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叹气,没想到赵俊在宫外的野蛮已经让人觉得司马炎和孙皓一样了,现在想想赵粲这些人作死作得的确过分了,难怪早晚要被收拾。
“惭愧,然而陛下乃是明君,你不必担心,虽说陛下若是医治不成而崩会引大乱,但我也隐隐觉得这次一定能够成功的。”
命令左右送上钱物,杜仲还从没一次见过这么多钱,手都在抖,惊恐地看着胡芳不知如何是好。
胡芳表情和善,对着杜仲说:“你不必惊讶,我相信你医术自然有过人之处,既然你居无定所,不如随我入宫,我会推荐你为太医监太医,在皇宫当差,只要不任性胡为,自然富贵难言。”
杜仲也知道贵嫔是最大的嫔妃,胡芳更是赫赫有名的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女,根本没有一点怀疑,立刻在此跪地叩首,流涕感激。
当夜,杜仲随着胡芳进了宫,因为太晚了不好打扰司马炎休息,胡芳下令杜仲去太医监自行休息,明日再开始为司马炎和杨芷馨配药救命。
杜仲到了太医监,太医们都已经出宫回家了,而胡延索也睡下,朱苓却点着灯火在屋内读书,仿佛特意在等杜仲的到来。
和邓合欢已经接触过了,朱苓知道会有这么一位太医过来,虽然这么一个和刘太医年龄相仿的人让朱苓感到有些难相处,但心里的计划不会因为这个而打乱。
是时候要除掉胡延索了,永远的除掉。
虽然胡延索不过是要些面子要些存在感要些奉承,这对朱苓来说不过是心中不快罢了,没必要在意,但有一点是个不定时的隐患,而且一旦爆发,自己的命杨芷馨的命都不在了。
他知道杨艳死去的秘密,那他也该死。
关押的期间被胡延索冷嘲热讽多次,而且他还经常把杨艳的秘密拿出来晒晒太阳,更加加深了朱苓的恐惧。
拱手,朱苓行得是晚辈礼,“晚辈乃是太医监太医朱苓,听闻足下的事情,想到足下入宫定然生疏,于是在此迎接。”
面前的人可是有品衔的官,杜仲哪受得起这个礼,赶紧恭敬回应,“草民杜仲,受胡贵嫔引荐来到此处,尚未任职,大人如此大礼,草民受之难安。”
朱苓客客气气,完全没有把杜仲当成一个平民,当下就为杜仲介绍了这个太医监,所有太医的底细,还带杜仲看了看药物仓库和典籍,杜仲对朱苓好感倍增,不自觉就把他当做了这个太医监里的依靠。
这当然是朱苓想要的效果。
完毕,杜仲又一次敬拜,“朱太医虽然年轻,但毕竟地位高于草民,能受此礼遇心中倍感荣幸,以后一同共事还望多多指教。”
朱苓点头微笑,转而又露出苦恼的表情,然后嗫嚅难言,要得就是让杜仲觉得这个太医监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太平。
果然上当了,杜仲立刻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赶紧又问:“所言有不妥之处?”
朱苓如同惊醒的样子,转而苦笑对着杜仲说:“并非你说法有错,我与你自然在一起医治病情合作无间,其他太医也都是友善之人,唯独有一人恐怕会处处针对你。”
杜仲皱眉了,但也不敢唐突问,朱苓指了指后面休息的地方,“便是这太医监的领头太医,胡太医。”
杜仲大惊,自己这第一天上班还没开始呢,竟然就有人告知会有针对自己的人存在,那人自己甚至都不认识,这种话从何谈起,杜仲怎么也都接受不了。
“草民尚未见过这太医监里其他太医一面,怎会无故招来针对?还望朱太医指点明白。”
朱苓冷笑一阵又叹气,说:“我当初来这里时也是这样的想法,但很快就知道这里的人并非那么豁达自谦,你觉得惊讶也算正常,只因你一时忘记这世上有种心病名为嫉妒,难以治愈,我当初也是因为治好了弘训太后的顽疾遭来灾祸才领悟到这点。”
虽然是刘太医的故事,但朱苓觉得现在套在胡延索身上一点也没冤枉他。
杜仲马上明白了,这个领头太医既然是一把手,肯定不会满意下面的人比他高明,朱苓肯定是治好了那人治不了的病受到重用了,他忌恨在心所以陷害,现在自己入了宫,眼见就要治疗皇帝,万一治好了,那功劳肯定大的难以想象,这个领头太医应该还是接受不了吧,说不定也会来陷害自己。
赶紧跪拜在地,杜仲说:“新入宫中,若是遇到朱太医所言之事,恐怕草民难以抵抗,还望朱太医协助!”
第158章 立场
朱苓当然应诺,也未曾吩咐杜仲要做什么,明天只要对杜仲保持恭敬甚至有些奉承,胡延索肯定会心里不爽,这个梁子就结下了,之后再对付胡延索的时候不怕杜仲不配合。
朱苓早就明白,司马炎患上疫病绝不是偶然,他们这些太医排查了几天几夜,根本没发现有嫔妃还患有那病,而侍从患病的也被杀光,司马炎如此尊贵,能接触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还得了疫病那只有一个原因。
有人设计的,要弑君。
朱苓本能想到就是贾南风,因为皇帝驾崩对所有的妃子来说都是坏事,唯独对东宫来说是好事,哪怕太子和太子妃的眼睛哭出血,也改变不了他们变成皇帝皇后变成皇宫乃至天下的主人,是直接受益人。
然而没有一丁点的证据,这种大事可不能随便怀疑,动辄就有掉脑袋的风险,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嫔妃们肯定也怀疑有人想要谋杀皇帝,不知道是谁罢了。
但不管是谁,既然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就好办了,现在太医监已经可以治疗司马炎,这时候要杀司马炎的人来毁灭太医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谁都不会想到是太医监里的人自己干的。
次日,胡芳已经联络过了羊徽瑜,任命的诏书也下达了,杜仲正式成为了太医,官服加身,太医们都围着贺喜,杜仲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欣喜无限一一回礼。
朱苓主动开口,“如今陛下的性命都指望着杜太医,还望不辞劳苦尽快配药,晚辈等众人都会全力配合。”
大家纷纷附和,杜仲也是很不好意思,说:“此药方只是试验而成,虽能救活人,但也让不少人提前送了性命,此时尚不敢让陛下直接服用,还要多靠诸位给予意见加以改进。”
朱苓赶紧又说:“杜太医谦虚了,即便如此,主宰之人还是杜太医,这太医监的命运大家的未来都要靠着杜太医了。”
是这个道理,把皇帝从阎王那拉回来,这是刨了祖坟都找不出来的功绩,大家都明白现在是沾光的时候,即便跑个腿也能算是参与了,只要跟着杜仲混就行。
赶紧都连声附和,甚至不乏有表忠心坚决维护的调子,虽然杜仲仍然谦虚有礼,但朱苓已经发现到胡延索不满的表情了。
朱苓暗自觉得可笑可悲,胡延索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立刻对着杜仲说:“杜太医还是先把药方让胡太医看看吧,之前我的配药也经常要胡太医过目检验。”
胡延索虽然也有医术,哪里比得过朱苓,朱苓研制出来的药方哪还需要他来过目,无非就是抢功劳罢了,其他的太医都心知肚明,看到朱苓没意见也都不多管闲事罢了。
但杜仲倒没想到这点,只想起朱苓说胡延索是领头太医,于是赶紧拱手敬拜,“胡太医是这里的领事,自然应当如此,在下这就将药方写出来。”
哪是什么领头太医,司马炎早就否决了,平常众太医看到朱苓尊敬胡延索所以才给脸面,毕竟朱苓可是皇帝的直系太医,现在杜仲的价值算是最大的了,没人还想给胡延索脸面,都不禁冷笑,毫不避讳地笑。
杜仲看到大家的样子,觉得莫名其妙,胡延索也是顿时觉得脸面全失,但却根本找不到可以反将一军的办法。
拿着杜仲写好的药方,胡延索的心立刻就凉了,虽然也曾想过做出改进的方法,甚至独吞杜仲的方子立下不世之功,但现在却深刻感觉到什么叫做天外有天。
“我也不算是领事太医,不过是资历比几位太医老一些罢了,杜太医如今处理的可是陛下的性命大病,我怎呢独自妄下定论,还是大家多看看,多看看。”
其实就是看不懂罢了,大家也都知道,但没必要一点遮羞布不留,只是用表情在嘲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