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谋(136)

作者:苏四公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HE 专情 权谋 皇后 转世 那个深得帝王爱重,代代传颂的庄敬皇后重生了。这一生她不愿再做那个心中只有天下苍生,为大梁耗尽最后一滴心血,却被孤独囚禁于宫闱的贤后。这一世,她要自由自在,做个纨绔逍遥一世。 点击展开

程锦咬着笔头,丝毫不觉得学子们的狂热有什么奇怪的,前世文定年在士林之中也深受读书人的爱戴,无论他是去讲学,还是参加文会,总会引来无数人的疯狂追捧,甚至还有人因为错失了听他的讲授痛哭流涕,差点寻了短见的。

萧晟正是利用了他在士林中的影响力,收拢了许多有识之士,也正是这些人帮助萧晟平定天下,治理江山,才有了大梁如今的太平盛世。

不过这些人也形成了一个牢不可摧的文官利益集团,萧晟十分信任文官,觉得文官不比武将,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无武功军队可以依仗,一切全都仰赖帝王的恩宠,对皇权毫无危害。

但是定了天下之后,才发现文官已经尾大不掉了,从朝廷到州县,一切权力都被读书人掌握在手中,就连武将勋贵在读书人面前都很自觉地矮了一个头,拼命鞭策家中子弟读书考取功名。

士林领袖的一句话,比十道圣旨还管用。

太祖萧晟那样的人如何能够忍受受人挟制,那些年日夜筹谋着要除掉功高盖主的文定年,哪怕赵华在宫中小心翼翼地同他周旋,甚至以退为进地试探保全,最终还是让他得逞,耍弄了阴谋诡计,害死了文定年。

可他最终还是低估了读书人的力量,朝廷失了文相,还会有林相,陈相,后来还会有苏相、崔相,这样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牢牢把控着权力,他们聪明甚至狡猾,永远都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得到百姓甚至武将们的信任和追捧。

就算强势如萧晟最后都拿他们没有办法,不得不在他们面前放下刀枪,同他们耍起了嘴皮子和笔杆子,虽然成功赢下了几局,但是朝廷大势还是无法控制地滑向了文官们。

那一个又一个的大梁相公,虽然彼此政见不同,争斗不休,但在一个底线问题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绝不让皇权分去他们文官集团手中的权力。

如今的隆庆帝倒是聪明,用上了文绍安这么一个聪明忠心的近臣,他年纪轻轻就有了成为士林领袖的趋势,若没有前世的事儿,兴许他还真能成为隆庆帝手中一把最锋利的刀。

如今的文绍安,她是越来越看不明白了,他的眼神到现在都让她心发颤。

到了用午膳的时间,程锦收拾了书袋,慢悠悠地晃荡出来。

如今的国子监比她想象的要大上许多,她所处的太学在国子监的前头,监生大概有两百多人,到了饭点,路上都是人,三五成群地走着,相约着去国子监的公厨用餐。

国子监里的规矩极严,监生不得捎带外食入内,也不得擅自外出用餐,只能在公厨之中与师长、同窗共餐,公厨之中的饭食每日皆有定例,除米饭可以随意食用,菜蔬鱼肉皆按份配给,不得增减。

国子监里的饭食其实并不算差,顿顿有鱼有肉,虽然不多,但也不曾少了荤腥,比寻常百姓家要好得多。

可国子监内的学子,无论男女,皆出自名门望族,自小锦衣玉食,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楚,不少监生刚入学时叫苦不迭,私下里溜出去下馆子,或是偷偷捎带吃食进来。

学监黑着脸查了几次,罚他们当众悔过,并将当月月考成绩作废,直接面临被劝退危险的这些,哪里敢再逞口腹之欲,只得含泪收敛了许多。

至此之后,虽还有人三不五时地夹带吃食进来,但再也不敢有人明目张胆了,日子久了,他们也渐渐习惯了,只要将书读出来了,今后还不是天天锦衣玉食。

“姑娘,”青萍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接过程锦手里的书袋,“我服侍您去用饭。”

程锦点点头,“阿娘将你留下来了?”

“姑娘,奴婢一定尽心,请姑娘莫要赶奴婢走。”青萍低下头,声音有些发紧,这些日子程锦出入都带着红绡,虽然红绡不曾张狂,但眉宇间意气风发还是刺痛了她,今日程夫人指名要她留下来,她还不敢相信,以为是自己听岔了。

但是程夫人的看重,未必就代表程锦的接受,这些日子她是看明白她们家姑娘有多硬气,嘴上虽然从不曾责难她们什么,但是心里同明镜似的,她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要让她们这些下人揣摩很久,在她面前还有谁敢造次,青萍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程锦逐回去,那她真的无颜在侯府待下去了。

“谁说要赶你走了?”程锦一哂,拍了拍她的肩膀,“莫要多心,太学里的日子清苦,红绡未必捱得住,我本就是属意留你下来的。”

第一百九十章 同窗

“姑娘!”青萍不可置信地看着程锦,她以为自己上回私自向程钤禀告的事儿触怒了程锦,她今后都不会再亲近自己了,今日程夫人将她留下,她是又喜悦又担心。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和红绡,一个内敛稳重,一个活泼圆滑,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我出门常带着她,就是冲着她的灵活机变。你是个死心眼的人,遇事机变不足,但好在忠诚可靠,平日留你在府里管着那几个丫鬟婆子,我最是放心不过了。如今在国子监里条件清苦,我也不欲四处交游,大出风头,留你在身边倒是更妥帖稳当一些。”程锦温声道。

“姑娘……”青萍眼眶一红,险些落下泪来,“是奴婢的错,奴婢一定改。”

“你何错之有?每个人的性情皆有不同,这是天性,本无对错,更没有改不改这一说,我和大姐是亲姐妹,她就庄重大方,而我却顽劣不堪……”

“姑娘,您不……”

程锦做了个手势,止住了她的话,“我可没说顽劣有什么不好,兴许在别人眼中这样不好,但我可不这么觉得,我便是这样的人,只求一个自在开心,你既跟着我,那便该适应我的性子,我与大姐终究是不同的。”

“我知道。”青萍吸了吸鼻子,“姑娘放心,奴婢一定尽心。”

程锦略略点了点头,她不是一个乐意在调教丫鬟婆子身上花费太多时间的人,今日对青萍说这么多话,也是承她之前尽心照料自己的情,能不能想明白,还是要看她自个儿了。

太学有太学的公厨,女学有女学的公厨,程锦穿着男子的儒衫,领着小丫鬟进了太学的公厨。

太学之中绝大多数都是男子,屈指可数的几个女监生大家早就识得了,突然撞进程锦这么个生面孔,立刻引来所有人的注意。

国子监里的监生大多是书香门第出身,认真上进,对京中的八卦流言没有外头那些人那么热衷,虽不免有些喜欢凑热闹的嘴碎之人,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

一些不爱凑热闹,又不曾经历一早程夫人送程锦上学那一幕的监生,见到生面孔是这么个玉雪可爱的小姑娘,难免开始互相打听。

人总是相信自己第一眼见到的,过去不曾见过程锦的人,第一次见她便是如今这个如玉瓷娃娃一般精致漂亮的小姑娘,哪里会同传言里那个粗鲁不堪的傻子联系起来,下意识地便把那些传言当成了中伤她的流言。

程锦一向肆意,即使面对这么多男子也毫无一般闺秀的羞涩,与那些偷看她的眼神撞上也不害羞,反倒笑眯眯地冲人拱手行礼,别说是同一般的闺秀相比了,便是在太学中读书的那几位姑娘也没她这么放得开。

不过因为她的年纪小,身量还不曾长开,看上去还是个孩子,这番活泼在人看来并不觉得轻浮,反倒带上了几分娇憨。

“在下方默,程五姑娘,幸会了。”其他监生与程锦对视后,都有些不好意思,仓皇地别过脸去,一个圆脸儒生却大喇喇地朝程锦咧嘴一笑,回了她的礼。

“方兄,幸会幸会。”

“同我们一块儿用膳吧?”

“好啊好啊。”程锦从善如流地在方默身边坐下,青萍立刻为她端上了取来的饭食,“方兄可是工部侍郎方晖的家人?”

“正是家父,”方晖虽给这个次子取名一个“默”字,但显然这位是外向嘴碎的性子,并未随了其父的心意,自坐下起便唠叨个没完,“你是第一天入学么?编在哪个班?”

“我今日刚来,编在癸班。”

“癸班啊?”方晖打了个寒颤,“没事儿没事儿,我也曾经被编到癸班,回去挨了老子好一通揍,后来发奋图强,总算是往前蹿了蹿,考到了壬班,这太学中,当属甲班和癸班待不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