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薛亭晚进宫看望皇太后的时候,特意带了一盒焕容斋食铺的点心去,皇太后吃了点心之后赞不绝口。后来,这事儿不知怎么传到了宫外头去,京中那些没吃过焕容斋食铺的点心的贵女小姐们听闻养尊处优的皇太后都对焕容斋食铺里的点心赞不绝口,更是心生好奇,纷纷前来购买。
因四物糕、珍玉糕、阿胶糕、燕窝糕四种糕点的配方有养颜滋阴之功效,许多贵人小姐们每日用上一两块养颜滋阴的糕点,配合着使用焕容斋的脂粉,如此外敷内服,不出数月,容颜果然大有改善,不仅褪了暗沉蜡黄之色,而且愈发光彩照人。
贵人小姐们将使用焕容斋脂粉、点心的亲身体验在闺阁之中的口耳相传,使焕容斋和食铺的名声更胜往昔。
上回,薛亭晚受了史清婉的构陷,为了将坊间小报上刊载的污蔑焕容斋的言论压下去,薛亭晚不惜一掷千金,购买下了数个坊间私营小报作坊。
如今,薛亭晚手里握着数个坊间小报,就等于掌握了整个京城的消息命脉,说是独揽了整个京城的民间喉舌也不为过。
深思熟虑之后,薛亭晚决定,并不干涉坊间小报正常的日常运转,而是在小报每日刊载的京城八卦中,“随手”、“不经意”地穿插一些对焕容斋、松风万客楼、焕容斋食铺的褒扬之语。如此只言片语的宣传点缀其中,不显得刻意,反倒显得真实可信。
再加上薛亭晚手下的这几个酒楼铺子确实是酒菜味美价廉、脂粉质量上乘、产品功效显著、伙计服务周到……东家用心经营,加上小报的正面宣传,如此双管齐下,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这几个铺子酒楼的知名度。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便到了九月份。
徐颢领督军御史之官职,办完了永兴军路的差事,不日便打道回京,向献庆帝复命。
此行徐颢尽职尽责,不仅肃正了军纪,更查办了一起私吞军饷的案子,将涉案官员悉数缉拿回京,也算是在献庆帝面前立了一功。
一码事归一码事,献庆帝本就知道徐颢此人身负才能,可堪大用,见他如此尽忠办差,诚信求娶,先前因为徐颢惹德平公主生气而起的怒火也渐渐平息。
献庆帝见徐颢是真心诚意想尚德平公主为妻,便也点头应允了两人的婚事,准备在九月九日重阳宴上颁布为二人赐婚的旨意。
金秋送爽,佳节又重阳。这日,献庆帝于禁廷东南乐游苑举行重阳宴,率文武百官、王公侯爵共赏丹桂茱萸,登高修禊事。
乐游苑,致爽殿中。
宫人、宫婢们鱼贯而入,奉上玉盘珍馐、金樽美酒。殿中宾客满座如云,君臣共同举杯,以庆贺佳节。
阵阵秋风穿殿而来,挟裹着花香袭人,酒香清冽,叫人如梦似醉,不知今夕何夕。
酒过三巡,献庆帝召徐颢和德平公主上前,亲口宣了赐婚旨意。
依着德平公主的意思,两人成婚之后,依历朝历代惯例,依旧设公主府,但德平以嫡妻身份嫁入徐国公府中,与驸马徐颢合住,此生此世,不设面首。
德平公主和徐颢两个人都是十足的倔性子,这十几年来不仅折磨对方,更是折磨自己,如今二人明白了自己的真心,幡然醒悟,皆为了彼此做出“不可能”的让步,终于解开了多年心结,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薛亭晚见两人终成眷属,心中也颇为感动。
等礼部官员拟好了赐婚的圣旨,献庆帝又召了数位臣子上御前觐见,行提拔官职之事。
这批新臣入朝为官已有一个多月,其中有几位新臣政绩卓绝,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或是屡屡建功,或是恪守职责,或是造福一方百姓,献庆帝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当即大手一挥,将这几名新臣的官职各提拔了一级。
殿上有人为了升官而欢喜,殿下宴席上,自然也有人为不得升迁而发愁。
宴席上,汪应连身着从六品深绿色官袍,面笼愁云,兀自饮了一杯闷酒。
一个月过去了,榜眼李棠阶已经从翰林修撰升为了翰林侍讲,探花罗文俊也已经从监察御史升为了领侍御史。而他这个一甲状元郎,却依旧在吏部主事的位子上原地踏步,不得升迁。
思及此,汪应连暗暗捏紧了手中的金樽——是他的才学不如他们吗?是他的成绩不如他们吗?都不是!只因他汪应连出身庶人,在朝中无权无势,献庆帝和这些世家大族从未把他放在眼中!
他出身贫寒,好不容易凭着一身才学连中三元、金榜题名,成为天子门生,本想从此可以青云直上,宦海扬帆,没想到竟是出师不利——宦途伊始,他便被这些显贵出身的同窗们狠狠的压了一头。
汪应连心中愈想愈憋闷,连饮数杯冷酒,抬眼望向上首端坐的许大人。
许大人乃是许端、许飞琼之父,官拜礼部侍郎,朝中二品大员。若是能得许大人为吏部的靠山,以后他汪应连的官途岂不是大道坦途,一帆风顺?
虽说许大人之女许飞琼的姿容逊色了些,可听说许大人对这个女儿不甚喜爱,等两人成了婚,他汪应连得了老丈人的倚重,定是少不了红袖添香之福!到时候,他若想三妻四妾,岂不是想娶几个就娶几个的事儿?!
思及此,汪应连将左手缓缓伸入宽大的官袍衣袖中。那袖中正躺着一只小小白玉瓶,里头装的,乃是汪应连一早准备好的迷药。
汪应连面上阴阴沉沉,手中暗暗攥紧了白玉瓶,心中的阴险计谋渐渐成型。
第44章 重阳(二)
那厢,德平公主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嫁给喜欢了十几年的徐颢, 脸上的笑意满的几乎要溢出来。
只见德平面带红晕, 唇角弯弯,不好意思地拉过薛亭晚, “徐颢约了我一会子去登高远望, 恐怕不能如约和你一起去梦隐湖中泛舟了。”
重阳佳节,宜登高远望,宜出游赏景, 宜赏菊、宜佩茱萸……乐游苑中山坡连绵,山路缓而不陡, 最宜登高远望。另有碧湖深潭镶嵌其中, 最负盛名的一湖,名为梦隐湖, 湖心有亭一座,名为嘉实亭。
薛亭晚无奈地叹了句“见色忘友”,终是笑着叫德平公主赶紧去赴约了。
那厢,丫环入画道,“小姐,您一早就说想去梦隐湖泛舟游玩,如今德平公主去赴徐大人约了, 小姐一个人该多无聊!可要叫二小姐一起去梦隐湖中泛舟?”
今日重阳宴, 贵女、公子分席而坐, 因薛亭晚身负永嘉县主封号, 和德平公主、怀敏郡主坐于贵女席的上首, 和薛楼月并不坐在一处。
薛亭晚闻言,当即抬眼看向不远处的薛楼月,一双清亮杏眸中涌起复杂情绪。
那日琼林宴上,薛亭晚听了德平公主细细道来“薛楼月意欲加害她的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从小到大,薛亭晚和薛楼月感情都很好,姐妹二人几乎从没有生过矛盾红过脸,如今,薛楼月竟然意欲加害于她?!
薛亭晚心中惊疑不定,满是难以置信,当晚甚至夜不能寐,整整深思了两个晚上,才决定把此事告诉母亲宛氏。
自从上次薛楼月因太子一事心生嫉恨,被禁足浮翠坞之后,宛氏察觉到薛楼月的性情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再细细一查,便知道了薛楼月那日在紫筠堂外意外偷听到了自己的身世。因此,宛氏早早就派了费妈妈暗中探看浮翠坞的动静,以防薛楼月生出心魔,误入歧途,对薛亭晚做出什么阴险之事。
不料,宛氏百密一疏,防得了薛楼月在惠景侯府中作妖,却防不住她在惠景侯府外头加害薛亭晚。
宛氏听了这两次薛楼月加害薛亭晚的事情,当即勃然大怒,火冒三丈——扪心自问,她把薛楼月当做亲生女儿教养长大,可谓对得起天地良心!没想到,到头来,自己竟然是养了一头白眼狼!薛楼月不知恩图报、不念养育之恩也就算了,如今竟然起了歪心思,接二连三地蓄意陷害薛亭晚!
宛氏是个护犊子的母亲,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的薛楼月暗地作妖,置亲生女儿薛亭晚于危险之地。
故而,那日紫筠堂中,宛氏沉吟片刻,终是屏退左右,和薛亭晚道出了“阿月并非惠景侯府亲生女儿”的事情,并再三嘱咐薛亭晚,叫她对薛楼月打起十二分的提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