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辣媳当家(58)

作者:NANA12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温馨清水、弃妇 刚从职场小助理混出头的苏玉兰一觉醒来竟回到了80年代,成了自己同名同姓同龄的年轻小寡妇,肚子里怀着一个还带着两个拖油瓶儿子,人穷家破,婆家无视,娘家不疼。苏玉兰带着三个儿子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一路过关斩将、降妖除魔,在80年代过的风生水起,还顺带给三个儿子找了个酷似自己爱豆的后爹...... 点击展开

十里八村都要到镇上这一个面粉厂来换面,去的晚了都要排半天队,人们有用小拉车拉着麦子来的,有用二八大扛驮着麦子来的,回去的时候袋子里的麦子就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和麸皮,过年不光人有了细粮吃,就连家里养的鸡和猪也能吃上点料(麸皮)。

家里从来面粉从来就没断过,苏玉兰看了看厨房的面缸,有还是有,只是不多了,越往后面粉厂越忙,苏玉兰也没驮麦子,她现在这身子骨搬东西实在是不行,最近两次她都是直接拿钱过去买。

直接买有一个好处就是快,不用排队过秤称小麦,然后等着会计给开条子,会计得拨拉着算盘按小麦的数量兑换成多少斤面粉和麸皮,还要再交了加工费,才能轮到取面粉和麸皮。

苏玉兰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她又不要麸皮,交了钱直接拿着条子等着拿面粉就行了,往外搬面粉的大哥跟苏玉兰也是熟脸了,一个女人家挺那么大个肚子出来买面粉,只要一次就能给人留下印象,况且她都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负责搬面粉的大哥直接把苏玉兰的面粉给她搬到了后架上,又帮她捆好了才又返回车间去接着搬面袋子。

在这里生活了三个多月了,虽然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人和事,但好人也还是很多的,像刚才帮她搬面粉的大哥,还有卖布的付广才大哥......

因为衣服做的多了,需要的布也就多了,现在付大哥集上卖的这些一块一块儿的残布,根本就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了,苏玉兰也考虑过整匹的购买布料,她现在又不差本钱,完全可以买好布了,但是现在还没完全取消布票,整匹的加价布买起来成本又高出太多。

燕市的批发市场听说是可以买到的,但是对她来说又不太现实,她现在这身子骨不太适合来回奔波,这个孩子苏玉兰不想有任何闪失。

付广才有自己的渠道,他从哪里弄来的布苏玉兰从不打听,但是他确实帮苏玉兰进过来几次整匹或者半匹的布料,解决了苏玉兰的燃眉之急,可以说如果没有付广才,她苏玉兰的第一桶金肯定不会挣的像现在这么轻松。

邻居赵婶两口子也帮了她不少,家里没男人有些力气活儿确实发愁,赵大叔每次都会过来帮忙,虽然一开始赵婶的目的并不单纯,但是相处久了,两家关系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这个冬天下了两场雪,两家房子紧挨着,赵大叔两口子每次都把房上的积雪帮她清理了,这些苏玉兰也是看到村里别人家清理房顶上的雪才知道的。

如果不把房顶上的雪都弄下来,太阳出来雪融化成水,到晚上再冻住,很容易把房顶冻坏,所以家家都要上房扫雪,可以说家里攀高搬重的活儿赵大叔都帮她做了,虽然老公公人也不错,但是住的毕竟要远些,一些小事儿苏玉兰也不可能专门去找老公公来帮忙,远亲不如近邻,赵婶两口子让苏玉兰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中间赵婶儿子赵刚也从学校回来了两次,对赵刚苏玉兰是有印象的。

八二年,在农村一个高中生绝对也能算的上是文化人了,但是高中生是不分配工作的,赵刚已经复读了一年了,第一次参加高考没考上,今年考得比第一次好些,上了专科线,但是由于估分失误,填写志愿没把握好,最终还是没能被报考的学校录取。

七八年恢复高考到现在一共也才四年,在暂停高考的那些年里,全国的教育水平都在倒退,学生不专心学,老师也没耐心教,再加上平吉县城这种小地方,师资力量底子太薄弱,每年能考上大学的根本就没有多少,本科线以上的更是寥寥无几。

赵刚不属于天生就很会读书的,他是能下苦功夫的,家里也对他寄予了厚望,赵刚别的科目都还可以,就是英语底子太弱,每次考试能考二三十分就算不错了。

苏玉兰上一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出国的,所以她在英语上是花过很多心思的,不只是过级考试,托福考试她都考过了,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擅长英语也让她占了不少优势。

现在的高考生,十个里有八个英语是短板,剩下的两个也不过刚刚能过及格线,哑巴式的英语教学就是为了应付高考,考生词汇量不够,考卷上的选择题根本就看不懂,只能靠懵,阅读理解和写作就更不用提了。

如果全靠懵的,选择题在abcd里挑一个统一选下来,或许都能懵到三十多分,但是现在的考生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是百分百认真的,他们是认真学了的,只是碍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的不好而已。

☆、八十一、买不起就别莫

这种消极对待考试的态度他们是不能容忍的,就算蒙也要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以后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正确几率大一点的来蒙,但是这种情况下蒙对的几率一般都不大。

赵婶两口子的希望都放在了赵刚的高考上,苏玉兰也希望赵刚能考好。

上次赵刚回来,苏玉兰把自己总结的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跟赵刚说了一些,面对赵刚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态,苏玉兰也没有解释太多,只说是受了赵婶所托,在集上跟当老师的顾客讨要来的。

对于苏玉兰给他的学习方法,赵刚是半信半疑的,不过他的英语成绩实在是差,这两年他没少在英语上下功夫,卷子也刷了不少,成绩却一直提不上去,邻居二嫂给的法子或许可以试试,死马当成活马医,就算不管用,只是浪费点儿时间,成绩也不会再差到哪里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的摸底考试,赵刚的英语成绩竟然逼近50分了,这还没多长时间呢就提高了20多分,赵刚高兴极了,按照这个进度下去,寒假之前的考试,他说不定就能上及格线了,赵刚一想到这个就有点激动,如果能到60分以上,只是英语一科就能提高40多分,对高考生来说一分难求,多出40多分只要其他科目成绩不滑坡,明年的高考他上本科线的机会就大了许多。

腊月十二姑嫂两个照旧去赶集,离年越来越近,衣服卖的也越来越好。

平吉县这样的小县城人口却不少,这时候还不流行独生子女,一家两三个孩子都不算多,从童装上看,家长们对时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从秋天到冬天,百货大楼除了多了几款棉衣,童装的款式还是那么两样,这年头外穿的棉衣还没像几十年后这么流行,御寒主要靠的还是自己家用棉花做的棉衣棉裤,外面再套上宽大的褂子裤子,所以苏玉兰这夹克一直卖了三个月了,还是卖的很好,只要买大点号,一件衣服可以穿三季。

孩子是最不怕撞衫的群体,一样的新衣服,小伙伴们都有,自己也能有一件一样的才最好。

除了百货大楼,县城里也没有其他可以买衣服的地方,苏玉兰的衣服这时候就成了不会做活儿的家长们的救星了,过年了孩子总是要添新衣服的,百货大楼的衣服死贵死贵的,还不能讲价,买一件是这个件,买三件还是这个价,集上卖童装的小摊衣服款式跟百货大楼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不少,而且一次买两三件的话还能更便宜一些。

一条胡同住着的街坊邻居或者一个厂里的工友最近都是三五成群约好了组团来挑,能多便宜一块是一块,早点把新衣服给孩子买到家里,也好安了孩子的心踏踏实实考试,过年走亲戚的时候互相打听孩子成绩是少不了的环节,孩子考得好了家长脸上才有光。

下午早早收了摊,苏玉兰拉上李晓梅来到了百货大楼,李晓梅还老大不情愿的,衣服都不够卖,不知道二嫂怎么想的,不赶紧回去做活儿,竟然要来逛百货大楼?

不过当苏玉兰把她领到女装区的时候,李晓梅就顾不上想其他的了,长到这么大,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王月娥做的,蓝色上衣蓝色裤子,除了夏天,春秋套秋衣毛衣,冬天套棉衣棉裤,外穿的衣服裤子一年到头都是一个样。

十八岁的大姑娘正是爱美的年纪,哪个不喜欢漂亮的衣服鞋子,但是家里条件就这样,再加上村里人都这样穿,李晓梅以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过现在看到百货大楼挂在衣架上的衣服,李晓梅才觉得自己这一身简直是太土了。

粗略转了一圈,李晓梅对那些大衣都不太感兴趣,走到牛仔裤跟前却迈不动腿了,电影里的大明星都是大喇叭牛仔裤,齐腰的小短上衣,看上起特别时髦,上次三哥回家就穿了这么一条,牛仔裤男女都能穿,李晓梅也想要条牛仔裤,可她一看价格28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