞个屁。”齐舒志的白眼简直要翻到天上去了,“我从前在京城因为什么出名你不知道吗?这种地方……我身子骨还没长好的时候就经常……”
说到一半觉得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且这种地方因为一些事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齐舒志就劝道:“你也老大不小了,若是想女人就找个好女子成亲,总在这种地方混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