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146)

作者:天行有道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关键字:主角:林若秋,楚镇 本文又名《家里有皇位要继承怎么破》《命中注定我要拯救整个王朝》林若秋穿进了一本宫斗文里,成为建昭帝身边籍籍无名的某个炮灰嫔御,原身因红杏出墙与人珠胎暗结而发配入冷宫,最后被乱棍打死。点击展开

楚镇遂起了兴致,“说什么?”

“臣妾告诉她,她在皇后的位子上坐得太久,臣妾已不想再等。”林若秋一字一句清晰说道。

楚镇调侃道,“看不出来,你胆子还挺大。”

放在平时,这便是妥妥的挑衅皇后的罪名,亏她竟有勇气自毁。

“妾说的是实话。”林若秋轻声叹道,“陛下可以有无数个宠妃,可能和您共享宗庙的,却唯有皇后一人,臣妾怕自己永远也等不来那一日。”

世事无常,谁知道她能活几年,生命里是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的。若能早日被册立为皇后,好歹在临死之前,她能名正言顺做他的妻——很傻的想法,可她却真心为此忧虑过,有时候人就看重那层仪式感,有了身份的加持,她死也死得甘心。

听她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楚镇忙去捂她的嘴,两道剑眉紧紧蹙起。

林若秋在他的动作下渐渐安静下来。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荒唐,可一旦说出来了,她却觉得浑身轻松。

半晌之后,楚镇方才小心翼翼将她松开,“既如此,朕便与你立下誓愿,生同衾,死同穴,如何?”

林若秋想不出有力的回答,忽的如一枚小炮弹般冲进他怀里,将他紧紧拥住。

楚镇揉着她的头发,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傻子,朕怎会容你先一步离朕而去?”

林若秋埋首于他胸前,牢牢抓着他的衣裳,一寸也不想分开。

=

甘露殿中,谢贵妃得知皇帝又去了琼华殿的消息,不禁低声叹息,“皇帝还是舍不得她。”

还以为宋氏这一去,皇帝多少会假惺惺作态几日,谁知转脸就去宠妃宫中寻欢作乐,若被言官知道,就算不大肆上书,私下里也得规劝几句。

明芳脸上跃跃欲试,“娘娘,不如咱们将此事告知礼部诸位大臣,如此一来,陛顾及颜面,多少得冷落淑妃几日。”

谢贵妃冷声喝止,“不可。”

皇帝为皇后守孝那是情分,却未必非得如此,她若贸贸然宣扬出去,一则祖宗规矩并无定制,占不到道理;二则,如此作为损的是皇帝颜面,于林氏其实并无多少损伤,实则是因小失大。

而况,她总疑心林氏是否知道些什么,宋皇后自从行宫回来之后便一直避不见客,实在可疑。

第107章 奸妃

明芳忽然想起一事, 悄悄道:“听说皇后娘娘是在行宫受了气,这才病上加病, 以致沉疴难起。”

谢贵妃眸中一凛, “谁说的?”

明芳讪讪道:“无风不起浪,若林淑妃真个行事规矩, 旁人又怎敢造她的谣。”

谢贵妃便知其底里,叹道:“口舌易生是非,多少年了, 贤妃还是学不会这条。”

大抵是知晓林若秋的地位已不可撼动,赵氏才这般破罐子破摔吧, 须知就算毁了林若秋的名声,她自己的名声亦好不到哪儿去——林若秋是否尊重皇后且不论, 赵氏这样播散同僚的坏话, 亦坐实了妒忌之名。

不过, 也许误打误撞竟帮了她的忙。谢贵妃沉声道:“记得约束底下,不许妄议琼华殿中事,如有违误,刑杖伺候。”

明芳心领神会, 忙笑着答应, “是, 咱们宫里的人自然是最守规矩的。”

愈不让人说话,岂非愈证实里头有鬼, 只怕这下流言得传得更加汹涌, 林淑妃这回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可她就算着恼, 也只能找披香殿的赵氏理论去,甘露殿却没惹她。

这两人斗得两败俱伤才最好,如此,贵妃娘娘方能坐收渔翁之利。

=

林若秋察觉到流言的时候,流言已散播到满宫皆是,甚至不能辨别是从哪处传出来的。尽管说辞千变万化,可中心思想却只有一条:她跟宋氏的死脱不了干系。

红柳将逮着的两个小丫头一通训斥,又一人各打了十仗,方才气咻咻的来到林若秋面前,涨红了脸道:“那些人的嘴也忒坏了,没影儿的事也敢往您身上泼脏水,娘娘您就该启奏陛下,好好理一理宫中的舌头才是。”

林若秋虽然心中闷塞,面上好歹能维持平静,“理什么?法不责众,真要是一个个抓起来,倒显得本宫心虚。”

如今谢贵妃赵贤妃等人都在忙着施惠上下笼络人心,她就算不愿拾人牙慧,也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对待下属虽说讲究宽严相济,可宽绝对是比严更讨喜的。

况且,就算将人拘来审问也问不出什么,要自证清白更是难上加难,她能说自己对宋皇后非但无仇反倒有恩么?不能,宋皇后私逃一事止有她与皇帝知晓,且这桩事份属宫中丑闻,林若秋吃饱了撑的才会抛出这颗定时炸弹。

反倒是那些人证明她有罪的推断听起来颇有道理:第一,宋皇后在她进宫之后便失宠了,而她则在短短时日跃居高位,足以证明皇帝有宠妾灭妻之举——纯属胡说八道,宋皇后从来就没得宠过,而她虽晋封的速度颇快,那也是为皇帝生下一双儿女的缘故,母以子贵,难道皇帝不能给孩儿的生母几分薄面么?

但就算林若秋指出其中漏洞,恐怕也难堵悠悠之口,毕竟皇帝对她的盛宠人人皆瞧在眼里,论起陪王伴驾的时间,也无人能比她更多,足以证明此女狐媚惑主,心机颇深——说起这个林若秋便又要叫屈了,别人没办事迷住皇帝,难道还得她主动将男人往外人怀中推么?那她不是贤惠,是有毛病。

至于第二点猜测,则纯乎恶意满满了。宋皇后从行宫回来就病势垂危,如今更是一命呜呼,来回就只有帝后二人及林淑妃,林淑妃真能置身事外么?说她气死皇后倒还是轻的,更大胆一点的,甚至剑指她谋害宋氏,说不定连这次避暑之行都是林淑妃安排好的,否则宋皇后病得爬都爬不起来,何苦偏生走这一遭?她那样孱弱的身子,就算没人下毒,往来舟车劳顿也足够要了她的命。

总而言之,林若秋已从过去娇媚擅宠的小狐狸精华丽丽地升级为一名奸妃,为了地位权势,也为了给今后的皇子铺路,她一手害死了宋皇后,还哄得皇帝对其言听计从,连传说中的妲己褒姒见了她都自愧弗如。

林若秋听了都觉汗颜,想她何时能有这等本事了?这人未免将她吹嘘得太厉害了些。不过人言可畏,林若秋再怎么怠惰懒散,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

她原本不想掺和宋皇后的丧仪,打算让谢赵二人总揽大小事务,可这么一闹,林若秋反而不得松懈,若她刻意避开宫中人事,岂不正显得心中有鬼。

既然她问心无愧,那操办一个死人的丧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林若秋反倒积极向皇帝请旨,愿和谢贵妃赵贤妃等人携手共治。

谢贵妃还没露出什么,赵贤妃的脸色却仿佛吞了一千只苍蝇。

她原以为宫中流言一起,林若秋为避嫌,自然得推辞不受,她也能趁机将失去的权柄夺回来,谁知林若秋的做法与她预期中截然相反,看来到底是她小觑了这个女人——这样心机深重的毒妇,没准皇后真是被她所杀也说不定。

回去之后,赵贤妃脸上便有些郁郁不乐,川儿知她所急,因劝道:“您别担心,立后少说得是明年的章程,咱们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赵贤妃叹道:“明年又如何?哪怕再拖上十年,没福气就是没福气。”

谢贵妃为诸妃之首,论资历、论贤名,她和林氏都比不过谢婉玉,谢丞相亦为群臣之首,有他领头,一众文官自然是站谢氏的;林若秋就不提了,膝下一双儿女便是她最大的护身符,何况皇帝又早被她迷得七荤八素,眼中再无其他。

赵贤妃之父平西将军虽也威名赫赫,可在朝中,武将究竟不及文臣得力,何况她在宫中亦混得不上不下,就算皇帝考虑立后,只怕她也在最末的人选之列。

川儿陪她唏嘘了一阵子,因出主意道:“那娘娘您不妨另辟蹊径,朝中的事您说不上话,这宫里却是您最熟悉了的,何不从此下手?”

赵贤妃疑惑的看向他。

川儿道:“立后一事并非陛下圣意独断,太后娘娘总能说上几句话,若得她老人家保举,娘娘您的胜算不就多几分了么?”

赵贤妃想起长乐宫的那位便无精打采,“算了吧,她惯会敷衍塞责,又岂会认真帮本宫?”

上次为了林若秋晋封淑妃的事,赵贤妃巴巴的到魏太后跟前扮了一个多月的孝子贤孙,结果殊无成效,林若秋还是排到了她前头,可知那虔婆就会和稀泥,指望她出力是不成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