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氏推了许铜一把,说道:“哎呦,你还会说四个字的话了。冬姐儿和沈修身同岁,我听根儿说过他俩的生日只差五个多月,你又不是不知道,同岁之人结亲,要么生日挨得近近的,在三个月之内,要么远远地,差九个月以上,冬姐儿和他不合适。这沈修身是中了秀才,可他家的光景实在是称不上好。以后的路长着呢,他现在中了秀才,以后就一定能考上举人,中进士?咱家根儿和他关系那么好,又是同窗,知根知底,雨水又跟根儿学了许多字,在村里也算是数得上的了。怎么就看不上了。”
许铜翻了个身,没接话。
小周氏说道:“赶明儿我找个机会探探根儿的口风,看看那沈修身订亲没有。”
许楠和许经去了他们常去的书肆,给沈修身吗贺仪。
小二见他俩进了门,立刻热情地说道:“两位客人,要些什么?”
许经说道:“我们先看看。”
许楠和许经两个人转了一圈,许楠选了一个陶制的镇纸,许经选了一个木雕的笔筒。
许楠选的镇纸是蟾蜍造型的,代表了“蟾宫折桂”。许经选的笔筒简朴大气,只雕刻了三朵莲花。“莲”通“元”,寓意“连中三元”。
礼物都不贵,但是代表俩人的一番心意。
回去路上,许经对许楠说道:“说不定修身要‘双喜临门’呢。”
许楠偏着脑袋想了一会,问道:“修身要订亲了吗?”
许经不可思议:“根儿,你一个多月没出门,怎么会知道?”
“修身年纪也不算很小了,这次又中了案首。少有才名,相貌俊逸,肯定有人想和他家结亲啊。”
许经本来想给好友卖个关子的,没想到好友早就想到了。
许经也不卖关子了,说道:“我是听夫子说的。我去给夫子送做好的功课,在窗外听到的,本县的教谕想和修身结亲。”
教谕虽然只是八品,但是执掌一县科举生员,相当于现代的教育局局长,也算是一县的实权人物。
修身舞勺之年就中了秀才,还是案首,以后也能称得上一声“前途无量”了,是一支绩优的“潜力股”,难怪教谕看中了他,要和他家结亲。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小周氏有点刀子嘴豆腐心,虽然有些小心机,其实并不坏
第17章 豆腐干
吃晚饭时,小周氏状似无意地说道:“这沈修身中了秀才,可是咱们两个村子的第一份,恐怕说亲的都要踏破他家的门口了。”
周氏听小儿媳这样说,看着正在吃饭的二孙女,就有几分心动。
许楠看看奶奶,再看看婶子,大概知道她们心里想什么了。
许楠给自己夹了一筷子小葱拌豆腐,说道:“我听许经说,有人给修身做媒了,对方是县里的一位小姐,家里人是有功名的。”
小周氏一听,脸上就有一点失望,有功名,那就是官家小姐了。自己的女儿在村子里虽说是出挑的,和官家小姐还是不能比的。
好在她也只是和许铜说了一下,没和别人说,只在心里失望一下,很快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沈修身中了案首,成为了秀才,以后就要到县学读书了。他是廪生,每月有廪米六斗,廪银一两,对他家里来说,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他的亲事也定下来了,是本县教谕的女儿,等那家小姐及笄后就成婚。
许楠最近正为银子发愁。
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再加上他订亲的彩礼,把准备盖房的钱都花完了。
当然家里人不可能跟他说,是他猜出来的。以前家里每隔几天都能吃上两三个鸡蛋,现在十多天桌上都没见过鸡蛋了。
本来打算明年盖新房的,木料什么的今年春天就买好了。爷爷还说冬天就去订好砖瓦,现在也没有动静了。
以前看小说,穿越前辈们大显神威,带领全家甚至全国走向繁荣富裕,可是等到了自己这里,许楠真的是无计可施啊。
造玻璃水泥,对不起,他上学学的那些化学公式早就还给老师了。凭借美食发家致富,对不起,前世他早上吃地摊,中午吃食堂,晚上到爸妈家里蹭饭,做饭只会下面条,煮稀饭,什么点心也不会做啊。
不过他倒是还真有一个美食方子,还和他家做的豆腐生意有关。以前是年纪小,不方便拿出来,现在他是读书人,又已经十多岁了,拿出来也不怕什么了。
至于拿出来以后,会不会有人打他家方子的主意,许楠表示,他现在已经不怕了。
要知道,他的好友可是双河县的神童,县教谕的女婿。七拐八拐,他也算是又靠山的人了。
没人找麻烦最好,有人找麻烦的话,他就稍微透漏一下,自己也是有靠山的。
说干就干,许楠趁爷爷做豆腐时,装作没事干溜达进了豆腐房。
许楠装作不经意问道:“爷爷,我在书上看到有一道豆腐做的美食,叫做‘五香豆腐干’,怎么没见您做过啊?”
许满囤忙着手里的活计,问道:“什么是‘五香豆腐干’,我做了这些年的豆腐,没听说过啊。”
许楠想帮忙,被他二叔赶到一边:“根儿,做豆腐是体力活,你身子弱,不要沾手。”
许楠说道:“爷爷,‘五香豆腐干’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吃食,咱家试着做一些好不好,要是做的好了,还能拿出去卖呢。”
许楠到底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虽然读书,许满囤和许铜也只当他说玩笑话。
许楠接着说道:“爷爷,我想吃,书上说‘五香豆腐干’可好吃了,做起来也不麻烦,咱们试着做做好不好。”
许满囤最疼许楠了,想到孙子平日里并不挑饭食,轻易不张口要吃些什么,现在刚大病初愈,好不容易胃口好了,有想吃的,又想到许楠说的做起来不麻烦,就点头答应了。
家里做好的豆腐分两种,一种方形的,水分含量较大的,是“水豆腐”。一种做好后是一页一页的,水分含量比较少,是“干豆腐”。
许楠先按比例兑好盐水,把爷爷已经做好的干豆腐放在盐水里泡好。许铜见侄子这样做,说道:“根儿,你想吃咸豆腐,让家里人做就好了,何必自己费那么大劲。你身子刚好,得注意着点。”
许楠说道:“二叔,我不累,等晚上我们就能吃到了。”
冬天白天短,现在泡上的豆腐中午做的话恐怕不能入味,农家晚饭吃得早,时间上正好。
许楠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把豆腐捞出来晾好。他拿出在县城买的姜丁,桂皮,八角,茴香等香料,准备熬卤水。
许楠的大姐看他在厨房里忙活,就问道:“根儿,你在做饭的屋子里忙活什么呢?”
“大姐,我做一道‘五香豆腐干’。”
许冬把许楠正切葱姜的刀夺过来,说道:“你是读书人,怎么能干这个呢,根儿你说怎么做,我来做。”
许楠本来也打算找人帮忙的,实在是他不会烧火啊。
烧火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好做,许楠以前看着好玩,也帮家里烧过火,结果不说了,满屋子烟,呛得正做饭的陈氏都受不了。
许楠把锅里添好水,放进香料包和切好的葱姜蒜,没有酱油,他就用家里自制的黑酱代替了。
等卤水烧开,他把切好的豆腐放进去,说道:“姐,你就按照平时做饭时烧火就行。”
等时间到了,把豆腐捞出来晾好,到晚饭时就可以吃了。
留柱年纪小,嘴馋,看到豆腐出锅就伸手去拿。许楠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刚玩完土,就拿吃的,哥平常怎么教你的。”
留柱眼睛看着豆腐,口水几乎都要流下来,嘴里嘟囔道:“‘饭前便后要洗手’,我这就去洗手。”
许楠拿筷子夹了一块,说道:“只能吃一块,现在还没做好呢,等晚饭才好吃呢。”
今晚有许楠做的豆腐干,家里就没炒菜,切上一碗咸菜,就够了。
豆腐干的做法并不复杂,不过对于这个时候的农家来说,实在是费料。
许楠家里算是不错的了,除了过年,基本上没买过调料。别的不说,就是酱油,也只是过年时打上一斤。
穷一些或者是过日子仔细的人家,除了油,盐,是不会买别的调料的。
许楠买的香料,有便宜的,也有贵的,平均算下来,一斤接近一百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