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宫里宫外+番外(73)
太医院的院正小心翼翼的给雍正帝把脉后,也只是让皇上注意龙体,多休息,开了养神补汤的方子就退下了。
雍正帝还以为只是自己太累了,才会做那些荒唐的梦,这天晚上睡觉前还喝了碗养神汤,觉得今晚一定梦睡个好觉。
然而从他睡着了紧皱的眉头来看,那碗养神汤并没有奏效,此后的几天,雍正帝每天晚上都会做有关顾聆的梦,就好像...好像他们真的一起生活过一样。
连着几天没睡好,雍正帝的眼下的青痕越来越重,面色一天比一天难看,身周的气压低的让那些伺候的宫人都不敢喘气。
雍正帝还以为是顾聆给他下了什么巫蛊之术,还派粘杆处的暗卫去西林觉罗家查探,暗卫查了半个月并没有查出什么东西,雍正帝便让他们在西林觉罗府里盯梢,有什么不对即刻汇报。
粘杆处在西林觉罗府里盯梢了三个月,还是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
雍正帝除了头几天一直做梦,后面的日子里偶尔会梦到顾聆,粘杆处在西林觉罗府也查不出什么东西来,让他倍感困惑。
这一天,雍正帝批完了奏折,在翊坤宫看过了怀孕的年氏之后,就抬脚往咸福宫走去。
咸福宫的人提前收到消息,便立刻将消息报给了顾嫔,咸福宫一下子就忙活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哈喽,小天使们,国庆将至,先提前祝大家国庆节快乐~另外就是作者君因为国庆要出行,所以请假七天,七天之后继续更文,还请大家多多谅解~我一定会回来哒,相信我 (*≧▽≦) 么么哒
第66章
顾茵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低着头挥舞着画笔,以前潜邸的时候,不知为何万岁爷有时候会盯着她作画的样子神色恍惚,所以哪怕她的画技并不精湛,但能借此得到万岁爷的青眼,令她对这件事乐此不疲。
雍正帝到咸福宫看见这幅画面,有些不快的皱了皱眉,顾嫔这副作态让他想起了之前的梦境,让他的心里越发烦躁。
他不欲在此多留,冷嘲了一句:“东施效颦。”转身就朝咸福宫外走,
候在廊下的宫女听见雍正帝这句话,惊的头又低下了两分。
顾茵这副架势摆了半小时,左等右等也没见皇上的身影,不耐烦的将画笔往桌上一扔,将候着廊下的宫女叫过来问道:“不是说皇上要来咸福宫吗?怎的还没过来?”
那小宫女声音有些颤抖:“皇上来...来过了,可是很快又走了。”
顾茵有些将信将疑的问道:“那皇上当时是什么神情,可有说什么?”
“奴婢一直低着头的,不敢直视龙颜,只是...”
小宫女瑟瑟发抖的继续道:“只是皇上走时说了一句‘东施效颦’。”
顾茵听了这话面色涨得通红,抬起手扇了那宫女一巴掌,怒斥道:“你说谁东施效颦?”
顾茵手上带着精致的护甲,这一巴掌下去,小宫女的脸都被刮出了几条血痕,小宫女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娘娘,不是奴婢说的,还请娘娘恕罪。”
彩芸看那小宫女额头上已经磕出了血,有些不落忍的开口劝到:“娘娘,如今最紧要的是讨回皇上欢心,实在不必因为这个小丫头生气,伤了身体。”
彩芸从在潜邸时就一直忠心耿耿的跟在顾茵身边,她的话,顾茵还能听进去两分,朝还在磕头的宫女斥道:“本宫看了就心烦,还不快滚下去!”
那小宫女感激的看了彩芸一眼,千恩万谢的退下了。
顾茵则还在想皇上说的那句话,所以皇上究竟是见了哪位“西施”,才这样迁怒于她?本来就是一句随意的话,却让她有些心神不宁,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想到三个月前顾聆进宫的事情。
心烦意乱的顾茵将手帕揉成一团,吩咐彩芸道:“让人去查查上次善才夫人进宫时,可有遇见万岁爷。”整个后宫的女人,除了她和年氏就没有其他人爱作画,年氏如今孕象不佳,根本没有心力去吟诗作画,让她不得不往顾聆身上去想。
彩芸觉得这样行事有些不妥,小心的提醒道:“主子,这要是被人发现,就成了窥探帝踪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顾茵这次却不再听彩芸的劝告了,一意孤行的让人去查,彩芸无法,只好听命行事。
*
前朝后宫的事情都告一段落后,雍正帝又将皇子们进尚书房念书的事宜提上了议程,开始在宗室和大臣家里给皇子们选伴读,明德的年纪和皇四子弘历还有皇五子弘昼大两岁,博赫又是三品大员,所以明德也在伴读候选名单里。
雍正帝看着西林觉罗·明德的名字,皱着眉直接跳了过去,可是手又持着笔鬼使神差的倒回去,勾了一笔。
雍正帝看着那一笔看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更改,直接将名册合上,着苏培盛去办了。
西林觉罗家收到了宫里要明德进宫做皇子伴读的消息,都有些担忧,明德从小在家自由惯了,也不知道进了宫会不会出什么差错。
可是皇命难违,再怎么担忧明德还是得入宫,入宫前夕,顾聆和博赫都叮嘱了明德许多,明德都一一将这些话记在心里,才十几岁的孩子,入宫的时候难免心里有些惶惶不安。
伴读们入宫这天,雍正帝下了早朝就召见了他们,在场的还有弘历和弘昼,雍正帝看着下面站着两排有些拘谨的少年们,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明德,无他,只是因为这孩子眼神清澈、气质温文尔雅,且长得有些像某个人。
雍正帝清喉似得咳了一声:“西林觉罗·明德出列。”
明德楞了一下,随后机灵的出列行礼:“小子西林觉罗·明德见过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雍正帝将明德叫起来,考了几个问题,明德都很流利的答了出来,谈吐得体、落落大方,哪怕雍正帝心底还有些异样,还是赞了明德一句稳重大方。
随后他又点了几个少年出来考校,人选都定下来之后,按照雍正帝之前规划好的将伴读一一分给了弘历和弘昼,在明德这里又有些犯难。
按照雍正帝之前的打算,是想把明德分给弘历的,可是弘历之前被先帝接进宫中教导,性子有些自傲,明德跟着弘历难免会受些委屈,看见明德那张肖似他额捏的脸,雍正帝内心叹了口气,将明德分给了性子温和的弘昼。
弘历在一旁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明德的阿玛如今正在壮年,按照这个势头,以后必定还会继续往上走,若是让明德作为他的伴读,以后争储西林觉罗家在别人眼里就是和他一个战线的,看着弟弟弘昼在一旁好似一无所知的样子,让弘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明德成为了弘昼的伴读以后,为了方便陪皇子读书,伴读们也都是一同住在宫中,明德发现五皇子弘昼生性.爱玩,对于先生的斥责也都嬉皮笑脸的毫不在意。
而四皇子弘历则像是皇子中典范一般,天生聪颖,文武双全,颇受先生们喜爱,就连雍正帝也看重他。
明德看着每日都受先生们夸赞,伴读追捧的四皇子,再看看整日任性好玩的五皇子,好似明白了点什么,从此不论是在尚书房还是骑射课上,都不再轻易露头。
弘历观察到明德念书和习武都在中等,比不上他的一些伴读以后,心里就平衡了,有时也会主动去交好他,对于弘历的交好,明德都是客气的回应,既不过分热忱也不失礼。
雍正帝时常会到尚书房考校皇子们的功课,对于弘历满意之余,也对弘昼有些恨铁不成钢,耳提面命让他多用些心思在读书上。
弘昼每次都是应的好好的,可是之后还是漫不经心的继续嬉戏玩乐。
有时候雍正帝眼睛扫过明德,也会问一两句,可他发现这孩子的回答全然没有第一次面圣时那么出彩,便会让他多用功,一定要在下次问答时,明德有所进步,雍正帝才满意的点头。
这样的现象落在旁人眼里,就是万岁爷看重西林觉罗·博赫,连带着他儿子在圣上这儿都得脸,就连后宫都有所耳闻。
一旬后,明德才得了荀休回家来一趟,纳喇氏拉着明德嘘寒问暖的,顾聆在一旁看明德无事,才松了一口气,明恒许久没见他大哥了,抱着他大哥的腿碎碎念:“大哥去宫里念书,恒儿都见不到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