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式开幕前就是那点事,杜易诺抱着小骑士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叹了一句:“恍如隔世啊。”
顾立诚在边上坐下的时候拍了他一下:“你真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
“有事一定要说啊。”杜易诺遇到的那些事虽然没有一条算是丑闻,也都不能怪他,但是大众的风向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
就是因为命运多舛,莫名其妙的传出来了杜易诺是命硬的扫帚星,克死了亲妈,把亲爹克得无路可走。现在又开始克身边的人,乱七八糟的事情层出不穷,不知道多少人为他受伤。
这事情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竟然是那么一部分人信了,就算不信的人,在这些人“杜易诺是扫帚星,霉运缠身”的负能量宣传下,也不由得对杜易诺本人产生了一些习惯性的反感。尤其杜易诺近期没有出现,不能依靠个人的表现,洗刷掉这些谣言。
“谢谢。”其实他和顾立诚的情况稍微有那么点相近,都是被流言闹得稍微有些名声受损。不过没关系,这些事都只是他们前进路上的小石子,掀不起大浪头来。
两人又说了点闲话,电影开场了。
整部电影,从片头开始,就是昏黄的色泽,充满了“老派”的味道。
很多人都在期待杜易诺在片中的扮相,即使网络上他当初在票友聚会上唱的《贵妃醉酒》视频早就传疯了,但当时拍摄的终归不是专业的摄像师,虽然唱腔很清晰,但很多镜头都非常的模糊。电影里的他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毕竟没有看到。
可是,电影中刚出场的,并非是杜易诺,而是顾立诚。
男主角穿着当年一百多年前最流行的小西装,戴着礼貌,三七分的头发油乎乎的,一脸的不耐烦和嫌弃——很显然他和演员本人一样是个时髦青年,不过同是一百多年前的。
“刘小姐真的每次都来捧那个演员的场?”男主角手里不断摆弄一根手杖,询问着自己的随从。
“少爷,您这都问第四次了,就是这。”
男主角一咬牙,进去了。戏园子的老板很会看人,没等他们多说,就把这位孙少爷安排到了二楼的雅座。
桌上摆着的瓜果、点心和茶水,随从眼疾手快的倒了茶,男主角看都不看,甚至他的胳膊都不碰桌子。锣鼓点已经想起来了,高力士和裴力士已经上了场。可男主角依旧看也不看,他在努力找着那位刘小姐,却只看到嗑着瓜子喝着茶水的人。
“脏死了。”男主角咧嘴,“还说是什么东方歌剧呢?”
电影院里的观众这下就都知道这位男主角是个什么人了,现代世界里这种人也不少——外国月亮都更圆的海归。
华国确实依旧有很多地方比不上国外,但也有追上去的地方,至于一副我踏上这个土地都是脏了自己脚的样子吗?
男主角正东瞧西看的时候,裴力士和高力士的过场已经完了,只听一声:“摆~~~驾~!”
男主角愣了,影院里的观众也都怔了一下。
因为这拉着京腔的声音,俩字,却让人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苏的。
知道是杜易诺,可是那一瞬间理智根本就不在线上,所有人脑袋里想的竟然都是:哪来女神了?!要看!
虽然网络已经教育过大家,声音能让耳朵怀孕的不一定就是男神,也可能是男神经。
但是,跟着感觉走的第一反应是控制不了的。
男主角果断也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了,超级大的半身特写,瞬间就糊了所有人一脸!
杏眸含情,琼鼻娇俏,唇若桃瓣……
多少人脑海里都在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头一回觉得自己是深切理解到这两句的意思了。
贵妃的扮相雍容富贵的,凤冠霞帔璀璨奢华,大氅繁复华丽,相比起来旦角的妆容该说是返璞归真,都是差不多的。甚至画着一样的妆容,旦角们站在一块都跟多胞胎似的。
看化妆后的脸把观众惊艳住的,有,但是很少,可杜易诺显然就是佼佼者当中的一位。
贵妃抖动着袖子,修长的手指探出白色的水袖,继而用一把画着桃花的折扇遮住了自己的口鼻,只露出一对水漾柔情的眼睛。
“海岛冰轮初转腾……”那苏到极致的女声,又响起来了……
“这位少爷?这位少爷?”
“啊?嗯?!哎?什么时候演出结束了?”
_(:зゝ∠)_电影院里的观众也想问同一句话,啥时候结束的啊!!!就这么两句,太不过瘾了。也不管要是真放了全段的贵妃醉酒,这电影就没啥了。
戏园子老板笑呵呵的,显然是这种情况看得多了。
之后就顺理成章了,主角孙少爷跑去后台见杜小珍杜老板。结果发现对方并非女娇娥,而是个男人。
这不是喜剧,但是孙少爷当时的“石化、裂掉”的表情,让影院里的不少观众都笑了出来,理解的微笑。
别说是那个年代,就是今天,一个大美女忽然变成了帅哥,也得让不少人遭雷劈一样的。稍微心理接受能力上差点的,打骂起来都有可能。
孙少爷郁闷的回了家,可是第二天还是去了戏园子。还是那出《贵妃醉酒》,还是那个美人。孙少爷也又跑了一趟后台,当然,还是那个帅哥。
第三天,孙少爷再去,但戏园子里的戏虽然还有,唱戏的却不是那个人了。老板告诉孙少爷,杜老板每个礼拜最多唱两天。
孙少爷郁闷的走路回家,然后,他就被抢了。巧合的是,帮了他忙抓住小偷的是杜老板。
于是,两个年轻人同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逐渐产生了私下里的交往。
孙少爷虽然有点海归的臭毛病,但其实他为人很热情诚恳,那些怨言,部分来自于东西方生活的差异,以及当时国内无法辩驳的糟糕的现状。
杜小珍则更让人吃惊,他是个男旦,嗓音比正常男人柔,动作比正常男人软,经常翘个兰花指,可与此同时,他两巴掌拍晕一个比他高大强壮的小偷,他和当时的黑帮老大称兄道弟,他待人接物有自己的准则和界限。
第171章
杜小珍和孙少爷相恋,中间也有各路人马跑出来企图分开两个人,比如那位早被孙少爷扔到天边去的刘小姐,但跟杜小珍一番谈话……刘小姐转身就去找孙少爷了:“求你别再缠着杜老板了”。
这倒戈倒得……但观众表示,毫无违和感,以及——
_(:зゝ∠)_我原来以为贵妃是受,但我错了,红果果的错了。这么汉子的杜小珍怎么可能是受啊,二货健气的孙少爷明显才是受啊!
两个青年彼此接触,互生情愫这点电影拍摄得很有意思,一个米国式的PLAYBOY(大概是比较呆萌),一个华国式的谦谦君子(可能有那么点腹黑),在民国的大环境里,彼此碰撞,理解,好奇,相爱……
导演的功底深,演员的演技到位,道具布置逼真,整段剧情如行云流水,看得人身心舒畅。
可舒畅着、舒畅着,砰然一声枪响!吓得不少人都一个哆嗦。
1931年,九月十八日,卢沟桥事变。
1932年,第一次魔都事变
1937年八月九日,虹桥机场事件
1937年八月十三日,八一三事变
看这行突然冒出来的血红色的文字,谁都没想到竟然有人当场就哭了出来,虽然这前后的节奏对比挺强烈,挺突然的。
时候吕涛询问同样哭了的认识的来宾,对方回答,原因是这场景实在太像《无正义之侵略》——其实并非是太像《无正义之侵略》,那是个过度画面,再普通不过的过度画面,可是有了那些血淋淋的字,就变得不普通,人们第一时间想到抗战,虽然有点脸大,但是最近几年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抗战画面那就是《无正义之侵略》了。
那部电影也是个奇迹了,是近十年间普及率最高的一部爱国主义电影了,对了……最近还在电影频道重播。全华国没看过的人,确实有,还不少。但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没看过的那就是凤毛麟角了——亲们,还记得当年学校组织的观影吗?
所以这部电影还有个外号,叫哭瞎一代人。
不过,貌似最近相关部门又开始组织青少年观看爱国影片了,《无正义之侵略》也在榜上,所以这个外号可能要变成哭瞎N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