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64)

作者:孟冬十五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关键字:主角:秦莞,梁桢 ┃ 配角:秦耀,苏泽,赵攸宁、宋丹青 作为定远侯府的嫡长女,秦莞活得磊落洒脱,到头来却落了个中毒惨死的下场。 重活一世,她决定一心复仇,终身不嫁。谁承想,一场再俗套不过的英雄救美,让镇北大将军提着厚礼上门求亲。镇北大将军…都三十好几了吧?嫡长子都二十了!等等!将军府嫡长子……将来是要造反的呀! 点击展开

河面吹来一阵清风,好巧不巧地掀起轿帘,秦莞不经意地一瞅,便看到了那个伟岸的身影。

“梁大将军”似有所感,缓缓地回过头,撞上她的目光。

秦莞脸上有些烧,不过,她强撑着没低头,而是对着他笑了一下。只是嘴角刚刚扬起,轿帘便放了下来。

梁桢凤眸微扬,眼底染上浓浓的笑意。

下桥时,他特意让马走了慢了些,再慢些,慢着慢着就慢到了花轿边上。

于是,围观的人群看到了史无前例的一幕——新郎官弯下腰,一手执着缰绳,一手掀开花轿的侧窗。

四四方方的望窗里露出新娘的脸,肤如暖玉,双眸生辉,娇面玲珑精致,当真是比花还艳。

梁桢眼中的笑意更加柔软,“鞭炮声有些大,可曾害怕?”

“不怕。”秦莞答。

声音轻柔和软,温暖了这暮秋的黄昏,也暖进了梁桢的心。

不知谁带的头,人群中传出阵阵起哄声。

梁桢阖上窗扇,轻夹马腹,哒哒地冲到前面。

长长的车队从御街这头排到了那头,一眼望去满是喜庆的红色。锣鼓响了一路,鞭炮放了满街。

这一天,全汴京的人都知道镇北大将军娶了新妇,是进了内门接出来的正正经经的大娘子。

***

跨进镇北将军府的门槛,秦莞一直由“梁大将军”牵着。

没有射轿,没有火盆,没有任何需要新妇谨遵的规矩,梁桢始终让秦莞和自己走在一起,不必遮脸,也不必落后半步。

喜堂里塞满了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所有的目光全都汇聚到这对新人身上,耳边皆是笑声和祝福。

秦莞垂着头,不敢看上一眼,尽管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她还是忍不住紧张,手心冒出层层汗渍。

身边的人似是感受到了,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无声地鼓励。

他的手温暖干燥,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可靠。

秦莞悄悄地舒了口气,听着礼官的唱诺,终于顺顺利利地拜完了天地。

人群一窝蜂地拥入洞房。

喜婆端来合卺酒,说着吉祥话,梁桢笑得爽朗,秦莞装着羞涩,两个人头贴头地喝了。

喜婆握着一把金质的小剪,笑盈盈道:“将军,要结发了。”

秦莞手上一顿,低垂的睫毛如蝶翼般微微颤动。这一刻她心里没由来地生出一丝伤感,“结发为夫妻,白首不相离。”然而这一切却是假的。

梁桢瞧见了,顿了顿,笑道:“大娘子这头梳得甚是好看,拆下来可惜,不必剪了。”

喜婆笑容一僵,面露难色:“将军,这不合规矩……”

梁桢撑着膝盖,压低声音,玩笑般道:“回头我们自己结。”

喜婆一讶,不由笑了,“成,成,奴婢给您把喜剪和喜袋搁下。”

屋内的丫鬟婆子们皆是掩着嘴,露出暧昧的笑,“将军当真心疼大娘子呢!”

秦莞舒了口气,悄悄地抬起眼,看向对面的人。梁桢也在看着她,两个人的视线就那样撞到了一起。

郎君笑意舒放,娘子眸光点点,有丝丝甜意在彼此心底缓缓滋生。

***

宾客们去前院吃酒席,屋里只剩下自家人。

彩练爱惜地碰了碰秦莞金冠上的流苏,笑嘻嘻地说:“姑娘从此就是大娘子了。”

明月笑笑,打趣道:“你也是大娘子身边的掌事女使了。”

清风看着秦莞,感慨道:“真不敢想,日子怎么过得这般快?奴婢还记得当初刚被主母领到跟前时您连路都走不稳。”

飞云也轻声道:“喜嬷嬷一定很遗憾,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幕。”

秦莞出嫁,只带了四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还有几个粗使婆子,最亲近的喜嬷嬷没跟过来。

旁人只觉得是她心疼喜嬷嬷年纪大了,想让她在一方居养老,实际上秦莞只是做好了随时抽身的准备。

不管旁人看着有多喜庆、多热闹,她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时刻提醒自己这桩婚事只是一场交易,等到梁家度过难关,等到她积攒下足够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这一切结束的时候。

彩练坐在脚踏上,扶着秦莞的膝盖,小声说:“奴婢方才都瞧了,梁大将军院里竟然连个年轻的女使都没有,上到管事下到伺候的全是长随小厮,如今他们不方便进屋,都在二门外候着。”

秦莞戳戳她脑门,笑道:“没记错的话,你这丫头跟我一起进门的吧,怎么就把人家院里的事都摸清了?”

彩练下巴一扬,道:“关系到姑娘的终身幸福,奴婢自然要上心!”

飞云抿着嘴笑笑,无情地拆穿她,“明明是喜嬷嬷教的。”

彩练白了她一眼,“嬷嬷叫你收好铜镜,你怎么没听?”

飞云小脸一白,慌乱道:“我——”

秦莞抿了抿嘴,觉出不对劲。

就在这时,卧房外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伯母,情儿进来了。”

——这就看出院里没有梁家女使的弊端了,来了客人连个通传的都没有。

清风四人忙站起来,迎了出去。

梁情没叫她们为难,主动道出身份:“侄女梁情,给伯母见礼了。”

秦莞起身,虚扶一把,“情姐儿不必多礼,快坐。”

“谢伯母。”梁情微笑着坐在秦莞对面。

其实秦莞早就见过梁情,知道她是二房的嫡女,也是梁家这一代的长女。之前梁桢和她谈婚事的时候就是以梁情的名义把她约出去的。

汴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说,侯伯勋贵、清流世家、武将豪门掰着手指头就那么几个,只是不同的圈子大多时候不会相融。

就拿秦莞和梁情来说,明明年纪相当,偶尔也会在各种宴会上碰见,偏偏从来没搭上过半句话,像这样面对面坐着还是第一次。

梁情不像宋丹青那般温婉周到,也不像赵攸宁一样孤高个性,更不像魏欣、秦萱似的面甜心黑。她身上有股浓浓的书卷气,言谈举止温和可亲。

秦莞对她印象不错。

梁情笑盈盈地开口:“情儿这次过来,一来是奉了祖母和母亲的命陪伯母解解闷,二来是替伯父带句话。”

秦莞知道,前一句多半是客套,后面的“带话”才是正题。

她露出几分歉意,道:“多谢母亲和弟妹,也多谢情儿。叫个丫鬟过来就成,怎的辛苦你亲自跑这一趟?”

梁情笑笑,眼中露出几分调侃:“情儿想着,约摸是伯父太过重视,怕丫鬟们说不好——自然,情儿乐意得很,哪里会觉得辛苦?”

秦莞笑笑,亲自给她斟了杯茶,“先解解渴,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情儿别嫌弃。”

“伯母折煞情儿了。”

梁情起身谢过,这才重新坐下,说:“伯父让情儿同伯母说,点心小食稍后送上,伯母定要填饱肚子,不要客气。若是困了便先歇下,不必拘着。”

秦莞信了,梁情的确是来替“梁大将军”传话的,因为这两句话的语气都和信里一模一样。

想象着他一本正经地嘱咐小辈带这种家常里短的话,秦莞就忍不住想笑。

作者有话要说:嗷~~我错了,没写到洞房……

第52章 8.23

倘若秦莞真是个羞羞怯怯的新嫁娘, 听到未来夫君说让她先歇下, 她势必不会当真, 如今却不一样。

既然梁大将军都发了话,她干嘛要委屈自己?反正这桩婚事也不是真的。

她也确实累了。头上的凤冠用料实成, 足足有十斤重, 顶了这么一整天, 脖子都要断了。

梁情走后, 秦莞立即垮下腰, 叫丫鬟们给她卸下金冠。

丫鬟们原本不肯,尤其是清风, 喜嬷嬷不在她便自觉地担起责任,苦口婆心地劝道:“姑娘且忍忍罢,梁大将军还没来呢, 您怎么能一个人歇了?”

秦莞心下暗道:他来不来还不一定呢,我还能傻傻地等他一晚上?

只是这话不能与丫鬟们明说, 秦莞干脆自己动手拔掉脑后的凤钗,又去扯头冠,只是没扯下来, 反倒揪到了头发,疼得她低呼一声。

丫鬟们心疼又无奈, 只得伺候着她除了金冠和外裳,又从带来的嫁妆箱子里拿了件厚实的毛氅给她盖上。

至于床侧那一摞大红喜被,秦莞和丫鬟们默契地没去动。

没想到的是,“梁大将军”很快就来了。

彼时, 飞云正倚着凭几打瞌睡,明月坐在脚踏上守着秦莞,清风轻手轻脚地收拾着从侯府带来的细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