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番外(16)

费祎将桌上爵中的酒一饮而尽,虽一边调侃,仍能听出几分担忧。

诸葛亮坐着,左手手指轻轻拍着桌面,似是想什么应对之策,想来他也被这二人的琐事搅得不安宁。

“两人如此相争,长久下去必有倾危,还请丞相拿个主意。”费祎说。

“也不知这二人是什么克星,一文一武,也算是我大汉肱股之臣,偏偏行事如此小气,我早些年为了劝慰二人也写了不少书信,想着言辞恳切,杨仪又是个文臣,多少能听得些进去,各自退让一步又如何?未曾想到二人到拔刀不能相容的地步。”

诸葛亮也甚为烦忧,看着饭菜也进得差不多了,他放下筷子,按了按额头,“此事恐怕得从长计议。”

我在一旁煮酒端茶,也将这些话全听了,没忍住插了一句嘴,“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从长计议呢?”

话音一出,又觉得自己好像犯了古人的什么忌讳。对,以下犯上的忌讳,毕竟大人们商讨对策呢,我怎可中途插嘴?

“小小厨房丫头,此处哪里容得你来置喙?”费祎果然不满了。

蒋琬听了,忽然哈哈大笑,说,“文伟,你可别小瞧这小小厨女,上回在前厅,我还吃过她的瘪呢。”

说起前厅,我已然不爽,碍于诸葛亮,我不敢再轻易当面反驳蒋琬。

“哦?何事让公琰都如此无奈?”费祎听到蒋琬说起,似乎很有兴趣,他打量了我一会,问,“我是不是哪里见过你?”

放在现代,男孩子对女孩子说这话通常是“撩妹”的一种手段,但是现在,对我而言就是另一种尴尬。

费祎对我左瞧右看,我心想,吃了我的鱼,废话怎么还这么多?费大人,还真难为你姓“费”了。

诸葛亮瞧我说的笃定,只问我,“你有什么看法?”

我心里对费祎小小鄙视了一下,将酒壶放好,整了整脏兮兮的衣袖,说,“我认为自古英雄不乏‘不打不相识’者,其实这世上许多矛盾的解决都在‘打’这个字上,最简单的方法莫不是让二者真真正正的打一场。”

“放肆。”费祎说,“那杨仪是个文臣,怎经得魏延的打?”

“那就是了。”我点点头,说,“若是这样,只会有一个结果——不是哪日魏延提刀砍死杨仪,就是早晚杨仪要被魏延恐吓致死。”

“因此,”我顿了顿,说,“既不能打,那么只剩丞相所谓的‘劝和’之法,此法该是最行之有效的。”

“废话。”费祎说。

“只是仅仅作为第三者用言语宽慰,或以丞相,以上级之姿大约还是不够的,或者说,不能很好的解除双方内心根深蒂固的疙瘩。”

“你的意思是?”费祎说。

“要让二人真正握手言和,还得靠他们自己。”我言简意赅。

“你有办法?”诸葛亮问。

“既然打无用,劝和亦无用,不如试试有没有能让两人必须团结做一件事的法子。”我说,“并且应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内进行,这样有利于舒缓紧张情绪。”

我说得摇头晃脑,看似很有道理,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些啥,最后我终于把他们引入了正题——

“你们有没有听过一种需要合作的棋牌游戏?”

“它叫——”

“斗地主。”

六眼懵逼。

虽然我知道一定是这样的结果。

“唉。”我叹了口气,“各位稍安勿躁,我可以解释给大家听。”

接下来省略一万字赘述。

“总之,这是一个需要懂得相互配合的高智商游戏,我认为可以一试。”我说。

费祎又提出了反对意见,“杨仪现在连门都不愿出,哪里还敢来同魏延棋牌游乐?”

“这还不简单,丞相下帖子请呗。”我说。

“若是中途二人又起争执,如何是好?”蒋琬问。

“他俩若平时如何厮杀都不要紧,”我说,“可将他们请入丞相府,魏延定不敢公然恐吓杀人。”

逼逼叨半天,诸葛亮丢出一句,“行了。容亮再考虑。”

之后几人又说了些题外话,一顿饭不知不觉吃了一个半近两个时辰,我在一旁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才听到蒋琬和费祎要告退的声音。

我将二人送到门外,已近亥时,外边已经黑漆漆一片,蒋琬和费祎还在絮絮说着什么,二人越走越远,我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融进暗夜里,不由也遐思起来,这二人的名字,其实早该熟悉,为何如今才想到?

蒋琬,费祎,董允。后面两位,都是在初中时就背过的《出师表》中就出现过,他们后来都怎样了呢?是不是也成为了大汉的中坚砥柱?平日里不好好学习,终于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了,可是,已经晚了。

返回时,我转头看到一个女子的身影,其实我是认得她的。

“素秋姐姐。”我见到她,十分有礼貌的行了个礼。

这个叫“素秋”的,年纪不过三十出头,身姿也算曼妙,脸上不曾画什么厚重的妆容,一副寡淡恬静的样子,我回忆起那日茶房与蓝玉的事,心中对她多了几分芥蒂。倒是素秋见到我时,眼中忽然浮现出一丝惊讶,却不过持续了几秒,立马又平静了下去。

点点头,便离开了。

等我回到诸葛亮的住所,见他一人静静坐在偌大的屋内,右肘抵着案桌,手撑着头,眼睛眯着,好像已经累得睡了过去。

忽的心中有些心疼。

一国之相,整日的用心操劳,还要为官员们争斗不和的琐事费心劳力,若我能、哪怕只是为他分担一点点?或许都可以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吧。

想了想,还是取了一件裘衣轻轻披在他身上。

刚要离开,又听得他说了一句,“魏延与杨仪之事,权且交由你一试吧。”

作者有话要说:

慢慢更。

第21章 魏延杨仪

过了几日,正是个风清日丽的好日子,又遇上官员们五日一休,我准备两副扑克牌,一副备用,还让人帮忙在花园亭子里修了个以前公园老头们打牌常爱用的小圆石桌和几张小石凳。(别问我怎么做到的,诸葛亮同意了啥事都好干。)

一切准备就绪,我还嬉皮笑脸的同诸葛亮说,“这事若办的好,你不如也让我做个长史得了。”

看诸葛亮一脸嫌弃,我又说,“至少《韩非子》、《六韬》不用再抄了吧?”

诸葛亮想起什么似的,“你不说,我还差点忘记了。”

“你……”

我气极。

我让人在桌上放了几样我新做的点心,无非就是什么春卷啊,麻圆,以前学校食堂常吃到的早点而已。但对这里的人来说似乎还很新奇,我炸麻圆时蓝玉偷溜溜进来吃了一个,被我拧了一下胳膊,说,“就知道吃。”

“拿几个去给你阿夏姐姐吃。”我说。生病时阿夏也来看过我几回,我拿着歪歪扭扭的绣样给她看,连她那样温和矜持的女孩子也忍不住笑出声。我挠挠头吐了吐舌头,也表示无可奈何。

时值午后,阳光懒洋洋的洒在地面上,我突然很想给自己做一个躺椅,边摇边在花园中大睡一觉,那该多舒坦。

但现在似乎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魏延和杨仪二人一前一后到的,魏延先到,虽穿了一身便装,身上却还是别了把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心想不会又要干架吧?

魏延正吃着桌上的点心,杨仪也到了,搞笑的是,杨仪远远的看见魏延坐在亭子里,却止住了脚步,死活不肯过来。

我只好热情的上前打招呼,说,“杨大人好!”然后生拉硬拽把他拖了过来。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杨仪,一看此人眉眼间一股小人志气,第一感觉便不是什么大气之人,如今又畏畏缩缩不肯与魏延相见,眼中却对魏延含了一股恨意,死命盯着。也不难理解诸葛亮前几日说他“狷狭”了。

“大人坐!”我刻意搬了张石凳想让杨仪坐在魏延身侧,杨仪如惊弓之鸟,搬起石凳后退了好几步,到了魏延的对面才勉强坐下。

“丞相呢?”魏延似乎对杨仪的举动很是蔑视,嘴里发出“戚”的一声,一边问我。

“丞相考虑到二位大人平日诸事辛苦,特意下帖请二位大人来府中休闲玩乐半日。但刚刚有突发公事急需处理,一时半会抽不出身,等到丞相忙完了,即刻便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