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贵女做谋士(94)
元庆帝一开始没当回事儿,只当是这个儿子是少年人意气用事,过阵子见事情尘埃落定便会自动放弃了。
却未曾想,纳兰朝这次不是闹一时脾气,那之后,他开始日日都跪到养心殿门外明志,且风吹不动雨打不停。
元庆帝这才发现,这个儿子好像和自己印象中的小七有些不太一样了。
于是这么过了九日,元庆帝便将纳兰朝召进去认真问了一个时辰的话,这才意识到,纳兰朝这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去定西北了。而且他的想法还很理智很成熟,并不是自己一开始误解的那般简单。
因此,元庆帝在一番权衡利弊后,终究是同意了,只是临走之前,再下叮嘱纳兰朝到了战场上不能跑去前方,只能呆在后方的营帐观战。
纳兰朝忙不迭地应下了,但只是嘴上应下了,他到了战场后并没有这么做。
凡是有点热血有点野心的男子,到了战场那种地方,难免会被激起一腔领兵挥斥方遒的豪迈之情。
纳兰朝整日在后方军帐中看着谷大红挂帅领兵,在外面带着各路军马上阵杀敌,血液都澎湃了。
再转头看自己,眼看一身本领有了用武之地,却因为一个皇子的身份只能留守后方,而那些人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一个华而不实的精贵瓷器。
如果就这么一直下去,那完全有违了他来此的目的,他不是只有一腔冲动、满心装着不要命不怕死的莽夫,他想做的是,竭尽全力实现自己能够实现的那部分价值,好男儿自当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哪怕只是出一条杀敌的计谋!
在跟谷大红恳切陈情一番后,他终于得到了参与到这场战斗最前方的机会,得以跟在师父谷大红的身侧,上阵迎敌。
这场战争最后是以高开低走的走势结束的,刚开始很多人都以为这会是一场大战。
但最后因为北戎内乱及大魏决策正确等种种原因,对方打了几月便开始抽身撤走,这一战,终以大魏大胜告捷画下来了句号。
之后,谷大红留在了西北荣养,而纳兰朝被一封圣旨召回了京城。
元庆帝这也是第一次从自己儿子口中听到战争亲历者的战报,这可比写在信件上的那简单几行字生动形象、惊心动魄多了。
而纳兰朝也因为亲身投入战场杀敌这一事,受到了朝中以铁杆儿主战派程敬礼为首的程党一派的极高赞誉,直道纳兰朝有大将之才。
至于更多的,即便有也不能说出口,毕竟东宫还在那儿看着呢,真说出口了就不是在夸人,而是在害人了……
不过回京之后的纳兰朝,并没有借着此事邀宠或张扬,反而继续跟在东宫后面,继续作回了低调的太子-党。不得不说,这一举动,一让废太子纳兰箴放心下不少。
也正因为有此前情在,几年前年甘肃总兵胡勇出事时,元庆帝才会在众多皇子里头,选中纳兰朝前往西北探查。
一则,西北的军情兵将,纳兰朝还算称得上熟悉;二则纳兰朝的能力他足够放心,综合下来,皇子中没有谁比他更适合。
而从如今的结果来看,总兵府已脱离旧股势力的掌控,成功完成了向新势力的交接,纳兰朝这个任务,确实完成的不错。
回到眼前,八皇子也是好武之人,他平日最大的喜好便是找人切磋。
但此时此刻,他看着在人群中面无表情利落出剑的纳兰朝,第一次在这位难辨深浅的七哥身上,感受到了那种让人望一眼便不寒而栗的杀气……
第90章
成王母子前后围了约十二亲卫,纳兰朝身后只跟着六人,其余都在外面搏杀。
此时的内殿中,三位太医早抱头鼠窜至角落,八皇子身旁只有两个内侍守着,纳兰朝的亲卫是早料到这场□□,才会提前守在离殿门最近的地方以备万一。
可随他入宫的亲卫都留在殿外了,此时还不知道是生是死,也许混乱一开始就被成王的人斩杀了也未可知,八皇子心中一片冰凉。
周漪澜则是带着为数不多的十几位宫女内侍守在元庆帝的榻前寸步不离。
纳兰朝今日穿了一身白衣,不过此刻,雪白色的祥云福纹袍上,已是遍染斑斓血迹,再细看,便可发现纳兰朝的身上一道口子也无。
鲜血沿着长剑顺流而下,一路从内殿滴至外殿,此时,纳兰朝已持剑行走至门前,随之而来的还有成王一伙。
“外面殿前司已被七弟策反了一部分,难不成就连侍卫亲军司也有七弟你的人?”成王停下脚步,试探道。
“五哥所谋甚大,收买侍卫亲军司应是你才对,不然就钟亮手下那小小一支队伍,怎够五哥差遣?”纳兰朝竟是浅笑着回道。
“以为这样就能留住我?痴心妄想。”
成王早命人在外面备好了弓箭,一旦殿前司不能将纳兰朝并八皇子这伙人杀尽,他便会率先逃出去,再令手下射出火箭,将整个大殿付之一炬。
“哦?那便试试看。”
纳兰朝说罢,一甩长剑,两侧亲卫立时飞速变换脚法身形,三人一支小队,开始往成王的方向杀去。
“三叉阵?”成王说完,眼睛也跟着眯了一下。
他虽没上过战场,但兵书还是读过几本的,并非什么孤陋寡闻的没见识之人。
他刚一眼就看出,这是军中流行的一种步兵阵法,三人成阵搭作正三角形,最前面的人负责冲锋,后面的两人同时负责助攻和防卫。
这个阵法听起来简单,但需要小队内部建立起极强大的信任,因为真正打起仗来并不是敌我两方各站一侧,而是双方士兵混杂在一起,你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就站到了你的身侧或身后,趁着你无力分心时突然对你出剑。
所以,这个阵法十分考验团队协作的能力,一旦打头的前锋不敢把后背交给队友,就会畏首畏尾地不敢全心杀敌。
战场上考验的除了武力,更重要的是反应能力,如果一个士兵杀敌的同时还要分一半心在他的身后,那他的反应就会比全心全意奋力冲杀的人慢上半拍。而就这半拍,可能就决定了一个士兵、甚至一支队伍的生死。
同样的,如果前锋心无疑虑,两个后卫却实力不足不能做好防卫助攻的职责,那这支队伍一洋存活不了多久。因而想练成这样一支合作默契又实力相当的兵来,不是三五月的事。
纳兰朝以前跟着名将,果然没白学……
“五哥好眼力,此阵可是好久没人进过了,今日就用五哥来开开刃,见怪了。”
这个阵的功力,或者是纳兰朝手下的功力,比成王想象中的更可怕,没一会儿,他这边已折了五个人进去,而对面还未损失一人。
外面的援兵迟迟进不来,眼看再这么战下去,明显于己方不利,成王无法再等下去了,心念百转间,只想出两条路来,要么冒险强冲,要么……
想到这儿,他突然对着纳兰朝喊道:“老七,你就不想知道,你的女人被本王藏到哪儿去了吗?”
后面周漪澜闻声,却是第一时间抬头看向了纳兰朝,她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成王说的那个人,百分之百就是顾小楼。
谁知,纳兰朝根本不为所动,他先是向对面刺出一剑后,才淡淡出声道:“你死了,本王也能找到。”
这一瞬间,成王开始怀疑起来,既然纳兰朝对今日之事早有准备,那么他藏顾小楼的地方,是否也已被他发现了?但是,他内心深处觉得,这根本不可能。
只可惜,他现在被拦在殿内,不清楚外面的情况,一时也无法确定。
但通过纳兰朝刚才的反应来看,哪怕他没有发现,顾小楼这颗棋子的作用也不大了,毕竟纳兰朝刚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眼下,只能冒险一冲了……
前面留了四个亲卫打头,成王则拥着崔贵妃开始往外冲去,身后随护的两个亲卫只抵抗了一小阵儿,便很快倒下了。
眼看要行至门前,侧方突然伸出一柄长刀直直朝成王的方向砍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时,崔贵妃的眼神刚好从儿子身上扫过,那一瞬间,她来不及多想,猛地一个扑身挡在了成王身后。
门开了,崔贵妃却缓缓倒在了成王的背上,用自己的身体为成王赢得了一线生机。
成王转身,同一时间,一声尖利的“母妃”从他口中响起,他伸手摸向崔贵妃后背,是满手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