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考科举+番外(220)

一脚踏进屋子里,陶知县看看这里头的情况,忽然又些心虚。这一个两个的,怎么都在屋子里呢,看着情况,似乎还已经到了许久了。陶知县闷不吭声地坐了下来,生怕他们多注意到了自己身上。

人到了,晋安先生也就直接说了,他们如今叫陶县令过来,只是为了将境内百姓迁走。

只是陶知县听了过后,反而怔住了:“迁走百姓?”

“只是暂时迁移,待水量降下去,便让他们迁回来。”

陶知县闻言,还是有点纠结。他觉得晋安先生几个人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虽说外头下了这么大的雨,可这不是还没决堤么,昨儿晚上都安稳度过了,今儿未必不能平平安安。可人家都已经这么说了,陶知县也不能不给面子。

事情就这么敲定下来了,迁徙百姓这件事就交给桃园县官府,至于河堤一事,则交由工部的人去处置。

堤坝的事情好说,只是这迁移桃源县境内百姓一事,却惹来不少非议。陶知县下了命令之后,各差役便奉命下去办事儿了。只是县衙做事一向蛮横,既不交代为何要让百姓迁走,也没有多少时间让他们收拾东西,只一味赶鸭子似的赶人。谁不愿意走就拿刀架在脖子上逼他走。

这都动刀子了,还有谁敢留下?不少人心里藏了不少火,没敢在差役面前发,倒是将治水的人都记恨上了,觉得他们没事儿找事。

这一迁,家里的家畜都没人照看了,屋子里虽然上了一把锁,可也不知道锁不锁得住,万一有贼人进来可怎么办哦。

众人心里都是一样的愁。

桃源县官府里头,众人也收拾好了行囊,准备上山。如今县里基本成了空城,这县衙府并不是什么高地儿,里头的人自然也该被迁走的。

陶县令跟那些百姓一样,面上不敢说什么,其实心里都是在抱怨的,毕竟,有好屋子在,谁愿意住山洞啊。进了山洞之后,陶知县就开始矫情上了,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不自在。顾邵在那儿站着看了半天,实在不愿意看陶县令矫揉造作的样子,索性跟晋安先生一块儿去了山顶。

陶县令见人走了,这才止住了嘴里的话,有气无力地躺了下来。

谁知就在他躺下的那一刻,外头忽然有差役来报,说是那崔镇,决堤了!

陶县令吓得一屁股做到了地上,他难以置信地掏了掏耳朵:“你说什么?”

第158章 崔镇决口

崔镇决口这日、,正好是四月初一。一月开头,本还是好日子,却偏偏发生了这件事。

被迁到山洞里头的百姓,已经在此地住了三四日了。带的干粮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可是官府仍旧不放他们走。他们是可以在这边待着,可是地里的庄稼却等不及,万一要是在这两日里头,庄稼被风雨给弄倒了,回头他们吃什么?再说了,他们都被弄到这个地方来,家里头也没人看着,若是这会子有什么歹人进去了可怎么是好?

决堤那日上午,刚好有人再跟官差闹。闹的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他们只想要下山,哪怕只下山看一眼也好啊。

正闹得起劲呢,外头忽然传来了一阵巨响。山洞里的人都被吓了个结实,正待要出去看呢,前头忽然跑过来一个差役,手里拿着鞭子,看到几个人站在山洞里外头,上去就是一鞭子,也不知是被吓得还是给气的,面色显得十分狰狞:“混账玩意儿,都给我进去!”

民畏官是天性,哪怕这人只是个差役,可是他手上拿着鞭子,众人也不敢反抗,纷纷躲到了里头。

那差役进来之后,仍旧神色未定,过了好一会儿才便跟其他几个差役道:“崔镇那边决口了,就在方才。”

“什么?决口了?”

“可不是么,咱们躲在这儿,可真是万幸,要是还在底下的话,只怕——”

他话没说完,只是众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小差役缓了一会儿,才跟他们说起了自己方才见到的事。他站在山脊那边看得清清楚楚,说真的,他这小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吓人的场面。洪水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一样不剩。幸好他是站在山上的,如若不然,这条命肯定都得折到里头了。

几个差役说他们的,旁边躲着的人里头忽然都没了声儿了。

他们可都是崔镇周围的人啊。崔镇决口了,那他们家也就没了。只是眼下谁也没有哀嚎,比起房子,比起庄稼,那自然还是自己的性命比较重要。众人都有些心有余悸,毕竟从早上到现在他们可是一直闹着要出去的,这若是真出去了,丧命的就是他们了。

周围被迁走的百姓可不只有这么些。

闹着要下去的也不只有他们崔镇的,只是在知道河道决口之后,众人都是一致的心虚起来。之前他们闹腾的有多厉害,现在就有多虚。他们也不敢说话了,只一味地锁在山洞里头,听着外头的响动,庆幸自己捡了一条命。

如那小差役一般,洪水过来的时候,顾邵与晋安先生也都站在山顶上望得清清楚楚。顾邵也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冷不丁的有些头皮发麻。但是不可否认,这情况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上许多。

雨天视线并不清晰,顾邵费劲地朝着崔镇的那个方向凝视了许久,才道:“看来那堤坝还是起了些作用的。只可惜,当初修堤时耽误了好些时候,否则堤坝早就修完了,眼下,也或许能免上一难。”

“世事难料,许多事,并非人力所能改。”晋安先生见他如此,还安慰了一句。

两人在山顶站了许久,快到中午的时候才又下去了。

陶知县自打出了事情之后,便一直窝在山洞里头,谁叫也不出来。好在这山洞里头都是当官的,那些人也不敢怠慢,所以虽然住的差些,吃得差些,但是比一般的百姓却又不知好了多少倍。

就着锅吃了一顿热腾腾的午饭之后,陶知县才看到晋安先生和顾邵从外头回来。一见人进来,陶知县忙让下头的人再换一个锅,腾出点儿给他们两人坐,脸上笑得要多灿烂便有多灿烂,要多殷勤便有多殷勤:

“委屈你们二位了,昨儿来得急,只准备了这些东西,两位将就着吃些吧。”他道。

晋安先生本也不在意吃的是什么,至于顾邵,在外头折腾了这么久,他也就只想吃一口热的。

陶知县在边上坐着看他们吃,本来他还觉得这两个人有点太小题大做了,不仅把桃源县的百姓都迁到了山上,连他们衙门里头的人都一道被赶到了这里来。可如今瞧着,幸好他们听了话躲到了这里,要不然在底下还能有命留?

暗暗欣喜过后,陶知县又想到了一会儿崔镇决口的事,这毕竟是天灾人祸,与他这个做知县的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可是将底下的人迁走,却是他这个当知县的下得命令,这功劳么,自然也该记载他陶知县的头上了。功劳多了可不压身啊,想到这里,陶知县对他们二人的态度又殷切了几分:“这回真是多亏了晋安先生和顾大人了,倘若没有您二位,我们桃园县可不知要遭多大的罪。如今这儿也没有什么酒,我便只以茶代酒,替我桃园县的百姓敬晋安先生与顾大人一杯。”

顾邵听着这话心中好笑,这陶知县若正经起来,倒也真像一回事的。

敬茶之后,陶知县又自言自语道:“这天灾人祸的,还真是说来就来,叫人防不胜防。”好在他英明神武,早早地将人给弄走了。

说着,陶知县又看向顾邵:“原先听说顾大人是带着妻子一块儿来的淮安府,如今桃园县一带遭了大难,也不知淮安府那边情况又如何了。”

顾邵听罢,眉间也染上一丝忧色。

“顾大人担心家中妻子?”陶知县贼兮兮地问了一句。

顾邵看他这样子,实在不想搭理他了。

系统也知道顾邵在担心,破天荒地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放心吧,这回虽然河道决口,但是前面有两个大堤挡着,淹得范围并不大,淮安府那边离这里比较远,淹不到那块儿去,顶多,不过是洪水进了屋子,淹不死人的。”

顾邵听来微微有些诧异:“你怎么……”

怎么说得还挺贴心的。

而且态度这么好,好到让顾邵有些惶恐了。系统对他从来都是非电即骂,少人对他如此关心照顾的时候。顾邵脑子一热便道:“你不是一向小气得很,只有我求你的时候你才说的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