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93)

作者:孟冬十五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关键字:主角:秦莞,梁桢 ┃ 配角:秦耀,苏泽,赵攸宁、宋丹青 作为定远侯府的嫡长女,秦莞活得磊落洒脱,到头来却落了个中毒惨死的下场。 重活一世,她决定一心复仇,终身不嫁。谁承想,一场再俗套不过的英雄救美,让镇北大将军提着厚礼上门求亲。镇北大将军…都三十好几了吧?嫡长子都二十了!等等!将军府嫡长子……将来是要造反的呀! 点击展开

穆王妃笑笑,“我同夫君久不归京,没来看望你们,对不住了。”

“唉呀,好妮子,可别这么说!若不是您和大郎君安排的那些人一直看顾着这里,还帮我们找活做,老婆子可活不到现在!”

于婆婆一说,周围的老人们眼里都泛上泪花。

“可不是么,没想到还能活着再见到徐姑娘。”

“徐姑娘这些年可好?”

“你跟那个赵郎君,早就成亲了吧?”

“孩子生了几个?”

“……”

老人们争先恐后地同穆王妃打着招呼。也有人扭过头,对着那些年轻些或者新来的解释“徐大姑娘”和“赵郎君”对他们的恩情。

秦莞站在穆王妃身后,左听一耳朵,右听一耳朵,渐渐地拼凑出当年的事。

原来,穆王妃当年待字闺中的时候就常来这里,逢年过节送些米粮,闲暇时候陪老人孩子们说说话。后来和大皇子定了亲,两个人便时常一起来。

那时候城东善堂也像秦莞认为的那样破旧、可怜。大皇子看到这里的情况,又考察了城中其他善堂,提出了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建议。

于是夫妇二人便以城东善堂为试点,请人教老人们手艺,给他们介绍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只是,他们还没见到成效,就在贤妃的算计下被官家赶去了利州封地。

好在,这些年大皇子一直派人关照着,城东善堂如他们期待的那般渐渐焕发出生机。

后来陆续收留了一些流离失所的妇人、遭人遗弃的孤儿,房子越盖越多,大院也越来越热闹。

大皇子和穆王妃从来没透露过自己的身份。直到现在院里的老人们都只知道大皇子姓赵,穆王妃姓徐,出身富贵,却不知道他们“贵”到什么地步。

穆王妃不让随从帮忙,亲自给大伙分发棉衣、炭火,就像当年一样。

院中没有青壮,妇人们便擦干净手,争先恐后地接过,孩子们也抢着帮忙。穆王妃时不时叮嘱几句,态度温和亲切。

秦莞陪着她旁边,清楚地看到她脸上的笑,纯粹而满足,貌似十分享受这一刻。

炭火发完,穆王妃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语气明显轻快了几分,“我们在利州也建了一个这样的善堂,比这里还大,夫君找人教他们养蚕、织布、炒茶叶,如今利州善堂不仅不需要贵人捐钱,每年还能有不少盈余。”

说这话时,她的眼睛仿佛在发光,“秦大娘子,你知道吗,如今利州地界家家都种桑树,户户都有织机,织出的丝绸卖到大理、吐蕃……这些,都是夫君带去的。”

“自打夫君到了利州,利州的税收翻了三倍不止,而官家……却视而不见,从未有过一句夸奖,哪怕是勉励都没有。”穆王妃转过头看向秦莞,眼中含着未尽之意。

秦莞低垂着眉眼,道:“王妃慎言。”

穆王妃笑笑,说:“既然你能提醒我,我就不怕对你坦言。”

秦莞心下暗叹,这位看似无害的大皇子妃,是真没心机呢,还是算准了人心?

穆王妃顿了片刻,终于说出内心的诉求:“我的夫君,有抱负,也有才能,倘若……他定然会是一位心怀百姓的明君,如今,他需要一个机会。”

秦莞淡淡一笑,道:“王妃,这话您为何要对妾身说?”

“大娘子聪明灵秀,应该明白——”穆王妃执起手,对着她深深一揖,“这个机会对我夫君重之又重,还望大娘子念在我诚心相求的份上,请梁大将军助他一臂之力。”

秦莞侧过身,避开她的大礼,“王妃言重了。且不说将军有没有这个能耐,就算有,您别忘了,他同宝郡王是姻亲,又怎能偏帮穆王殿下?”

穆王妃眼中闪过一丝不确定,继而更加诚恳地说:“只是画册之事,对二弟来说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无伤大雅;然则于我夫君而言却是雪中送炭,若大将军肯出手相助,我夫妇二人定当竭诚以报——至于姻亲……”

穆王妃笑笑,笃定道:“我相信大将军会有自己的决断。”

秦莞不软不硬地回道:“您也说了,将军会有自己的决断,妾身只是后宅妇人,不敢干涉朝政。”

——当然,秦莞并非真的认为妇人不能干涉政事,她只是不想傻傻地被人利用。

穆王妃眉头一蹙,“秦大娘子,你当真——”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马嘶,紧接着大门被推开,两队披甲的兵士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一个挺拔的身影走在最后,身上披着金甲,腰间挎着长刀,面上仿佛结着寒冰,大步走来,浓黑的披风在夜空中猎猎飞扬。

院中之人皆是一惊,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孩子,尖叫着躲到大人身后,妇人们也放下手中的活计,满脸警惕。

秦莞连忙迎了上去,环住“梁大将军”的手臂,“将军怎么来了?我没事——别吓着孩子。”

梁桢把她上上下下看了一圈,确认了果真安全无虞后,这才稍缓了神色。

他抬了抬手,兵士们便像来时那样,迅速调转队形,整齐划一地出了院子。

梁桢朝穆王妃执了执手,道:“多谢王妃相邀,拙荆身子不适,下官便接她回去了。”

穆王妃显然被他这武夫作派镇住了,强笑道:“既如此,秦大娘子便回去罢,莫叫大将军挂念。”

秦莞觉得有些抱歉,福身道:“善堂这边,还请王妃代为安抚。”

穆王妃点点头,“秦大娘子且放心,你好生歇着,你我……改日再约。”

梁桢原本已经要走了,听到这话又回过身,冷声道:“请王妃给穆王殿下带句话,人人都有忌讳,切勿弄巧成拙。”

穆王妃面色一白,这下连笑容都维持不住了。

梁桢说完,也不管她的反应,抓着秦莞的手便离开了。

几位同来的妇人凑到穆王妃跟前,愤愤道:“他这话什么意思?不就是有几个兵吗,竟然嚣张成这样!”

穆王妃捏着帕子,眉间蹙起细细的折痕,眼睛看着秦莞和梁桢离开的方向,略显茫然。

“他这是警告我们不要把主意打到秦大娘子身上……这次,或许当真是我们弄巧成拙了。”

***

梁桢带着秦莞离开后,并没有回将军府,而是把她抱到马上,直奔新宋门,径直出了城。

数十名禁卫军留在原地面面相觑。

“将军走了,咱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原地解散,回家抱媳妇去!”

反正是将军带的头!

于是,“失去”了将军的士兵们难得大胆地给自己放了个假。

另一边,秦莞裹在宽大的披风里,颠得七荤八素,颤声嚷道:“慢点儿!跑这么快做什么,逃命吗?”

梁桢低头,瞧见怀里那张煞白的小脸,依言放慢了速度。

马鞍原是单人的,秦莞侧坐着,上身紧紧地贴在梁桢胸膛上。随着骏马向前跑动,她的身子一摇一晃,额头也时不时撞到梁桢的下巴。

偏偏梁桢还故意使坏,速度时快时慢,小娘子只得牢牢攀住他的肩膀才不会摔下去。当然,梁桢也不允许这种事发生,没见他的手臂正环在人家细软的腰肢上嘛!

秦莞缓了口气,扶着他的肩膀稍稍坐直了身子,这才有机会开口:“咱们这是去哪儿?”

“你前几日不是念叨着想去河岔码头看看么,正好今日有空,咱们便去瞧瞧。”梁桢边说边拿手挡住她的脸,免得她被风吹到。

秦莞也伸出手,帮他把乱飞的帽穗扶住,“为何不坐船?”

梁桢勾了勾唇——坐船你能挨我这么近吗?

说出口就变成了:“骑马快,晚上还能赶回家吃饭。”

“中午在码头吃?”

“嗯。”

秦莞弯起眼睛,挠了挠他的胡子,“多谢啦!”

梁桢低头瞅着她,凤眸同样染着浓浓的笑。

彼此都清楚,秦莞的那个谢字为的不光是他带她去码头玩,还有方才他为了替她解围不惜调动禁军,不惜得罪皇子妃。

“下次可别这样了,免得惹祸上身。你知道的,我顶多是应付她两句,她不敢真把我怎么样。”秦莞语重心长地劝道。

梁桢哼了声,淡淡道:“做我的大娘子,你不必应付任何人。她要真敢把你怎么样,去的就不仅仅是两队飞龙卫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