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红对着两个男孩说,看着他们离开屋子这才坐在床边的木椅上。
徐老太:“你有什么话想和我说?”
李映红笑道:“不是我想对您说,是您想对我说吧。”
一碗蟹肉粥已经没了大半,屋子里的浓香味却久久未散。
“我也没有别的话想问,只有一个问题。”
徐老太皱着眉:“这都是巧合吗?你们真的是偶遇到了我外孙?”
李映红帮她把碗放回床头柜上:“连您都不知道丛军去悄悄给您买螃蟹,我又怎么可能知道?确实是凑巧赶上了。”
徐奶奶似乎也听进去了她的话,李映红继续说:“丛军说您病了,他想学着为您做一顿您最喜欢的海鲜料理,所以我才来你们家帮忙做了一顿。虽然有些不礼貌,但我能不能问一下,您生的是什么病?”
“唉,这倒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就是心脏病,昨天晕倒了,可能是吓着那孩子了。其实这都是常事了,只是这孩子过去不在我身边,头一遭遇见自然是慌了神。”
“去过医院了吗?”
“不用不用,晕得也不沉,只是半梦半醒,中途丛军想找人送我去医院,被我给叫住了。”
徐奶奶对李映红歉意地笑笑:“我这外孙被我那女儿女婿养的太过乖巧了些,我是怕他受了骗,傻傻地领了外人进家门,这才对你们母子说那些话。谢谢你们来帮忙熬制这蟹肉粥,很好喝,有些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的日子里。”
李映红笑着扶起她:“可不止这一碗粥呢。”
徐奶奶笑:“是了,还有蟹肉煲。”
“还是不止。”李映红朝她眨眨眼,信心满满地说,“就是不知道是帮您把蟹八件拿进来,还是扶您出去吃?”
徐奶奶毫不掩饰吃惊:“你连蟹八件都知道?我见你不像是南方长大的啊。”
两个人说着已经结伴走出去,蟹肉煲和炒螃蟹已经被林家栋与丛军盛好放在桌上。李映红将徐奶奶扶到桌前,没有遗漏后者眼中惊喜的神采。
蟹八件已经一个个整理好放在桌上,此刻齐整地排开,更显得精致有趣。李映红有一瞬间甚至都忘了这是七十年代的县城。
“这蟹八件在古时候就有了。小时候我的阿嬷想将这个卖掉,是我求着她送给我,这才保存下来。我阿嬷也不会用这个,所以我就跟着阿爸出海捕蟹,再回来用蟹八件半试半学地吃螃蟹。”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李映红轻声吐出这句诗。
徐奶奶眼睛里闪过惊艳的光芒,随即从眼底涌现出温暖亲和的感情。
“你原来看过《红楼梦》,真是很难得。是啊,《红楼梦》里就有螃蟹宴,那场面!写得可真好。只是这书在前些年不给看了,我还以为以后都不会有人记得《红楼梦》。”
李映红笑道:“这两年不是又变好了吗。徐奶奶,你尝尝我的手艺,这炒螃蟹和蟹肉粥可不是一个味儿,这蟹肉煲又合不合您的口味?”
他们三人看着徐奶奶用着蟹八件细致小心地品尝起来,后者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过了一会儿突然发现他们都盯着自己,不禁笑了起来。
“好了,大家一起吃吧,都看着我做什么。”
丛军忍不住问:“阿嬷,那你觉得好吃吗?”
虽然不是每一个步骤都是他自己做的,但作为参与者的一员,他还是很想知道阿嬷的想法。
徐奶奶看着疼爱的外孙,重重地点了头:“好吃!”
大家这才放下心来,一齐各自取了一只螃蟹。
林家栋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份被精细拆好的螃蟹,抬头才发现是徐奶奶。
“小家伙,我刚才的语气太冲了,真是对不起。你们母子明明是来帮丛军的,你还和丛军差不多大,是不是很委屈?吃了这个你妈妈用心做的,我给剥的螃蟹,就不生气了,好不好?”
徐奶奶慈爱地看着林家栋,后者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地接过螃蟹。
“我没有委屈,徐奶奶你吃吧”
徐奶奶却也没继续吃,而是又给李映红亲手盛了一碗蟹肉粥:“你也不生气吧?”
李映红明显感觉到从自己耐心解释到提到《红楼梦》里螃蟹宴这个过程里徐奶奶态度的转变,心里也没觉得有什么好难受的。
毕竟自己领先所有人一步了解这个世界和这些人的故事,被有心的人怀疑也很正常。
听闻徐奶奶的话,她爽朗地笑道:“这哪儿能呐。”
第20章 劝说
第二十章
回乡的车不是每天都有的,李映红和林家栋在县城又等了两天这才踏上了归途。
颠簸了几个小时,两人终于到了鹿泉村。
李映红和孩子们见上了一面后,就马不停蹄地到了孟守华和许燕家。
孟守华刚呼噜完一碗面,碗筷刚撂下就见到她走进自家院子。
“哟,映红啊,你燕姐儿去打野菜了。”
李映红笑着走近他,后者还在继续说着:“你要不在这儿等等?吃过了没,要不来碗面?你姐早上新擀的,劲道!”
“孟大哥,你也太爱吃面了,许燕姐还真是天天给你做啊?不过我就不吃了,刚和家栋从县城回来,回之前就垫饱了肚子,在车上颠啊颠的更是没胃口!”
“你去县城了?还带着家栋?你们啥时候……哦哦哦!想起来了!许燕儿是说过你干嘛去了……”
李映红看孟守华愁眉苦脸的,知道他完全是看在许燕的面子上才给自己卖三分薄面,实际上也没指望他记得自己到底是去城里做什么的,就率先说:“我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儿!”
“行啊,那你等等吧,她也快回来了。实在不行的话,你说句话,我去你们家把你家的小猴子们都叫过来,一起吃顿晚饭。”
“孟大哥,我是来找你谈点事儿。”
孟守华一愣:“找谁?找俺。”
李映红反问:“是啊,怎么?我们村民不能找村长说说事儿吗?”
孟守华知道自己刚才全是误会了,合着李映红找来自己家的目的是为了跟自己“谈事儿”,而不是找自己老婆闲聊,一时有些抹不开面儿:
“这哪里的话。那你说吧,什么事儿?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你直接说不用害臊!有什么事儿咱们公社不都能担着吗!当然了,前提是你不能伤害群众的利益!”
“孟大哥,那我直说了。我想问问,你对咱们村的建设,有啥想法没?”
孟守华哈哈大笑:“你这是来检查我的工作了?我们鹿泉村的建设,哪个方面不是我和朱二勤两个人商量着来的?就说今天吧,早上我跟他去村里学校看了看,那是真破!所以我们给添置了些东西,就等着孩子们过完夏天去领新文具新板凳用了。中午回家吃碗面,也是休息休息,朱二勤那家伙估计正掐分掐秒睡觉呢,因为下午的时候他还要下地,还要去仓库检查农作工具。至于我,我得把年中报告写了,还得算好给学校添东西的账目。”
李映红知道鹿泉村小学终于被重视了一把还有些开心,不过这不是她现在应该关心的事情。孟守华将话说得这么细致,感觉上是话里有话,像是对自己有了意见。
“孟大哥,你不要觉得我烦,也别觉得我以下犯上。但是我听着你这话,感觉除了学校那件事姑且是对咱们村的教育建设,其他的可都只是些日常工作,算不上建设的范畴内吧。”
瞧见孟守华的脸色突然不好,她又提前一步抢在对方开口道:“我想问的是,有没有对我们村的经济建设?”
男人眼皮一跳,原本的不满情绪瞬间灰飞云散,转而取代的是内心的惊讶。
李映红看着他站起身大步走去门外探了探头,确定周围没人这才掩上门,回到桌前。
“你知不知道,这话给外头人听去,会搞的人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那是暂时的,若是真金白银拿在手上,就不会惶惶了!”
孟守华见了鬼一样打量起始终心平气和,对自己笑语盈盈的李映红,终于有点信了许燕说的,她这个比亲姐妹还亲的妹妹是有了大不同。
不仅是对比她的过去,就连对比其他人,都是很不一样。
他拧着眉,沉下声音一顿一句地说:“那你指的是什么?你要……你要经济建设,那咋建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