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274)

“你知道的,馨馨很关心你的个人问题,但她不会多插手你们之间的发展,如果你真的喜欢乔笙笙,那么以后要面对很多的问题,首先你们俩的年龄差就是最大的问题。对了,乔老师知道吗?”

“应该,不知道。”叶元松估计也很郁闷,乔老师是把他当初同辈人在看待,觉得他对乔笙笙好是因为喜欢乔笙笙爱学习的态度,但实际上别人爱不爱学习关他什么事?叶元松从来不为别人为难自己。

拍拍叶元松的肩,周昊也不知道该说啥,只能沉默以对。

“叶老师,你们还要聊天吗?我要去上班了。”

乔笙笙最近在跟一个节目组,上夜班,十点到十二点,但是基本上收拾出来已经快一点了。平时都是她妈妈晚上接送她的,今天晚上她妈妈不在,乔笙笙得自己去电台那边。好在电台跟陈馨家不远,就算坐公交车也就二十分钟的车程。

“你等等,我送你过去。”叶元松知道晚上要接送乔笙笙,就没有喝酒,现在家里也就他能开车了。

“叶老师,晚上你不用来接我,我可以跟同事去她家睡一晚上。”乔笙笙还没有跟别人同宿的经验,今天很是兴奋。

“你同事?关系好吗?对方邀请你的?”叶元松连续问了三个问题,眉头紧蹙。

“嗯,我同组的一个姐姐,她家就在电台附近,走路都只要五分钟。她先生今天出差去了,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我下了夜班她来接我,明天中午我直接去学校。”

乔笙笙他们在校内也组建了一个社团,专门演话剧,排练的都是短节目,而且只在校内演,但是乔笙笙觉得他们的本子完全可以拿到电台上去当短篇小说播出。不过现在还不行,她就一小实习生,台里的编剧手里谁不是拽着几个稿子,肯定看不上她的小剧本。

不过叶老师也跟她说了,大编剧也是从实习生开始的,只要她能坚持下去,迟早有一天能把自己的剧本搬上正式的舞台。

叶元松带着乔笙笙离开后,陈馨跟周昊又陪着周雯聊了一会儿,才将她送回酒店。

回去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带着周雯在周边逛了一圈,大概跟她介绍了一下周围的餐饮娱乐的地方。

“过两天我也要上班了,你先自己玩,要是有问题直接打电话给我。安排就照着之前的来,你看看适应不适应再说其他的。”

周雯也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该说的都已经说完,剩下的还得周雯自己去做。

等回到家,周昊跟他婶婶通了电话,把周雯这两天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问了一句那家人是不是还在纠缠。

“他们倒是想,我直接让人去找了他们村委会的,跟他们说了这个情况,最后撂下话,要是再来纠缠,我就直接报警抓人了。他们家要的那些条件我一点没添减的都跟他们村委会的人说了,证据也给他们看了,这时候被抓,我看他们还要怎么在村里立足。至于他们家老二,我找人去警告了她公婆,再来纠缠一次我就找人揍她男人一次,我看她男人有多抗揍。”

周雯妈的手段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但是也是最有效的。对付那种人,你给她讲道理她是听不进去的,只有以暴制暴才能压制他们那颗膨胀的心。

陈馨在小吧台那里听到他们打电话的内容,竖起大拇指,真心佩服。

她最多只想到从周雯前男友那边下手,没想到周雯更狠,直接去男人老家把事情传出去了。这有鼻子有眼,还有真凭实据,那男人一家贪财的名声是坐实了。还有对付那男人的二姐,真就只有“揍”这一条手段,那两口子就是个滚刀肉,一家人敲骨吸髓惯了,完全不要脸面的,只有打痛了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第373章 他们要离婚吗

转眼就是正月十五,所有的单位过了这天之后就开启了新一年的拼命模式。

陈馨他们大学开学晚,但是十四这天也全部报道了,十五会有个校内的元宵晚会。不过今年有点意外,因为他们搬到了大学城那边的缘故,几个新搬过去的大学和学院来了个联合演出,选定的地点就是古镇的大戏台。

这是学生们第一次面向社会的公开表演,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参加的学生很早就回到学校开始练习了,包括乔笙笙他们的话剧社也有节目,这几天笙笙除了上班就是到学校参加彩排。她虽然是编剧,但也得从头到尾的陪着演员们排练,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还需要现场修改。

十五的上午,很多同学把大戏台那边围了起来,还特意去跟古镇的管理会商量了一下,先锁了大戏台的门,等到下午四点才会打开,这之前都是彩排时间,非表演工作人员不能进入。

老师们都收到了邀请,但是去参加的老师不多,只有参演同学的班导会到场,其他老师也多是过去打个招呼就走。

不是他们不支持学生们的表演,而是大戏台虽然叫大戏台,但是真的不大,两边的厢房加上地面的阶梯,弄同时坐一千多人就相当拥挤了,当然,他们不收门票,所以只要你能找得到站的地方,也可以选择站在两侧厢房下的走道那里观看。

另外在古镇的小文化广场还有同时直播的超大显示屏,那里的空间就宽敞了,只是没有现场的气氛那么热烈而已。

古镇的管委会也组织了元宵节的游园灯会,还有个美食街,还有沿河道那边长五百米的猜谜走廊。

反正这是第一届古镇元宵晚会,办得相当的热闹。

虽然参加演出的只有三个学校,但是因为工大的艺术细胞不太够看,他们的节目只占了五分之一,剩下的都让传媒大学和纺织大学给分了。

纺大没有传媒那么多艺术生,但是纺大由他们独特的一点,他们穿插的服装秀让学生和古镇居民们都大声叫好。连陈馨都觉得那些走在舞台上展示服饰之美的孩子们很厉害。那些衣服配饰包括妆容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完成的效果不用说,至少前三名必有他们一席之地。

陈馨拉着周昊,周昊怀里抱着宋家的小丫头,他们身边是刘春燕两口子带着他们家小子。刘爷爷刘奶奶嫌人太多没来,就他们几个年轻人过来玩了。本来想叫周雯一起的,结果周雯跟一起学烧陶的师姐妹们去聚餐了。

在古镇玩到快十一点,两个孩子已经扛不住开始打瞌睡,他们才开车各自回去。

宋家两口子这个年就过得不顺畅,前两天在医院程洁就跟她婆婆起了争执,这几天直接出差不回家,孩子也拜托给陈馨照看。

程洁是想想女儿送出国去,可宋老师的妈妈不乐意,说出国不好,是崇洋媚外,还话里话外指责程洁坏了他们家的家风,说她现在不安于室天天不归家。

宋家小丫头的个头随了她奶奶,都十岁了才一米一多一点,而且还不爱动,程洁也是担心孩子,才想让她换个环境换个生活方式。她上次去看过张璋,发现这孩子的发展超出她的想象了。以前还觉得俩个孩子差不多,现在才发现他们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一点半点。

虽然不是说所有出国读书的孩子都跟张璋一样厉害,但是能有张璋一般她也很满足了。

关于这点,陈馨倒是不觉得有必要因为这个原因就把孩子送出去。她个人是觉得在国外读书很能开发思维开阔眼界,但是不觉得国外就什么都好。之前她没料到宋老师的妈妈会这么排斥送孩子出去,才给了建议,后来知道对方的想法后,她就没有再劝过程洁。

但是宋老太太越是这样,程洁就越是想要对着干,她这次出差一是工作,二来就是给孩子联系学校,哪怕不能去国外读,她也打算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去学两年,到初中的时候就直接送出去。

宋老师夹在妻子跟母亲之间也很无奈。他本身是不觉得国内的教育有什么不妥的,也不太赞成孩子这么小就送出国。张璋出国读书是没有办法,那个时候陈馨要去留学,他没有其他监护人只能跟随一起,后来又是要比赛才留在那边的,自己女儿没有张璋那样的自理能力,也没有能信任的监护人,所以他觉得就算留学也完全可以等孩子成年以后再说。

原本妻子都同意了的,结果自己母亲不知道哪根筋抽了,主动挑起这个话题不说,还一只指桑骂槐的责怪他妻子狠心,又说他妻子崇洋媚外,还是当着来探病的外人说的,妻子怒火中烧也有情可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494