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楠异世记+番外(76)

晚上奶奶和娘一起下厨,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许楠吃了个肚圆。

晚上歇息了,二丫躺在许楠怀里,夫妻两个说些私房话。

二丫道:“爹娘打算回老家,不打算在府城呆了。”

许楠好奇道:“府城呆的好好的,豆腐干的生意做得也不错,怎么想起回去了。”

二丫:“燕子的岁数到了,也该说亲了,娘的意思是在家里附近找。奶奶两三年没回去了,也想家了。我听娘漏了几句,回去多买些地,多养些猪牛羊,就在家种地了。有你的功名在,也不用缴税,一年也能省剩下不少呢。”

许楠问二丫:“二丫,我不想在读书了。要不咱们也回老家,我在县城找个什么职位,再开两个铺子,你看怎么样?”

“怎么就不想读书了?”

“爹娘岁数大了,晨儿也越来越大,我得把家里给撑起来。再说我觉得我的天分也就这样了,中进士比较难了。”

“我听你的。”

许楠又说起在通州遇到了君大夫,打算在双河县城开一家药铺,请君大夫坐堂。

二丫问:“药材你一窍不通,能行吗?”

许楠:“咱们只出钱,剩下的一切都交给君大夫。要是回家,种辣椒就不好卖了,总得找个别的营生。”

二丫也叹气道:“现在府城周围的农家已经有不少种辣椒的了,这辣椒也不怎么值钱了,去年就没挣多少。倒是小食摊子挣得多了些。”

许楠安慰她:“今年咱也不种辣椒了。回家开个小饭馆,再开一家药堂,我再找一个差事,日子也差不了。”

夫妻两个商量好了,第二天许楠找了个空闲时间,问了爹娘,是不是打算回家。

爹的意思是这就回去,趁现在刚刚春天,回去也好安排农事。

许楠又问这豆腐干的生意怎么办,爹说打算把做豆腐的这一摊子连同豆腐干的方子都卖掉,这样也多些银钱。

即使不卖方子,府城也有人开始做这豆腐干了,就是味道还不如许家的好,假以时日,做出和许家差不多的豆腐干,也不是什么问题。

许楠也把自己的打算跟爹娘说了,对于许楠做的任何决定,爹娘都是支持的。

说干就干,爹下午就去找了人,那人已经上门过一次,打算卖许父的豆腐干方子。

许楠则去了府学,办好了一应手续,他在府学的老师很是喜欢许楠,知道许楠的打算后,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双河县的教谕是老师的同窗,许楠既然要谋一个职位,去县学是不错的选择。

许楠接过推荐信,郑重地谢过了老师。

存义现在已经跟在他爹身边学算账了,许楠给他找好了私塾,带他拜见了新的先生。

房子里的家具是带不走的,许楠和二丫商量了一下,决定把房子租赁出去。长时间没人住,屋子里没有人气,房子就会慢慢破败的。

正好府学有两个学子想在附近租房子,许楠就把房子租给了他们,租金算的便宜一些。

剩下的家当被褥,粮食菜蔬什么的,都带不走了,许楠就送到了育幼院。

一切收拾好了,许楠一家启程回家。路上一切太平,三天不到,就到家里了。

家里好久没住人,但是有下人们,他们定期打扫,把被褥晒一下,就可以住人了。

爹娘和二丫在家里收拾东西,许楠让人赶上马车,先把留柱送回家。留柱也两三年没回家了,比走时已经长高了一大截了,脸也长开了。

路上留柱还忐忑地问许楠:“大哥,你说爹娘会不会认不出我来啊?”

许楠问他:“你会不会认不出二叔二婶。”

“当然不会啊!”

“既然你能认出二叔二婶,他们怎么会认不出你来。你长多大,都是他们的儿子,哪有爹娘认不出儿子的。”

二叔二婶正忙着做豆腐呢,看见许楠回来,像是不相信,二婶还揉了揉眼睛。

等确定真的是侄儿和儿子回来了,赶紧把他俩拉进屋里。

小周氏把儿子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擦了擦眼睛:“高了,也白了。”

许楠道:“可不是,都到我肩膀了,再有两年,就赶上我了。”

许楠陪二叔二婶说了会儿话,告诉他们自己决定在县里找份差事,不打算继续读书了。

二叔还有些不高兴:“怎么就不读了?我看你读书好,很该继续读下去,要是银钱方面,叔还能帮忙呢?”

许楠笑道:“不是银钱的事,就是找个差事,我也能边读书边干事,两不耽误啊。”

陪二叔说了会儿话,许楠就走了。

二叔二婶非要他在家里吃饭,许楠拒绝了,说道家里的一切还没收拾好呢,等有时间再来家里吃饭。

第二天,二叔二婶就到家里来了,一来是看看奶奶,二来是把这两年的租子都给爹娘。

爹娘不在家,收缴地租就交给了二叔。

除了几家下人们的,还有村子里的租种的,租子是不一样的。

许铁不在家,许铜就直接收的银钱,没有收粮食。

还有地挂在许楠的名下的几家小地主,送的礼物什么的,许铜也都给折成了银钱,一笔一笔的记得清楚,今天就要大哥。

许铜也认了几个字,他让留柱一笔一笔的念,许铁不耐烦了,拿过本子:“又不是信不过你,咋那么多事。”

许铜见大哥不让念了,也就不和他争执了,问道:“哥,既然从府城回来了,你打算干啥?要不咱俩还是卖豆腐干吧。”

许铁摇摇头:“咱们不是当初就说好了吗,豆腐干的生意分开了,家里的给你,我在府城卖。方子什么的,要是卖出去,钱各自拿着。我想好了,卖些地,在买些猪牛羊,以后就在家种地了,收入也够家里嚼用了。”

许铜道:“说到买地,咱村里赵大家里说是要卖了,有上等田,也有中等田,村里也有人想买,就是多的买个三亩五亩的,零零散散的,赵大家里想找一个大点的买主,一次都给卖了。”

许铁听了这个,好奇道:“怎么想起卖地来了。”

许铜叹了口气:“他家小子摔伤了,说是看好要大几十两银子呢,不卖地怎么办。他家就这一根独苗,倾家荡产也得治啊。”

许铁听了,心下默然,农家人怕什么,一怕收成不好,二就怕有病有灾的。

老人得病能扛着,要是孩子尤其是独苗得了病,那就只能倾家荡产的治了。

许楠听到爹和二叔的话,心里一动,这是个机会,君大夫打出名声的第一步。昨天许楠已经见了君川穹,他的精神好多了,见到许楠很是高兴。

他告诉许楠,他已经在县城转了好几圈了,正好打听到有一家小药铺要转手,他觉得很合适。

只是天色晚了,许楠还要回家,他俩只好约定等后天再一起去看。

许楠留了个心眼,打算找个空请君大夫给赵大家的小子看看,要是能省下些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今天二叔一家都在家里吃的饭,吃过午饭,爹和二叔就去了赵大家里,毕竟时节不等人,早些买下地也好早些收拾。

等爹回来,许楠问了赵大家孩子的情况,爹叹息道:“这孩子一辈子怕是毁了,虽然能下炕,可是一条腿已经不管用了。大夫说要是每隔两天针灸一回,怕是还有些希望,只是这找一回大夫就要一百文,一年光是针灸就要十几贯,最少要一年,在加上吃药,没有三十贯是下不来的。家里能借的都借了,能卖的也都卖了,他家孩子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医馆了,这他家才着急忙慌的卖地凑钱。”

许楠道:“爹,我认识一个大夫,医术不用说,等我带大夫来给孩子看看,毕竟孩子这么小,一辈子还长着呢。”

爹道:“这样也好,能拉拔人家一把是一把。”

第二天许楠换上出门的衣裳,带上礼物先去了县学。

县学的教谕接见了他,许楠拿出老师给他的信,教谕看完信,问道:“子勤想在县学谋一个位置?”

许楠点点头:“是的。”

教谕又道:“你年纪轻轻就是举人,未来大有可期,怎么就有了这个念头。”

不怪教谕好奇,要是进了县学,有了不入流的官职,那以后就不能参加科举了,对以考取功名为目标的举子来说,实在是不划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